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百科
10226700000023

第23章 双脊龙

双脊龙又叫“双冠龙”、“双嵴龙”、“双棘龙”。拉丁文的含义是“头上有两个脊的恐龙”。因其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脊龙。化石分布于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和中国云南省的禄丰县。

双脊龙的外观

双脊龙长达6米,站立时高约2.4米,重约300~450公斤。双脊龙的头上有两块骨脊,呈V字形。头骨上的眶前窗比眼眶还要大。它的下颌骨比较狭长,上下颌都长着锋利的牙齿,上颌的牙齿要比下颌的牙齿长。短小的前肢掌部有4指,每个指头都能弯曲,前3指上都有利爪,能够抓握物体。双脊龙的后肢比较长,它的后肢掌部长着3个朝前的脚趾,每个脚趾上又都朝前长着十分锐利的爪子。

双脊龙的生活习性

双脊龙是一种肉食性恐龙,喜欢吃一些动物尸体、小蜥蜴和昆虫。双脊龙鼻和嘴的前端特别狭窄,但柔软而灵活,可以从石头缝或矮树丛中将那些细小的蜥蜴或其它小型动物衔出来吃掉。与后来的大型肉食性恐龙相比,双脊龙的身材显得比较“娇小”,所以它行动敏捷。同时它口中长满利齿,也许能捕杀一些大个子的植食性恐龙。但是,有些科学家怀疑它的牙齿不具备猎杀其它恐龙的功能,只是一种食腐肉的恐龙。

双脊龙的头冠

双脊龙最大的特征就是它头顶上的头冠。在出土的双脊龙的化石中,双脊龙的头冠呈V字形,考古学家推测双脊龙的头冠具有吸引异性的作用,这个头冠应该是有颜色的,如橙、红、黑等。到目前为止,这个推测普遍为专家所接受。另外也有人提出双脊龙的头冠是用来散热的,不过这个解释在生物学上并不成立,因为其头冠的面积太小。如果是用来散热的话,头冠必须有足够的面积——面积愈大,散热效率才愈高。目前,通过对双脊龙头冠表面积的计算,其作散热用途的假设已经被排除。

猜想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双脊龙被描述成能够喷出毒液以猎食的恐龙,最后它更以毒液杀死了破坏侏罗纪公园的计算机工程师。究竟双脊龙会不会喷射毒液?其实最初有人推测它能喷出毒液是因为口部肌肉过于薄弱,不能像其它巨型肉食性恐龙那样以口捕猎。所以毒液论只是基于一个环境因素下的假设,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科学证据加以支持。所以,要解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发现和证据。

中国双脊龙

在昆明市晋宁盆地下部的禄丰组地层中,发掘了一具近乎完美无缺的兽脚类恐龙骨架。它的形态与发掘于北美洲和亚利桑那州北方的双脊龙极为相似。体长大约有4.2米,头颅保存良好,具有顶部耸起的两个高脊,已经被正式命名为一个新种——中国双脊龙。1987年,昆明博物馆考察队在晋宁县的西阳又发掘到中国双脊龙和云南龙纠缠在一起的骨骼化石。化石显示,两个家伙在争斗中双双阵亡,而后埋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