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
10227800000019

第19章 化肥的发明

现在我们当然都知道,施用氮、磷、钾化肥可以使农作物增产。可是,在150多年前的德国,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可不多。那时,农民种地只使用土杂肥,天长日久,地力逐渐下降,农民的收成越来越少,生活也越来越贫困了。富有同情心的吉森大学的化学教授尤斯图斯·李比希(1803年~1873年),看到这种情况,万分焦虑。“怎么才能使农业增产呢?”李比希苦苦思索着,“看来光靠土杂肥不行,应该闯出条新路来。”那时,李比希也像大家一样,不知道用氮、磷、钾化肥可以增产。但他作为一个化学家,敏锐地考虑到:“应该研究分析一下土杂肥的化学成分,它们凭什么能使农作物增产的?”他首先研究了前人对植物营养之谜的探索成果,搞明白土杂肥中确实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化学物质,如氮、磷、钾等,不过含量有限。

“能不能把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这些化学物质直接施入土中,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使农作物增产呢?”李比希的脑海里猛然闪现出这么个念头,这可是一个大胆的设想!

光凭脑子想是不行的,关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教授亲临田间地头,把化学从实验室里请了出来,在一块不毛之地做起了施用无机盐类的实地实验来。

李比希带领他的工人们,将试验田分为几个地段,分别施入不等量、不同品种的无机盐类,精心地照看庄稼,一丝不苟地做下详细记录,进行分析、比较。辛勤的劳动,使李比希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同一种药品,由于用量的不同,效果就不同。用量适中,庄稼根肥苗壮,枝叶茂盛,果实丰满;用量不当(或多或少),庄稼就会茎萎叶黄,甚至枯死绝收。而不同的药品,有的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确有增产的效果;有的反倒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甚至起破坏作用。

1840年,李比希将他田间实验所得的启发写成了一部书《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中的应用》。该书一问世,便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特别是受到农民和庄园主们的热烈欢迎,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因为长期困扰着人们的土壤肥力问题,如今终于第一次由李比希作出了科学论证。

李比希告诉人们,植物生长不仅仅需要碳、氢、氧、氮,还需要磷和钾,以及少量的硫、钙、铁、锰、硅等多种元素。植物吸收所有元素的惟一来源,就是土壤。为了不使土壤逐步贫瘠,造成农作物减产,仅靠农家肥、草木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用人造肥料,尤其是磷肥和钾肥。于是,李比希又开始转入人造化肥的研制工作。这是人类第一次有意识地制造化肥的尝试。

李比希经过反反复复的试验,终于研制成一种优于碳酸钾(碳酸钾极易溶于水,肥效虽快却难维持)的颗粒状新化肥。施用后,增产效果显著。李比希因此获得生产此种化肥的专利。

李比希率先把化学应用于农业生产,提出了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确定了恢复土壤肥力的施肥法化学原理。他的研究和实践开拓了农业化学这一崭新领域,开创了农业生产中施用人造化肥的新时代。李比希也因此作为农业化学的奠基人而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