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你必须与集体分享个人成功。因为所有人都是蜡烛——要点燃自己并且照亮别人,如果你只照亮自己,你的前途将一片黑暗;如果你只照亮别人,你将成为灰烬。
这条潜规则的意思不言而喻,当自己站在荣耀顶峰的时候,不要忘了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份成功。如果一个人独享成果,必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结果只能是从顶峰跌落,回复到一片黑暗之中。
当你领导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如果项目做得漂亮,外界的掌声、关注肯定少不了,权力和利益也可能随之而来。聪明的领导者都明白,此时凡是出过力的人,都要让他们觉得“与有荣焉”,能跟他们一同戴上成功的美丽花环。毕竟他们的成功,有你的领导,你的成功,应该让他们分享,让自己团队的每个人都能尝到成功的甘美。
我们知道,在团队中最重要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团队的成功,就是大家的成功。
身为团队的领导者,在工作中应尽好自己的本分,与大家同心协力。创造一种“双赢”的局面,毕竟团队的成就,也就是你的成就,只有抛开自我的人,才能获得团队成员彼此高度的信赖感,这个团队才能一致为整体的目标奉献力量,使团队更加出类拔萃,大家共享成功的幸福和荣耀。
美国有个家庭日用品公司,近几年来生产发展迅猛,利润以每年%的速度增长。这是因为公司建立了利润分享制度,把每年所赚的利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给每一个员工。这就是说,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也就分得越多;员工明白了“水涨船高”的道理,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积极生产自不用说,还随时随地检查出产品的缺点与毛病,主动加以改进和创新。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荣誉和成功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你无视别人的感受,就很难在职场立足。因此,当你获得荣耀欣喜若狂的时候,如果只是傻乎乎地独自抱着荣耀不放,就不要感叹上司、同事和下属目光的异常或者度量的狭小!
王娟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还同时担任该社下属的一个杂志的主编,她平时在单位里上上下下关系都不错,大家对她的印象也很好。有一次,王娟负责主编的杂志在一次评选中获了大奖,她本人也被评为杰出的媒体人,还获得很大一笔奖金。她感到荣耀无比,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与成就,同事们也都高兴的向她表示祝贺。可是过了一个月,她渐渐的感到有点不对劲。她发现单位同事,特别是属下的编辑们,似乎都在工作上有意无意地和她过意不去,不再像往常一样听从她的安排,并处处回避她。
冷静思考了一段时间后,王娟才发现,她是犯了“独享荣耀”的错误。因为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她作为主编的贡献当然很大,但这也离不开其他人的努力,其他人也应该分享这份荣誉,而自己不光没有感谢他们的努力,和他们一起分享荣耀,更没有把奖金拿出来一部分请客,当然会使其他的同事内心不舒服。
在职业生涯中,最圆滑的处世之道就是当你的工作和事业有了成就时,千万记得不要独自享受。要让自己拥有团队意识,记得和同事共享荣耀,摒弃“自视清高”的作风,换之“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职业意识。只要注意到这一点,你获得的荣耀就会助你更上一层楼,你的人际关系也将更进一步。
领导者在获得各种荣誉之后,如果能以各种形式让下属分享荣誉及荣誉带来的喜悦,会使下属得到实现自身价值和受到领导器重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以后的工作中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使员工在这个环境中获得信任感、温暖感、舒适感和成就感,也能在无形之中冲淡人们普遍存在的对受表彰者的嫉妒心理。例如拿了奖金或红包,可以请大家一起吃吃饭,一方面,员工的身心可以获得舒解,另一方面也是沟通感情、相互交流的好机会。
另外,除了实际意义上的分享,口头的分享也很重要,要记得感谢他们的帮助和协作,让他们分享你的荣耀,感受到自己受到了你的尊重,这样你和他们今后的关系才会更加融洽。百花奖或金鸡奖上,众明星得主上台领奖时,都要感谢一大堆人,道理就在于此。
有人说:如果你习惯了独享荣耀,那么总有一天你会独吞苦果!一个人不懂得分享成果,是一种“吃独食”的心态,这样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从而为下一次合作带来障碍。独占功劳,只会让人认为你好大喜功,抢占他人的功劳。所以,幸福共享、荣誉共分,不仅能使自己保持开心快乐,而且别人也会觉得你有人格魅力。你和蔼亲切,给人温暖,人们就愿意接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