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从前一个耍猴人买了一只不听话的猴子,无论如何调教,猴子总是自顾自地玩耍,不听艺人指令,艺人十分生气,决定让猴子看看血的厉害,以便逐步进行教化。于是就到市场上买来一只公鸡,对它不断敲锣打鼓,公鸡吓呆了,艺人乘机拿刀杀了公鸡,雄鸡一声惨叫,鲜血乱冒,坐在一旁的猴子全身瘫软吓坏了。从此,只要艺人说什么或敲锣打鼓,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艺人的指令,这就是杀鸡儆猴的来由。
所谓“杀鸡儆猴”,即是“杀一儆百”,杀鸡是为了让猴知道不听话的下场,对猴子有威胁恫吓之意,这是一种权术,也是驭众手段。就管理手法来说,在意见纷纭、工作受到许多阻挠、违反公司明文规章制度的时候,为使思想一致,制度能够落实执行,非以严厉手段对付不可,这时不得不以“杀鸡儆猴”的手段进行管理,起到“惩罚一个,教育一大片”的作用“杀鸡儆猴”的管理手段在关键的时候非常有必要。虽然在很多时候并不一定非得使用“杀鸡儆猴”的手段才能解决问题,但是一旦使用一般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Abby能力出众,市场开拓眼光独到,所以深得老总信任,被提拔为公司市场部总监。Abby上任后根据对全国市场的全面调查结果,决定把公司的项目发展到西部一些地区,以尽快占领西部市场。决定出炉后,大家一致认为市场部的一位高级经理是最适合担当西部市场开发任务的最佳人选。他不但有着丰富的业务经验,而且有着成功开发项目的经验,所以,一致研究决定,让这个经理负责带领一部分人负责西部地区的项目开发。但是这个经理在接到这个研究结果的时候拒不执行,而且经挑选跟随他去西部的这部分员工也怨声载道,都不愿意接受这项任务。他们的理由跟高级经理如出一辙,都是因为自己是南方人,不适应西部地区的生活,而且那里离家太远,不方便照顾家里人。
高级经理之所以敢于明确拒绝公司安排的任务,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曾经给企业立下过汗马功劳,而且他将自己的这些功劳作为资本,曾经的成绩就是他现在拒绝的砝码。而手下这部分人之所以敢拒绝是因为他们觉得既然高级经理作为负责人都不想去,那我们更是不想去了。所以,Abby的这项决定处于了僵持阶段。
时间就是一切,必须抢在竞争对手的前面占领西部市场,这项关系市场部发展未来的决定必须执行。Abby慎重考虑后,决定对这个经理进行免职处分,只有杀鸡才能儆猴。Abby的意见出来后,很多人表示反对,大家都劝说,如果这样将经理免职的话,会伤很多老员工的心。但是Abby坚决表示,如果不执行这样的规定,企业就没有了规矩,项目没法执行,员工更是没法管理。最后,这个高级经理被免掉了,挑选去西部的这部分员工最终也乖乖地跟随另一位能力出众的市场经理去了西部。
“杀鸡儆猴”不仅是有效解决下属不服指令的手段,也是增加管理者威慑强度的方法。所以我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无非就是杀鸡儆猴,先找个厉害的角色开刀,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地震慑他人。武松打虎之所以威震阳谷县,就是因为老虎是个厉害的家伙,别人都怕它,如果武松打死的不是虎而是只猫,他绝不可能如此威名大振。古人云:“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也是一样的道理。
汉朝的韩信,出身寒微,自被刘邦筑坛拜将后,一班老臣武将更是不服,背后议论纷纷。这些韩信心里十分清楚,他决定杀一儆百,树立自己的权威。
殷盖和马夫行为态度恶劣且常犯军令,蔑视上级而被处斩。从此,各将士不敢再犯军令,死心塌地听从韩信指挥,这以后才能逼死项羽于乌江,为刘邦打下了天下。
如何处置不称职的员工,这一直是让一些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因为任何企业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养一些不称职的员工。对众多不听话的下属,你不可能全部惩罚,只能抓住一个典型,所以管理者应该注意观察,逮住一个并立即从严予以处置,开一开戒使大多数人警惧,这也是“杀一儆百”之所以有效的道理所在。
人们养鸡是为了让公鸡伺晨、母鸡下蛋,如果公鸡不伺晨、母鸡不下蛋,就如同下属拿了工资不干活一样,不杀它留作何用?所以如果猴子光吃东西不按驯兽员的指令完成动作,那么适当的时候让它看看杀鸡也算是一种警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