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风临床检查与最佳保健方案
10239100000004

第4章 中风的分类

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大类。此外,混合性中风在临床上也不少见。

1.出血性中风

出血性中风是由脑血管破裂出血而致突然发病。患者原来患有脑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病,由于某种诱因导致脑动脉突然损伤、破裂,这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但也有少数的血管出血是由先天性血管畸形、脑肿瘤、出血性疾病所致,其发病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

一般情况下,脑出血多有高血压病病史,好发年龄在50-60岁之间,发病时多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运动、脑力劳动过度、剧烈咳嗽、用力排便,以及季节变化或气候异常等。因为这些诱因都会导致动脉血压的急剧上升,而最终使脑动脉血管破裂出血。

老年人的脑出血多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有关。冬季发病较多,所以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大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其病因一般有两种:40岁以后发病的多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30岁以前发病多为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所致。

出血性疾病所致的脑出血多表现为继发性,因为原发病导致脑血管出血部位不同就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有些脑肿瘤患者,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肿瘤组织内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肿瘤组织压迫了脑动脉血管,也可出现中风发作的症状。这些患者往往在发病前有进行性头痛、呕吐或一侧肢体乏力的先兆症状。

2.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由脑血管缺血性改变,致使动脉血管内血液受阻引起。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几种情况。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中风表现最轻微的一种。由于该病发病后临床表现轻微,所以又称为“小中风”。其发病的特点是起病突然,多在清醒时发作,临床症状轻微,历时短暂,在24小时内症状可消失,并且能完全恢复正常。

(2)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是因为脑血管壁本身的病变,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致使脑组织软化或坏死,导致脑血栓形成。一般认为,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多为老年人。

(3)脑栓塞往往表现为腔隙性梗死,梗死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病的基础上,脑的深部组织产生直径2mm左右小栓塞。

3.混合性中风

在脑血管疾病当中,如果出血和缺血两种病理过程同时出现或先后发生即被称为混合性中风。按照传统分类,认为出血与缺血的病因、病理、表现等有较大的差异。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CT、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出血与缺血两种疾病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先后或同时存在,并互相促进,互相转化。

从临床病理观察发现,中风患者其脑组织下既可有出血灶,又可有梗塞灶;可能一处为出血灶,另一处为缺血灶。出血灶可为大灶性脑出血,又可为小灶性脑出血,而缺血灶可为空隙性脑梗死或者大面积梗塞。

在混合性中风的常见病因中,以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合并脑血管痉挛或脑梗死较多。

在临床上,观察到脑出血和脑梗死可相互转化。当脑出血时期,由于血肿压迫周围的脑组织,或破裂的血管远端腔内压力的降低,缺血、缺氧易形成血栓;在脑梗死患者中,由于一些药物的使用如抗凝剂或栓子的溶解,使梗塞的管腔再通,因梗塞的管腔壁有缺血、缺氧、坏死、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液渗出而形成出血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