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师之责:人性教育
10220000000036

第36章 打破语文教材的垄断局面

据《青年周末》报道,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将与全国通用的人教版课本大不一样,更换近一半篇目。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焕生进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将替掉《孔雀东南飞》等。

对此网络议论纷纷,质疑声不断。许多人对北京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大泼冷水,在此我却想为之说几句好话。北京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是有其积极意义在的。

在说积极意义之前,我想先让我们看看大家质疑的观点究竟有哪些:①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有问题。“‘求新求变’应该是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报道中说:“相对于北京市此前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北京版的要力求出新。‘原来的老篇目一半要换掉’,主力编写人员在编写之前就基本上确定了这个目标。有时候,编写小组撤下老篇目,只是为了给新篇目让路。”“薛川东认为这次教材改动,完全可以用‘前卫’二字来描述,因为必须要有新的东西,必须和生活的时代更接近。”“如此看来,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有点问题?答曰:不但有问题,而且问题还不校其实,不编教材的人也应该明白,进入教材的课文是要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所以课文的选择尤其需要慎重。慎重的办法有多种,而文学经典原则尤其不能弃之不顾,因为那里面有一个民族的情感记忆和文化表情。什么东西可以成为经典?说白了其实就是些老而旧的东西,因为它们经过了时间长河的检验。可惜的是,编写组似乎淡忘了这个朴素的道理,所以他们才会盲目求新、唯新是举、标新立异。如此这般,就不但败坏了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而且还会带来编写观念的混乱。谚云:衣服是新的好,朋友是老的亲;但众所周知,编教材并不是做时装,换课文也不是换衣裳。”(赵勇《编教材不是做时装》)②语文课本之战是一场商业利益驱动的“窝里斗”。“之所以说是“窝里斗”,是因为人教版和北京版的课本在基本的教材理念上并不存在根本分歧。我说的基本理念是指大家对于语文教育的基本性质和基本功能到底是什么的理解。我们知道,在革命时期,语文教育的宗旨是为政治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所以,革命领袖的作品,革命作家的作品,革命先烈的故事占据了篇目的绝大多数,其特点是政治性压倒审美性,特殊价值压倒普世价值。但是经过这几年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教育界、知识界乃至教育主管部门实际上已经达成共识:中学语文的性质和功能是通过美文的形式进行审美教育和普世价值教育。从这次新版语文课本增加和替换的课文情况看,被替换的课文中几乎没有政治性特别强,鼓吹特殊价值的文章,而新增加的课文也不是在语言的审美性和价值的普世性上占据明显优势的文章。……这场中学语文课本之争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以为很简单:利益之争。”(陶东风《经济利益之争还是文学教育的观念之争?》)

北京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确实存在上面指出的缺点,这我不否认。这样的缺点存在,正是我们以后编新的高中语文课本的动力所在,也是我们以后编新的高中语文课本时的努力方向,要努力克服这些缺点。

虽然北京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有缺点,但我也支持这样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的出现,因为北京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也有其积极意义在的。那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北京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的出现,打破了语文教材的垄断局面,开始出现语文教材的多元化趋势。而打破了语文教材的垄断局面,无疑是有极大的历史进步意义的。这必将在我们的教育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打破语文教材的垄断局面,只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刚刚起步,只是开了个教育改革的头。打破语文教材的垄断,并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其目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其下一个目标应该是打破我们教育的高度垄断性。打破我们教育的高度垄断性,也只是我们实现目的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最终的目的,是使我们的教育实现“人性”,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立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