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风临床检查与最佳保健方案
10239100000006

第6章 中风的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1)血细胞总数及分类:脑出血的急性期周围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可达20×109/L以上,脑栓塞时白细胞总数可有一过性增高,脑梗死时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致正常。发病时白细胞总数与预后关系密切,白细胞总数在20×109/L以上者预后较差。

(2)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起病早期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多预示病情加剧及预后较差。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由无到有,由少到多,指标病情渐趋好转;反之嗜酸性粒细胞持续消失,或由减少到消失,多提示病情恶化,预后不良。

(3)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测定:中风病人严重贫血时,应考虑到合并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值上升是脑血栓发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上皮肤黏膜的干燥程度一样,都是决定输液的指标。

2.血糖的检查

脑出血急性期可有血糖升高,出现糖尿,但均为一过性。血糖的检查可判定有无糖尿病,对指导治疗很有帮助。

3.胆固醇、三酰甘油检查

血清中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增高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关系密切,与脑血栓、心肌梗塞的发病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过多,高胆固醇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减少。

4.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凝集试验、血小板粘附试验等与血小板机能有关的试验可为寻求血性中风的病因提供重要线索。溶栓疗法仅适用于发病早期,血栓老化前。进行溶栓治疗时,务必经常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比值、纤维蛋白原及其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诸项检查以指导治疗。

5.血液流变学检查

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作为诊断的补充方法,并有助于提示病因,进行鉴别诊断。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可分为低压稳型和正常型。低压稳型患者约占1/3,其血球压积和全血粘度明显低于正常值;正常型患者占2/3,其血球压积和全血粘度接近正常,提示血液以外的因素,如动脉硬化、高血压、情绪波动等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密切相关。

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约有3/4的患者全血粘度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或伴血球压积增加。这一点与出血性中风相反,可用来鉴别。经治疗病情好转后,全血粘度下降,逐渐恢复正常。

6.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外观: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色泽改变提示异常:

红色:血性脑脊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出血进入脑室、脑挫伤、出血性脑梗死、脑肿瘤并发出血等。

黄色:常见原因有:①颅内出血: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颅脑外伤,硬脑膜下血肿、出血性脑梗死的昏迷患者,亦可见少数脑膜炎及肝性脑病患者。②黄疸患者。③胡萝卜素血症。④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大于0.5g/L(50mg/dl)时。

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瘤。

混浊:白色混浊多由脑脊液含有大量白细胞所致,如蛋白质含量增高则显乳白色。

(2)压力:正常成人侧卧位时腰穿测得的脑脊液压力为0.69-1.76kPa。

(3)细胞数:正常成年人脑脊液细胞数为0-8×106,10×106以上为病理性的,正常脑脊液的细胞数绝大多数为淋巴细胞,少数为单核细胞,无红细胞,白细胞增多或出现浆细胞肯定为病理性的。

(4)蛋白质:蛋白总量增加,以白蛋白升高为主,见于椎管阻塞、脑缺氧、脑水肿或中毒性脑病等情况。

(5)糖:正常人脑脊液中糖含量为血糖的0.6倍。

(6)pH值:脑脊液正常pH值为7.35-7.40.意识障碍时脑脊液pH值可见明显降低,如糖尿病昏迷、肺性脑病等。其他如脑梗死、脑出血、颅脑外伤、各种脑膜炎及脑炎等昏迷患者脑脊液的pH值亦可见降低。

7.心电图检查

在中风患者中约有5%出现心电图异常。常见的心电图变化分节律的变化和波型的变化两种:节律的变化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心律不齐包括房颤和期外收缩。波型的变化主要呈现心肌梗死样波型:R波增高,ST段降低,T波倒置,U波出现,Q-T间期延长,出现Q波。

8.脑电图检查

急性脑血管病:多呈广泛或局限性慢波异常,与病情变化有较好的平行关系。此点可与脑肿瘤相鉴别,最好能在2周-6周内多次做脑电图检查,若脑电图有改善迹象者倾向脑血管病变。

9.脑地形图检查

脑地形图检查是具有简单、无创、可重复、快速得出结果、能显示脑电活动功能图的优点。比一般脑电图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在疾病初期发现一般脑电图曲线中很难看出的客观活动,不仅能反映脑部的动态变化,而且能准确地定位。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如脑血管疾病、脑肿瘤等。

10.眼底检查

眼底是反映脑血管状况的一个“窗口”。不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眼底能看到视网膜前出血,而其他原因的中风较少出现。眼底看到视网膜神经乳头水肿,表示颅内压升高,观察视神经乳头水肿出现和消退的时间,有助于了解病情和预后。一般来说,中风发生后,视神经乳头水肿出现得越早,死亡率越高。病后1-3小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者,死亡率可达95%以上,48小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者,约占70%;中风后水肿已消退的视神经乳头再次出现水肿,说明颅内压急剧增高,是病情转危的标志。一般说脑出血的病人在积极控制颅内压力的情况下,10天左右视神经水肿开始消退,约2个月完全退尽。

因此,动态检查中风病人的眼底,对确定病情、指导治疗、了解转归都有重要意义。

11.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

经颅超声多普勒可获取血管血流类型的多层次图样,实时显示出血流的方向、时速、流速、区域及湍流信息。具有方法简单,无痛苦、快速、准确、可重复优点。它能简单而迅速地显示中风病人是由颅内哪一段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对脑血管痉挛、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动脉狭窄阻塞、盗血及供血不足等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对缺血疾病的诊断很有帮助,可以监测脑血管痉挛的程度和范围;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程度和范围;识别诊断脑血管畸形、颈内动静脉瘤;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随访;探测颅内压增高;进行脑中风的预测和分类;证实脑死亡等。

12.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

CT对中风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不仅能鉴别是出血还是缺血,还可确定中风时伴随的水肿反应及脑室移位等,能提供全面的诊断资料,准确率几乎达100%,对于中风的诊断及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风的CT特征:

(1)脑出血:CT对脑内血肿诊断极为有用。新鲜血肿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区可有占位效应,不难诊断。

(2)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发病1周内几乎都可在CT片上显示出血的部位、范围、血肿位置,于蛛网膜下腔、脑室、脑实质出现高密度影像。

(3)脑梗死:脑梗死的CT片以低密度影像为特点,在脑血管闭塞后24小时内,CT无阳性发现,仅在大梗塞灶见到低密度区。以后出现低的或混杂密度区。

①急性脑梗死(发病后7天内):白色梗塞和淤点状出血性梗塞。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短暂的、可逆的缺血,一般在24小时内可恢复,往往发展为脑梗死,对此类病人如有条件,可进行CT扫描诊断,以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

13.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与CT相比,具有成像参数多,没有X射线引起的生物效应,不必改变病人的体位即能直接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以摆脱骨伪影的干扰,大大提高对后颅窝和其他靠近颅窝部位病变的显示率。但是磁共振价格比CT昂贵、成像时间长等缺点。此外,用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体内残存手术后金属夹(银夹)及装有牙托者都不适于磁共振检查。一般中风患者做CT检查即可,只有在CT后,需进一步明确检查时,才应考虑共磁共振成像检查。做了磁共振成像的,原则上没有必要再做CT检查。

MRI可以用于人体的诸多系统,有以下优点:

(1)无X线辐射作用,对人体无损伤。

(2)能区分微小的水分差和脂肪分差,如脑白质和灰质,MRI可形成对比度。

(3)可获得多方位的断层像,有助于立体结构的了解。

(4)摄影方法自由度很大。

(5)同CT比较,没有骨与空气引起的伪影,更适于后颅窝、脑干、脊髓等处的病变检查。

(6)可以获得心脏和血管动态图像。

MRI越来越多应用于脑血管病的诊断,可以提供更客观、更准确的依据。使病变定位诊断更为准确,并可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14.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对不能进行CT扫描者,该检查则更具有价值。若与CT联合,常可精确显示出血性疾病。

15.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检查

发射计算机断层(ECT)显像是一种能给出放射性的核素在体内立体分布图像的显像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得到三维立体信息。若配以脑动态显像,则能反映脑的功能性的动态变化。在研究癫痫、痴呆、脑缺血等方面较X线、CT、MRI有明显的优越性,具有发现病变早,显示病变范围广的特点。

临床应用:

(1)中风:相应部位出现局灶性血流量减少区。有时出现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障碍,即病灶部位对侧小脑半球局部血流量减少。

(2)短暂性脑缺血:可以观察到局部缺血区,并可判定其部位、范围、大小。

(3)多发性梗塞性痴呆:可观察到多个低灌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