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百科
10226700000038

第38章 戟龙

戟龙又叫“棘刺龙”、“刺盾角龙”,拉丁文的含义是“长着长矛的恐龙”。它的颈盾十分特别,即在它的脖子周围有6条大小不等的向后伸出的棘刺,很像中国古代武器中的戟。1913年被发掘并命名。化石分布于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和美国的蒙大拿州。

戟龙的外观

戟龙长约5.5米,重4吨。戟龙两眼上方略有突起,后面的颈盾有很多褶皱,颈盾上部边缘长着六只长形、尖锐、厚重的钉状突起,如同又增加了许多角,侧边也有尖刺,只是短得多。强壮威武的雄性戟龙的颈盾上的角可能会极为壮观美丽,而雌性的角则可能并不发达。戟龙鼻骨上方还有一个长达60厘米、宽15厘米的巨大鼻角。鼻角和颈盾的尖刺都像一把把利剑,是反守为攻的可怕武器,足以使任何凶猛的捕食者胆战心惊。有了这些武器,戟龙就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在攻击其它恐龙时,戟龙的鼻角能直刺敌方身体,而颈盾又能使自己的脖子免遭尖牙利爪的袭击。戟龙的颈椎非常的坚固,可以帮助支撑起它那巨大头部的重量。戟龙靠强健的四肢行走。它的脚趾向外撇,这样站得稳当,并容易支撑身体的重量。

戟龙的生活习性

戟龙曾漫游在北美的大平原上,用像鹦鹉那样弯曲的喙嘴,切割并采食那些低冠植物的叶子。

戟龙从不轻易参战,通常仅摇摇它的头略施恐吓威胁的花招而已!对于格斗来说,戟龙颈盾上的尖刺是太微不足道了,它那巨大的鼻角才是真正叫敌手生畏的武器!若戟龙用鼻角突然袭击,往往会给大型肉食性恐龙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它只要把头从下往上使劲儿一抬,鼻角便可以刺透肉食性恐龙裸露的皮肉,并在那里留下一个圆洞状的伤口。

在求偶的过程中,雄性的戟龙之间可能会利用鼻角和颈盾上的长角进行竞争,当两只戟龙颈盾上的长角卡在一起后,它们会互相推挤,直到决出胜利的一方。

戟龙的亲情

研究恐龙足迹可以告诉人们有关恐龙行为的有趣现象。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的恐龙足迹中可以看到一些恐龙家庭在行走中的情景:小的年轻的恐龙走在队伍的中间,而大的成年的恐龙则走在两旁。有时成年的恐龙在前,幼崽儿尾随其后。戟龙曾经就过着这样充满亲情的家庭生活。在加拿大发现的戟龙的足迹化石证明:有一群戟龙家庭正行走着觅食,忽然从附近森林中冲出一只肉食性恐龙——艾伯塔龙,它想捕杀一条小戟龙作为美餐,于是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立即围成一个圆圈,把它们那像武器的角都对着来犯的故人。众怒难犯,最后艾伯塔龙只好败下阵来悄然离去。正是这种亲情的力量,才使包括戟龙在内的角龙类在白垩纪晚期还能种族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