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师之责:人性教育
10220000000030

第30章 谁的眼泪在飞

读了《孩子,你的心思在哪里?——一名高一学生逃学恋网的前前后后》的报道,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挥笔疾书,写下是文。

据报道的“编者按”称:“一位母亲,为了劝阻自己逃学恋网的孩子,不惜以死相劝。读了这篇报道,我们的心在颤抖。近年来,我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加强对网吧的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希望未成年人的问题不要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痛。”

在此,我想问的是:网吧,何罪之有?学生逃学恋网,就该成为加强网吧管理的原因吗?学生逃学恋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有没有仔细静下心来听听那位高一学生小林的心声?学生逃学恋网,就加强网吧管理,这是本末倒置的不分青红皂白的乱点鸳鸯谱,是让网吧无缘由地背黑锅!这是个别人别有用心的邪恶举措,是想扼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网络文化!这是对农村孩子的又一轮新的歧视!(上网吧的大都是农村孩子,有钱的城市孩子,他们家里有可能买了电脑,可以舒服地在自己家里上网,而农村孩子,离开了网吧,上哪去接触网络?)远古时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洪水,先是鲧去治水,用的是堵的方法,结果一事无成,洪水依旧泛滥;后来,鲧的儿子禹去治水,他改变了父亲堵的办法,而采用凿山开渠疏导的办法,结果一下子就治好了洪水,建成了天下奇功。古人尚且懂得导比堵好,今人竟如此愚蠢耶?此是国人之大不幸,亦是中华民族之大不幸也!不忍心看到年轻的中华儿女再遭堵的厄运,愤而写文呼吁:让我们大人,先仔细地弄清学生逃学恋网的真正原因,再开出你的药方吧,不要自以为是地拿以死相劝、加强管理等老得掉牙的旧方法去堵新问题的洞,去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灵创伤!

让我们静下心来,静下心来,好好聆听一下小林(报道中高一逃学恋网的学生)的心声吧,那也是所有千千万万的逃学恋网学生的心声:

“‘我跑出去上网,是为了发泄心中的郁闷,你们不懂的/接着,小林连珠炮似的讲起事情的原委来——原来,每次看到父母为家庭小事吵架,他都要到镇上网吧去。3月29日那晚,父母又吵架了,小林感到心里难受,先是跑到网吧,后来又钻进一个古巷深处,坐在地上发呆。直到母亲找到他,劝他以后星期六上网,平时读书时就不要上网了,但小林固执地说:‘我做不到。’……后来,小林干脆拿了家里的30多元钱,包车来到县城,离家出走。家庭贫困、父母这个样,学校里的菜又不好吃,同学说他表现差,还建议老师别让他来上学……直到3月30日,在县城多日的小林才闻讯母亲前一天晚上为了他竟然服毒自杀。这位看上去有些倔强的少年不由当众泪流满面,直奔县人民医院……”

这是一位多好的孩子啊!是谁逼迫他逃学恋网的?逃学恋网的孩子有千千万万,每一个孩子的具体原因可能千差万别,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小林讲的:“为了发泄心中的郁闷”!我们的孩子,在现今的社会生活中、学校生活中,是处于绝对的弱势,孩子是绝对的弱势群体,他们积攒了多大的郁闷啊!我们大人的生活尚且如此郁闷(一如小林的父母,因贫穷而经常吵架),我们大人有时还有挺不住的时候,叫我们年轻的孩子又怎能抵得住泰山压顶般的郁闷呢?孩子的郁闷哪里来的?不懂这,光加强这加强那,那是瞎扯淡,绝不会有任何实效!网吧管理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了,但这郁闷的根本原因没解决,一切仍会照旧!不但会照旧,反而有更坏的结果,加强的结果,会使孩子的郁闷更甚,犹如自行车轮胎打气打得越足,爆炸时产生的破坏力越大!这看看小林因母亲自杀而回家后的表现就一清二楚了:

“如今,面对在中巴车上卖票的母亲和种花草为业的父亲,刚回家的小林对这次逃学行为开始感到后悔……然而,当母亲要求他回学校上学时,他迟疑良久,先是点头,后又摇头……”

用加强这加强那的办法,用堵的办法,想让今日的孩子再像我们小时候因无知胆小而那样听话那样乖顺,这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如今的孩子,与我们小时候完全两样了,面对这新问题,老办法只能是望洋兴叹,越搞越糟!

要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就要弄明白孩子郁闷的来源。孩子心情郁闷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我在《性自由,是一个人一切自由的前提与基捶一文中指出的:我们没有给孩子自由地发展的权力!在此,我要再次重复一遍我在该文中的几句话,以警醒世人:“让一个人自由地发展,是有道德的表现;给人增进自由的措施、方法、思想、观念等等,都是有道德的。相反,剥夺人的自由,扭曲人的心灵的一切,都是不道德的。给一个人自由,那是这世上最大的道德;剥夺一个人的自由,那是最大的不道德!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道德堕落之所以会日益严重,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在做增进有道德的事,而是在干着破坏道德的事,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我们的未成年人空虚、失常和堕落!这是一个滑稽的现象:良好的动机,却结出了可恶的果!这是那些《意见》的制定者们万万没有料到的,但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谁也无法抹杀这样严峻的现实!确实是这样啊,是我们的教育,使未成年学生空虚、失常、堕落的,你能否认这一点吗?”

加强这加强那,究竟是对谁最有好处?是像小林一样的逃学恋网孩子吗?你逼他回学校,就是你的胜利,就是大功告成了吗?是像小林的以死相劝的母亲吗?她又在加强中会获得什么好处?加强这加强那,带给我们孩子和大人的只有无尽的痛苦,而没有其他。在这加强中唯一获得好处的,只有高高在上的“道德高尚”的“先知”们——那些为了更好地统治别人把别人当牛羊一样管理的“管理者”们!

记者在报道的结尾发出这样善良的心愿:“从心里向小林这样的农村孩子呼唤:孩子,请别再迷恋网吧了,为了祖国的明天和你自己的明天,把心思重新放到学习上来吧1

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得一个高分而上重点大学吗?是为了获得高分而接受摧残人性的教育吗?是为了将来在社会上能做一颗“螺丝钉”而苦苦煎熬吗?没有自由发展权的教育学习,那不啻是人间的地狱!一个人的学习,不是为了增进个人的自由,不是为了增进个人自由地发展,那学习还是可以接受的吗?

我知道,我的观念又会迎来网友们的一顿“板砖”,但我还是要坚持这样说。因为,我看到孩子的眼泪在飞,同样,我看到孩子父母的眼泪也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