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心理健康篇(儿童家庭教育系列)
10232200000002

第2章 总论

一、儿童的定义儿童是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是0——18岁,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是0——18岁,医学界以0——14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中国的儿童组织少先队的队员年龄在14岁以下,而共青团员的入团年龄为14岁以上。但现在北京儿童医院已把患儿年龄增大到18岁,且增加青春期门诊。“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这是依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权利公约》,由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阐述了应赋予所有儿童的基本人权:生存的权利;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保护他们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权利以及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儿童权利公约》通过确立各国政府在为本国儿童提供卫生保健、教育、法律和社会服务方面所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从而保护这些权利。中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并与各人民团体、国际组织、新闻媒体以及个人共同努力,把本公约规定的义务从单纯意向角度上的宣言转变成为改善所有中国儿童的生活的具体行动方案。《儿童权利公约》于1992年4月1日开始在我国正式生效。

公约的基本精神体现为如下四条基本原则:①无歧视原则。不论儿童来自何种文化背景,不论其社会出生、民族、语言、宗教、性别如何,不论是正常儿童还是障碍儿童,都应当在不受任何歧视或忽视的情况下,享有他们的一切权利。②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凡是涉及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儿童利益为重,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③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社会必须保障儿童的生存权,保障儿童生命、生活的质量,让他们获得充分的发展。④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使儿童有可能参与制定那些对他的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决策。为儿童创造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为其步入有责任感的成年做准备。

二、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

国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过去偏重于身心关系、情绪状态和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单一要素。例如,前苏联学者伊兹乌特津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保持和发展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过程”。日本学者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主要同情绪有关,因而心理健康“日益被称为情绪的健康”。美国学者罗杰斯则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人格功能的充分发挥”。近年来,主张用系统思想界定心理健康的外国学者日见增多,我国心理卫生工作者也多持这种态度。基于此种背景,我们认为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人的各种心理要素处于健全协调的发展状态,并具有应对和驾驭内外刺激的良好行为方式”,或许可有较强的包容性和操作价值。

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儿童,试图通过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提高每个儿童的心理素质,在预防心理行为扰乱、减少精神疾患、增强民族素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范围是面向儿童生活的总体,从学习指导、智力开发、情绪陶冶、个性塑造、品行培养、社会适应力训练和身心保健等不同侧面,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是面向儿童的成长,依据其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选择认知重建、行为契约、角色扮演、生活分析、游戏治疗等多种技术,帮助儿童获得生动活泼的学习技能和发展条件。

三、心理健康儿童的若干指标

(一)智商、情商正常

(1)智力正常:这是儿童在认知功能方面的重要特征。能够按智力测验的要求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测验内容有恰当理解并按规定作答,测验分数达到或超过同龄儿童的一般水平,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相反,在智力测验中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测验内容理解偏颇,不能按规定作答,测验分数达不到同龄儿童的一般水平,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学习积极:这是儿童在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方面的重要特征。喜欢新事物,求知欲强,对学习怀有探索的兴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定势和技能,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相反,漠视新事物,缺乏求知探索的兴趣,经常沉溺于重复性的个人活动中,没有形成基本的学习定势和技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稳定的情绪

这是儿童在情绪生活方面的重要特征。能够恰当地表现情绪,情绪反应与客观情境和年龄特征相吻合,对消极情绪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积极情绪居于情绪生活的主导地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相反,情绪表现缺乏节制,不该喜时却喜,不该忧时亦忧,悲观、沮丧、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占据了情绪生活的主导地位并有相当的持续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自身发展良好

(1)个性健全:这是儿童在个性结构和功能方面的重要特征。正视现实,客观公正,果敢自信,热情诚恳,谦虚豁达,宽宏独立,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相反,歪曲现实,主观偏激,怯懦自卑,冷漠虚伪,傲慢妒疑,狭隘依赖,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品行端正:这是儿童在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方而的重要特征。胸怀大志,奋发向上,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相反,胸无大志,不求上进,我行我素,损坏公物,粗野蛮横,违纪乱法,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是儿童在环境适应方面的重要特征。人际关系和谐,生活自理能力强,面对困难勇于克服,遇到挫折正确对待,处于新环境积极适应,碰到突发事件灵活应对,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相反,人际关系紧张,生活自理能力差,面对困难退缩发愁,遇到挫折一蹶不振,处于新环境无所适从,碰到突发事件惊慌失措,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五)热爱生活

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四、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情况只会变得更加严峻,我在此只是想用这些数据来提醒父母们:儿童的健康发展,必须要以儿童健康的心理状况为前提,所以请你们认真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1999年,王玉凤等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调查了北京市2432名7—14岁小学生,发现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16%。①2000年,罗维武等用定式儿童心理卫生筛查表调查福州市0—14岁儿童1428人,行为问题检出率为70.03%。②2001年,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对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协作调查,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样本年龄4—1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12.97%,各省市检出率在6.32—16%之间,其中合肥为16%、西安15.71%、北京9.7%、延边6.32%,上海等11省市在11—14%之间。③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刘贤臣等调查12—20岁1365名学生,揭示抑郁症状现患率为25.07%。对13—22岁2462名青少年学生研究,发现16%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16—20岁537名学生中16.57%的学生有失眠症状,13.93%的大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

关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郭传琴等对4—16岁儿童行为问题研究发现,男孩组4岁和5岁组检出率较高,13岁、14岁和16岁组较低。女孩各年龄组行为问题检出率从8.26%到18.91%不等,变异较大,6岁、8岁组检出率较高,13岁和14岁较低。男女两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均在12岁后随年龄增长而有下降趋势。

有人对4—5岁4727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进行研究,行为问题检出率男童14.8%,女童12.4%,有显著性差异。用CBCL调查2941名6—11岁城市儿童,各条目得分男性高于女性的有38项,女高于男的有11项。全国4—16岁少年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男13.4%,女12.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有作者报告,7—14岁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男:女=4.9:1,差异有显著性。

有学者发现,在儿童行为问题上,中国与美国、日本、英国不同。同一省内不同城市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也不一样,2001年山东省调查,聊城市为17.39%、滨州市13.99%、济南市13.16%、青岛市11.35%、枣庄市11.25%、潍坊市8.83%,聊城市为潍坊市的2倍,有显著性差异。19城市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农村。这种差异可能由于民族的文化差异所引起,抑或由于工业化发展程度不同而造成。但是无论影响的因素多么复杂,只要我们能够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做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来看,我们必然能够在他们人生的初始阶段点亮一个明亮的灯塔。

五、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儿童成长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从当前看,一个孩子具有了健康的心理品质,生活就充满欢乐;对所学的功课有兴趣,听课做作业专心致志效率高;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人际关系好;不怕困难,勇对挫折,朝气蓬勃。从长远来看,一个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就打下了做人和成才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的成就,在很大成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还有人说,命运是性格的影子。这都说明健康的心理品质对人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各人走着各自的人生道路。在相同的机遇面前,有的春风得意,有的望洋兴叹;有的人一生充实,死而无憾,有的人一生困顿,举步维艰。在个体发展的道路上,除了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机遇或约束以外,人的心理品质是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着力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为孩子打好做人成才基础,铸造有意义人生,获得自身幸福的大事。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着每个孩子的成长,而且关系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从世界的角度、以未来的眼光看,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一个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人才资源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自然资源。关心下一代的心理健康,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是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当代许多国家都十分强调的大事。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日本教育界提出了旨在培养青少年具有丰富精神和健康生活的“心的教育”,以完善人格,培养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坚强毅力、自立能力、协作精神等。提出学校应当成为儿童的“精神食堂”,必须给儿童以丰富的精神养料。新加坡政府注重继承和发扬东方人民的传统美德,着力培养年青一代爱己爱人、以礼待人、尊重别人、注重学习、敬业乐群、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讲求效率等品质。美国学者阿迪·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发生怎么变化,我们总是和我们的祖先有着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地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这就需要人们具有五种品质:一是欢乐,二是爱,三是诚实,四是勇敢,五是信念。”他认为,这五点是社会进步和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美国在开展“有效教育学校”时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学心。澳大利亚学者埃利雅德在北京“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三张通行证”的主张,他认为,未来的人都应当握有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行的,第三张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很显然,这第三张“通行证”就是指的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