书城养生病从脾胃生
10268400000016

第16章 凡治病当问其所便

胃中不可有寒,肠中更忌有热

《灵枢?师传》说:中焦内热而多食易饥的消渴病人,适宜于寒凉治法;中焦有寒而腹中胀满、食物不消化的寒中证病人,就适宜于温热治法。胃里有热,就会很快地消化谷物,使病人常有饥饿和胃中空虚难忍的感觉,脐以上的皮肤也会有热感。肠中有热,就会排出像糜粥一样的粪便,脐以下的皮肤也会感觉寒冷。胃中有寒,会导致腹胀;肠中有寒,会产生肠鸣泄泻,其中夹有不消化的水谷。

还一种说法是,肠中有寒邪,吃完饭后就急欲大便,肠鸣并且疼痛,泻下大便色白。肠中有寒,胃中有热,就会引起易于饥饿、小腹胀痛;肠中有热,胃中有寒,就会导致胀满泄泻。不仅是肠中有热时泄泻,胃中有寒传化到肠腑也能引发泄泻。

寒温适度胃气可养

胃喜欢热饮,肠喜欢冷饮,胃肠的嗜好是不同的。如果得了胃肠病,在春夏之季因人体的阳气趋于肌表,而应先治标病,即体表之病;在秋冬之季,因秋冬之气敛藏,阳气多在体内,要先治本病,即体内之病。还要注意衣服的增减,天气寒冷时要添加衣服,不要使人冻得战栗;天气炎热时应减少衣服,不要使人汗出太多。在饮食方面,既不要吃热得烫口的食物,也不要吃冷得冰牙的食物,食物的寒温要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将胃气扶持起来,也就可以抵御外邪的侵袭了。

这是治病防病的常规和一般法度。此外,在临症施治的时候,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要知常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