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生此间遇到你,一起闲看云起,静坐闲聊,淡而深长,我心足矣。
忘年逢知己
康熙十五年,纳兰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位重要友人——顾贞观。他在纳兰日后的生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纳兰的第一知己,也是纳兰的良师益友。可惜,现在的人们,大多只读纳兰词,鲜有人知道顾贞观为何人。
顾贞观,清代著名的词人,美丰仪,高才调,他是顾宪成的曾孙,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号梁汾,明崇祯十年(1637年)生,无锡泾皋里(今张泾桥)人。
他幼习经史,尤喜古诗词。在少时就与江南名士交往,在这些名士之中,虽然他年纪最小,但却最为“飞觞赋诗,才华横溢”。他与当时的陈维崧、朱彝尊并称“词家三绝”。前人在评清代谁为词家第一时,有人推朱彝尊,也有人推顾贞观,彼此相争不下,可见顾贞观在清代词坛的影响力。
年纪轻轻,便负有盛名,顾贞观便养成了年少轻狂、性格乖张的毛病。他虽然满腹才华抱负,却不圆滑、不谙官场之道。他时常抨击自己看不过眼的时事,也会对一些他不满的人语出不屑,这样的性格导致他在官场中饱受排挤,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清康熙三年(1664年),顾贞观被任命为秘书院中书舍人。后来他在康熙五年时中举,改任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书。做得了官的,未必有才;有才的,未必做得了官,顾贞观便是后者。虽然此时他官至内阁中书,可是放眼看去,他的仕途之路却是坎坷重重。
官场中人,多是各自集结小团体,或者是奋力结交达贵,向上爬。而这些事情都是顾贞观所不屑去做的。
很快,他的清高就令他付出了代价。
康熙十年,顾贞观受到了同僚排挤打压。他本来也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黑暗倾轧,更担心自己会被卷入到政治斗争中去,遂于1671年的春日落职归里。
赋闲五年之后,顾贞观于康熙十五年应大学士纳兰明珠之聘,为其子性德授课。明珠本意是想寻得一名有真才实学的名士,为纳兰教授学识。却不料,他此番所为,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为纳兰引荐了一位知己。
顾贞观虽然年长纳兰十八岁,但他们在诗词鉴赏、世事论道等许多方面上的见解和看法都是相似的。尤其是对于官场时事的种种看法,顾贞观与纳兰更是意见一致。虽然纳兰的仕途比顾贞观走的要顺,可他内心深处,也是很不满官场上一些人的做法。纳兰自己也是热血男儿,知道男子汉满怀抱负的雄心。然而,这黑暗的官场又怎是梁汾这样的天真书生所能涉足的?
所以,纳兰结识顾贞观不久后,二人便惺惺相惜。
在做纳兰的家庭教师期间,顾贞观还为纳兰引荐了自己的一些朋友,都是些著名的文人学者,诸如朱彝尊、严绳孙、陈维崧等人,纳兰与他们在一起吟咏唱和,好不快活。可以说,顾贞观所带给纳兰的不仅仅是学识和诗词上的长进,他更是为纳兰开启了一扇光亮之窗,令纳兰的生命充满了阳光。
纳兰对于顾贞观也是十分敬重和信任的,不然也不会委托顾贞观把自己的词作结集出版。
委托他人来出版自己的作品,这在古时文人来讲,是件十分慎重的事情,这是将自己的全部心血交托出去。纳兰肯将这件事情交付给顾贞观来做,可见顾贞观在纳兰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顾贞观自然也是竭尽所能,为纳兰出版词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能交到这样的忘年交,顾贞观也自觉心意满足。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金缕曲·赠梁汾》
这首词是纳兰与顾贞观相识不久后的一首题赠之作,表达了诚挚的友情。顾贞观在此词的后记中记云:“岁丙辰,容若年二十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阕为余题照。”
词一开篇,纳兰就写到:“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意思是说:我天生痴狂,生长在豪门望族之家,又在京城里供职,这一切实属偶然,并非我刻意追求。在友人面前,纳兰并没有以贵族公子自居,而是自诩“狂生”来打消友人的顾虑,使其不至于因为身份、地位上的悬殊而不敢接近自己。而且纳兰还用“偶然间”三字来表明自己如今所取得的荣华富贵纯属“偶然”,言外之意是希望出身寒门的顾贞观能够理解他,以常人对待他。
纳兰为人谦和,丝毫不端贵公子的架子,这在当时的文人圈内,是出了名的。纳兰一直都是礼贤下士、喜好交友的。他一心想结交到人生中真正的朋友,可惜却一直未能如愿。可能是因为他的家世背景实在好过旁人百倍,很多人因存着门第高低贵贱之分的心理,就算真的想和纳兰结交,也会碍于自身身份低贱,不愿高攀。
所以,纳兰在友情方面一直是处于空白期的,他的孤寂也就不言而喻了。正当容若深感知音难觅时,想不到竟然遇到了顾贞观。就好像是上天馈赠他的礼物一般,纳兰十分珍惜与顾贞观之间的情意。
虽然,顾贞观身份低微,可真情实意和门第与身份是毫无关系的。在这首词中,纳兰自嘲道:“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他认为,在这个污浊的社会中,自己显贵身份完全不值得一提,只需冷笑置之即可。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纳兰的有生之年,顾贞观始终与他保持着亦师亦友的亲密友谊。在许多词作中,他都提到自己与顾贞观之间的友谊,他也曾对天起誓,与顾贞观心期相许,成为知己;即使横遭千劫,情谊也会长存;即便到了来生,他们也还有交契的因缘。
得到纳兰这样的知己兄弟,顾贞观也很珍惜。相传,纳兰去世之后,顾贞观十分悲痛,他日日思念纳兰,祈求上苍,能够再让他们相见。
一日,顾贞观回到故里,梦到了纳兰对自己说:“文章知己,念不去怀。泡影石光,愿寻息壤。”当天夜里,其子就生了个儿子,顾贞观仔细观摩,发现这个婴孩和纳兰长得一模一样,他知道是自己的真心感动了上苍,纳兰再世了,他十分高兴。
可是好景不长,一个月之后,他又梦到了纳兰与自己告别,醒来之后,下人告知他,孩子夭折,刚刚离世。
虽然这只是一段没有考证的传说,但已足以说明了两人之间的友情多么的深厚与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