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原则是沟通实践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也是指导沟通技巧的一种理念。沟通中我们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尊重原则、相容原则、理解原则。
一、尊重原则
1.尊重原则的内涵是什么
(1)法律上尊重别人。沟通前要认识到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这是尊重别人的前提。
(2)态度上尊重别人。例如,老师讲课时、同事发言时以及在与他人谈话时,我们都要注意倾听。
(3)行为上尊重别人。例如,学生上课时如果蓬头垢面,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站着和别人交谈时用脚连连点地,与老师、长辈交谈时跷“二郎腿”等都是行为上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4)人格上尊重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而且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尊重别人的人格,首先要尊重差异。
(5)风俗上尊重他人。正所谓入乡随俗,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并没有优劣之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对方的习俗。例如,当你到穆斯林家里做客时,你就应该尊重他们不吃猪肉的习俗。
2.怎样尊重别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充分肯定和尊重。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是绝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别人呢?第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友爱和受尊敬的欲望,而且这种欲望非常强烈。人们渴望自立,成为家庭和社会真正的一员,平等地同他人进行沟通。如果你能以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对方就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会对你产生好感;相反,如果你自觉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地与人沟通,对方会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而拒绝与你交往。第二,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良好心态。我们周围不乏学习楷模。仪表美、心灵美、语言美、品质美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人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善辩的口才、杰出的才华、精湛的技艺、完美的人格、丰沛的爱心、奉献的精神等都是值得我们仰慕与学习的。只要我们时时处处保持谦虚的态度,确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处世哲学,我们就能够尊重他人,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进而丰富和发展自己。第三,要学会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不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保持端庄的仪表和得体的言行举止。这些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也是尊重别人的体现。第四,切忌打断别人的讲话和想法,认可别人的行为与劳动,尊重他人人格。比如在公司中,员工的辛勤劳动需要企业管理者的认可,换句话说,管理者对员工的付出采取肯定的态度,是对员工劳动最大的尊重。当员工辛辛苦苦地为企业完成一项工作后,无论效果如何,作为企业的领导应该对员工的劳动表示认可。
“案例4-1”
“无礼”换来“五里”
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眼看已近黄昏,可是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着急呢。忽然见到一位老者从这路过,他便在马背上高声喊道:“喂!老头,离客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五里!”年轻人急忙赶路,策马飞奔,一口气跑了十多里,结果仍不见人烟。年轻人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居然说谎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一下他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个“五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他调转马头迅速往回赶。追上了这位老人后,年轻人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道:“老大爷!”话还没有说完,老人就说:“客店已走过头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年轻人刚开始问路时,骑在马上对长者打招呼,而且还高声喊:“喂!老头。”显然缺乏对长者必要的礼貌和尊重。因此,老者随口说出“无礼”——“五里”的谐音,当年轻人返回再次问路时,翻身下马,而且亲热地叫道:“老大爷!”老人竟然邀请年轻人到自己家里住宿。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尊重别人,就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对长辈,我们更要尊重。
“案例4-2”
小王拜访客户
刚入职的业务员小王到一家公司拜访客户,人力资源部的两位同志与小王交换了名片,并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小王很随意地将名片直接放进了口袋。接下来的沟通中,小王遇到了麻烦。小王赶快从裤袋里掏出名片想做些弥补,但是已经晚了。谈话的气氛已经让小王给破坏了,小王觉得很尴尬。可想而知,这次的拜访效果一定不会很好。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小王的疏忽在于他将接过来的名片直接放进裤袋里,没有用心记住对方的名字和称谓,所以接连弄错对方的姓氏、称谓和负责的领域,造成双方都很尴尬的局面。在平时的交际中,我们往往会使用名片。名片是个人信息传递的一种载体,也是一种沟通的媒介。在交换名片的过程中,应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当我们双手接过对方的名片时,应该把名片读一下:“哦!泽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老师,您好!”这样对方会觉得你非常尊重他,对方马上也会对你的名片产生兴趣。他可能会觉得你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值得交往。读完别人的名片后,不要随便放,更不要随便丢,应该放到一个名片盒或者公文包里。如果你接过名片就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被一杯茶水给淋湿了,或者随便就把名片装进裤袋里,这都会让对方觉得你很不尊重他。
二、相容原则
1.相容原则的内涵是什么人际沟通中的相容原则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一个团体或群体的成员之间心理协调一致,关系融洽,与人相处时表现出包容的气度,或指两个人在言谈举止、思想观点、个性品格、风度气质方面能为对方心理所接受,至少在一个具体方面被对方认可。
2.沟通中相容原则如何应用相容原则要求沟通各方在交流中要人谦让、豁达,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达到良好沟通的目的。要做到心理相容,应注意增加交往频率,寻找共同点,待人谦虚;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同时建立同理心,双向沟通,并多次确认;充分尊重人性、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照顾对方感受,理解对方情绪;切忌用讽刺、挖苦、嘲笑、对抗的语言伤害对方。沟通中应避免在非原则问题上争论,以宽容之心实现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或不相容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如果一个人的言语行为总能得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的肯定反应,如同意、满意、高兴、融洽等,他们之间就会产生心理相容。如果一个人的言语行为总是引起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的否定反应,如不接受、精神不愉快、反对、厌恶,甚至敌视等,他们之间就会产生心理不相容。当然,心理相容并不等于双方在任何问题上意见都一致,而是因为心理相容容易收到情通理达、加深理解、增进友谊的效果。能宽容别人是有自信心、坚定意志、远大目标和理想的表现。自信心越高的人,相容度越大。多一点理解与相容,才能沟通顺畅,合作共赢。
“案例4-3”
我们的观点为何不同
在《管理沟通》的课堂上,为了让学员理解在沟通中如何做到相容,老师让大家分别回答两个问题:问题一:如果你知道有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8个孩子,其中3个耳朵聋了,两个眼睛瞎了,一个智力低下,而且这个女人又患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老师要求大家不要讨论,并要求每个人都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要么同意,要么不同意。结果同意这个女人堕胎的占58%,不同意这个女人堕胎的占42%。老师请大家记住自己表达的观点,然后继续第二个问题。问题二:现在要选举一名代表,而你这一票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是关于3位候选人的一些事实: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喜欢咨询占星学家。他有婚外情,是个老烟枪,每天喝8~10杯马提尼酒。候选人B:有两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过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夸脱威士忌。候选人C:一位受过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点啤酒,从没有发生过婚外情。对于第二个问题,老师同样要求大家不讨论,并要求每个人都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要么同意,要么不同意。结果选A的占25%,选B的占30%,选C的占45%。这时老师公布问题的答案。对于第一个问题中怀孕的妇女,如果你的选择是建议那位女人堕胎的话,那么你就“杀”了贝多芬,因为她是贝多芬的母亲。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是阿道夫·希特勒。看到老师公布的答案,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这时老师把第一个问题中同意这个女人堕胎和不同意她堕胎的同学分成两组,让他们分别讨论3分钟,然后派代表陈述各自的理由和观点。再将第二个问题中选A、选B和选C的同学分成三组,让他们分别讨论3分钟,然后每组分别派代表陈述各自的理由和观点。针对各组的观点,教室里再一次沸腾起来。这时老师开始发问了:
“为什么大家的观点相差如此之大?”有人回答是因为价值观不同,也有的回答是因为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还有的人回答是因为各自的生活经历和背景不同。接着老师又问:
“既然我们有这么多的不同,我们如何克服这些不同来进行彼此的和谐沟通呢?”
有人认为首先要意识到并承认彼此之间的不同,也有人认为有异议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到相同的地方,还有人认为在沟通中应避免价值观的冲突,相互间建立认同感。最后老师用一句话总结了这次讨论:“刚才大家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沟通中的差异以及如何做到相容。”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老师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员通晓了沟通中的差异以及如何相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彼此之间的价值观、态度、动机不同,一定会存在一些差异甚至冲突。差异,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溶解”这差异。对于“溶解”差异首先要寻找共同范围,建立彼此之间的认同。认同是指一个人把外界事物的特点,特别是他人的特点,融入自己的人格中,在认同的基础上寻找沟通中的默契。
三、理解原则
1.理解原则的内涵是什么理解是人们逐步认识事物或事物的联系、关系、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活动。沟通者要善于进行心理换位,尝试设身处地考虑、体会对方的心理状态、需求与感受,以产生与对方趋向一致的共同语言,这种共同语言的达成就叫做理解。如何去理解一个人?听对方所说的话、看对方的动作表情,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方法。
2.相互理解中的三个步骤第一,初步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包括性格、脾气、兴趣、观念、态度、动机等,尤其要学会倾听,这是理解的前提。交往中,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真诚地表现出你对他的谈话有极大的兴趣。是否认真倾听对方,常常直接影响沟通效果。第二,换位思考,试着站到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替对方着想。换位思考是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以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换位思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著名的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研究发现:人最关心的是他自己。比如拿起一张有他在内的中学生团体照,他最先看到的肯定是他自己。你的听众也是一样,他首先希望在你的话语中能听到自己,并以你对他的关心程度来决定他对你关心的程度。所以不妨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促进双方沟通。第三,寻找共同语言。这里说的共同语言不是绝对的完全相同,而是相对的,就像两个圆圈,不需要完全的重合,只要能相交就好,相交的部分是彼此都认可、彼此都需要的,这就是共同语言。
3.理解的目的与作用
“理解万岁”、“由于理解的存在,水与岸拉近了距离”。理解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我们理解别人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沟通,创造和谐相处的气氛与环境。有了理解,沟通将会更加顺畅。理解能化解心中的疑惑,能增进友谊。无论在何时何地,父母与子女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需要理解。没有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将难以进行;没有理解,人会变得很狭隘,甚至冷漠无情。
4.理解与沟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需要相互理解的,经常听人们说“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我都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默契呢?这就是平常相互沟通的结果。当然,如果我们只是沟通,而不去相互理解、谅解的话,那么再好的沟通也无济于事。所以没有理解就没法更好地沟通,没有沟通就无法了解别人的难处,也就不能要求别人理解自己。理解与沟通是人际交往中的孪生姐妹、缺一不可的挚友。唯有两者相互依存,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理解万岁”,人人都需要被理解。沟通者要善于进行心理换位,尝试从对方的处境考虑问题,体会对方的心理状态、需求与感受,以产生与对方趋向一致的共同语言。
“案例4-4”
被考“焦”了的分公司经理
2004年,应一家大型零售连锁集团的邀请,潘老师就任该公司的管理咨询顾问,协助公司推行绩效和薪酬管理新制度。每周三下午为管理咨询项目组与人力资源部沟通的时间。和以往的周三下午一样,这天,咨询项目组正与人力资源部王总监讨论咨询项目进展。该集团一个分公司经理徐女士来找人力资源部王总监,徐经理脸色阴沉,看上去有些不愉快,王总监赶紧走出会议室与这位分公司徐经理打招呼。不到5分钟就听到王总监办公室传来王总监与徐经理的争吵声,而且这位女经理的脾气似乎越来越火爆,声音也越来越大。项目组只好散会,各自先回到办公室。不一会儿,王总监便把徐经理带到了潘老师的办公室,请潘老师给她解释一下绩效管理的事情。面对满脸委屈,还有些愤愤不平的徐经理,潘老师请王总监先回避,然后请徐经理坐下,并给她沏上一杯茶。紧接着潘老师拿过来一个笔记本,准备坐下来与徐经理详细沟通。徐经理没等潘老师坐下就开始诉苦了:“我是这个月全公司唯一一个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分公司经理,您是知道的,我们分公司自从去年以来效益一直不好,这不是我个人的原因,这种考核对我有些不公平。今天来总部想倾诉一下,没想到王总监居然这种态度对待我,说我不支持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不支持公司的绩效管理改革。”潘老师不断地点头,还用笔记下徐经理的“冤屈”,并对徐经理的“冤屈”表示理解:“你们分公司效益不好是有客观原因的,我们项目组做过分析,最近在你的领导下,你们分公司的效益呈上升趋势。我将把你的情况记下来,下次向你们老总反映一下。”徐经理好像找到了知己,没有再给潘老师插话的机会,足足倾诉了5分钟之久。徐经理的怨气渐渐缓和了,潘老师开始问她:“这个月你们分店有没有考核不合格的?”徐经理说有两个。潘老师又问:“这两个不合格的员工有什么反映?”徐经理回答说:“一个没倾诉,另一个找过我,说考核不公平,我给他讲解后就没事了。”
潘老师一看机会来了,马上找来徐经理的岗位KPI和绩效考核表,与徐经理一起仔细分析当时大家给她的详细评分情况和评语。这时候,她的心思似乎已不在评分表上了。约5分钟后,徐经理突然转换话题:“其实,我早分析过这些表了,只是觉得有些气愤,今天来主要是想找个倾诉的对象,同时确认一下我在哪些方面确实需要改进,非常感谢您!”徐经理终于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临走时,徐经理还特别请潘老师不用给老总讲她今天这事儿了,看着徐经理如释重负的神态以及轻盈的步履,潘老师笑了。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分公司徐经理因为考核不合格来总部找人力资源部总监,她的本意并非一定要讨个说法,她需要的是同事以及领导的理解。潘老师在沟通中没有一开始就跟她讲“大道理”,而是先听她倾诉,并不断地反馈,表示对她说法认同,还用笔记下来,更显示对她倾诉内容的重视。然后,潘老师转而询问她分店的绩效管理情况,最后才提到她本人的绩效管理,不过这个时候,她已经不需要太多解释了。因为她对她的绩效情况早已研究过,而且她来总部的目的也不在于此,她需要倾诉,同时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从她临走时如释重负的神态和轻盈的步履可以看出,她的需求得到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