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史上的玄奘
10224200000016

第16章 渡河失经

东归途中的玄奘,于唐贞观十七年(643年)5月从中印度波罗耶伽国启程,循原来的陆路返国。出北印边境迦毕试国,过今巴基斯坦境内的信度大河,翻越今阿富汗境内的大雪山(兴都库什山),再沿葱岭古道过帕米尔高原上的波谜罗川(卡拉库尔湖)到达新疆境内。至新疆于阗,停留7月。待接到太宗手谕,然后由于阗动身,过大流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沿新疆的沮末、鄯善,甘肃的敦煌、安西、武威、天水回到长安,历时1年7个月。

无遮布施大会结束后,玄奘已44岁,曲指一算,在印度已生活了15年,而距离开长安已经16年了。他再次向戒日王辞行,准备返国。戒日王、鸠摩罗王及参加无遮大会的18国国王都再三劝挽玄奘留在印度。戒日王说:“大师如能留在印度,可作为国师,与弟子一起弘扬佛法。”鸠摩罗王也劝道:“大师如能留住东印度,弟子愿为大师造100所寺院,终身供养。”玄奘不肯,他向戒日王道:“大唐离印度遐远,晚闻佛法,虽有所传,但不能委具,今来访求殊异,如愿而归,皆因本土诸贤思渴诚深所至。贫僧愿将所学所得,再传东土大唐。佛经云:‘障人法者,当代无眼。’若留玄奘在此,会使无量行人失去承法之遇,无眼之报将令人常常畏惧。”戒日王道:“弟子敬慕大师才德,只愿常能瞻奉,既然有损众人之益,实惧于怀,可任师前去。”“今大师东归意决,但不知从何道而归?如取海路,弟子当发船相送。”玄奘道:“走海路固然近便,但我来时途经高昌,国王供给路资,交情深厚,答应归国时在高昌留住时日,与王相会。承诺在前,情不可违,故只能取原路而归。”

这时北印度王乌地多军参加曲女城会和无遮布施大会后要返回北印,戒日王命他与玄奘同行。又亲笔写好国书,红泥封印,交予玄奘携带,信中请各国国王护送,派人抄写数十份,遣四名官员提前送往沿途各国,直至大唐边境。

动身那天,玄奘收拾行装,所带物品主要是戒贤赠送的经典和他在迦湿弥罗国抄写的经卷,还有那烂陀寺赠送的佛舍利。戒日王赠玄奘青象一匹,金钱数万。鸠摩罗王与18国国王也拿出珍宝相赠。玄奘一概不受。前来相送的各大寺院僧人纷纷劝玄奘留下青象。他们说:“自佛陀涅槃以来,还没有听说过印度国王将青象赠给佛门弟子的。青象是印度国宝,现在既然将国宝相赠,足见大王对高僧的器重了。”玄奘推辞不过,只好接受了青象,用于驮载经典。又留下鸠摩罗王馈赠的鹿毛披肩一件,供作防雨用具。

戒日王赠送的大象,其形体圆胖高大,高4米,长6米左右,形状似一堵高墙。象背宽平,能乘座8人,行李物品和佛经佛像都可放置上面。行走十分平稳。当北印度王乌地多军车马护送玄奘出境后,玄奘就是骑乘这头大象把经典驮运到新疆边境的。

辞别戒日王,玄奘乘着大象由波罗耶伽国启程,由北印度王乌地多军送行。

行1月余,到达北印度的毘罗那驽国都城,恰逢那烂陀寺师兄、该寺空宗大师师子光与师子月二人在此讲学,只见围观的人群正在听师子光讲经。玄奘停下来准备话别。当天直等到讲座结束,方与师子光、师子月会面。师子光见到玄奘,非常热情,迎入寺中。听说玄奘要回归大唐,路经此地,便向玄奘道:“在那寺期间,我偏执空宗,学失兼容,常有诸家经论不能贯通之憾。今大师已踏上归国之途,恐后会无期,请大师在此城留住几日,一并讲学,借此机会让我请教空有二宗会通问题。”自师子光从那烂陀寺出走之后,玄奘与他再没有见过面,一直有心遇到机会能相互沟通,尽释前嫌。当听到师子光也有此意,非常高兴,便在该城讲学两月。师子光开讲大乘要典《摄论》《俱舍》《唯识论》,玄奘讲大乘绝学《瑜伽抉择论》《对法论》,二人相聚甚欢。两月毕,辞行。

又向西北行一月余,到达北印度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境贾朗达尔),此国是北印度王乌地多军的都城所在地,乌地多军和当地寺院赠玄奘金佛像及印度花果种子等物。乌地多军因参加曲女城会、无遮布施大会,已经离开都城有五个月时间了,回到都城后便与玄奘分手。派出僧人、护卫、车马继续护送玄奘向前。

离开乌地多军都城阇烂达罗国后,途中多深山峡谷,几百里无人烟,时有盗匪,玄奘派出几名僧人在前引路,遇到盗匪,就向他们说明是远来取经的,所带的只是些经书,请他们放行。这样,在险要之地几次遇贼,都没有受到惊扰。

又北行20余日,到达北印度的旦叉始罗国,其地在今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此城西北20公里处,有一条大河名叫信度河,源出中国西藏冈底斯山东麓,经印度、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3记载:“河面宽三四里,水流清澈,流速湍急,毒龙猛兽多窟其中,有持印度奇货、名花、舍利而渡者,船辄覆没。”当时玄奘渡河所带物品有佛经、佛像、佛舍利及北印度王乌地多军赠送的印度奇花异果种子。船行至中流,忽遇风浪大作,船身不稳,看守经像之人不慎坠入水中,同船人奋力抢救,幸免于难,可是慌乱中,有50夹(盒)经本和花果种子失落河中,玄奘共带回经本520夹,失落信度大河中的约占十分之一。

渡过河便是乌铎迦汉荼城,今址在巴基斯坦阿托克城之北。此城有一重要渡口,是中亚、波斯、巴基斯坦及附近迦毕试、健陀罗诸国入中印度的必经之地。相传亚历山大远征军班师回朝从这里渡过。玄奘由北印进入中印度时也从这里通过。此时迦毕试国王正在乌铎迦汉荼城,玄奘过河后,遇见迦毕试国王,言及渡河失经之事,迦毕试王问道:“莫不是船上带有印度花果种子?”玄奘答曰:“有。”迦毕试王说:“鼓浪倾船,事由于此。这信度河两岸,自古以来商业繁荣,宝货充盈,诸方珍奇异宝皆汇集于此,但欲将这里的奇珍异宝渡河带走者,多出事端。”

迦毕试王将玄奘迎入乌铎迦汉荼城,安排在一大寺庙中歇息。玄奘仔细检查经典,失落的经本乃是《迦叶臂耶部三藏》,便派人去附近的乌杖那国搜求抄补。

乌杖那国在今印度河上游的及斯瓦特地区,玄奘到印度之前,即公元6世纪上半叶,我国僧人宋云和惠生到过此地。该国特产丰富,城市繁华,人口众多,当时宋云把它比拟为中国的临淄与咸阳。他向国王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引起了国王对中国的仰慕与向往,国王表示:“我当命终,愿生彼国。”玄奘时,该国崇尚佛法,僧徒喜诵经文,皆修禅定。该国对法密部、化地部、说一切有部、饮光部、大众部等几乎绝迹的珍贵经本都有收藏。玄奘派人在此国抄回不少经卷,但信度河失落的《迦叶臂耶部经》没有找到。

在派人抄补经典之际,迦湿弥罗国王听到玄奘渡河失经的消息,前来乌铎迦汉荼城慰问。玄奘自“龙池抄经”之后,再没有见过迦湿弥罗国王,二人相逢彼此都十分高兴。玄奘对迦湿弥罗国王的问候和以往的支持,深表谢意,并就此话别,在乌城玄奘与迦毕试国王、迦湿弥罗国王共停留50余日。

离开乌城后,玄奘与迦毕试王同行。至滥波国,国王率众僧出城迎接。至迦毕试国,迦毕试王也举行了75天无遮布施大会,玄奘应邀参观。会后,玄奘出北印边境,与迦毕试王分手。再往前走就是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境内的雪山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