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精神Ⅱ
10204800000008

第8章 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易经》

一位智者说:“我劝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也是徒劳的。僵化的思维,短浅的眼光,劫难之日到来的时候,人们该如何承受呢?”这句警世之言,可以作为很多人的座右铭。

人生随时都充满危机,我们要经常保持忧患意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出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企业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必会遭到不可预测的灾难。

综观当今世界,企业间更新、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当一些著名大企业江河日下难挽颓势之时,一大批中小企业却如旭日初升光华显现。每天都有新的公司创立,同样每天都有一些公司倒闭,更加明显的是企业的寿命越来越短,企业要想保持昔日辉煌越来越难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竞争是一场不进则退、永无止境的竞赛。每一位企业领导都会保持着一种高度的危机意识。

比尔·盖茨反复向员工强调:“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意在使员工保持创新的紧迫感。葛洛夫有一句名言:“唯有忧患意识,才能永远长存”,并说英特尔公司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让对手永远跟着我们”。张瑞敏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早已深入到海尔的每一个员工内心深处。小天鹅集团实行“末日管理”,通过加强危机意识教育,使员工时刻感到企业的竞争和末日的临近,从而使企业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进取精神。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理念,赋予了这些企业一种创新的紧迫感和敏锐性,使企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

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必须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企业和员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危机意识淡薄会让我们的职场生命日渐萎靡,只有真正看到企业风险的人才能生存下来。

在松下公司还是无名小厂的时候,松下幸之助本人不得不亲自带着产品四处奔波推销。每次松下登门总要费尽唇舌,跟对方讨价还价,直到对方让步为止。

有一次,买主对松下幸之助的还价劲头钦佩不已,就向他讨教原因。松下幸之助微微一笑,扶了扶自己那副旧式黑框大眼镜,平静地说:“每次当我要脱口说‘我就便宜卖给你吧’时,脑际就会突然闪现一幅工厂景象。那是正值盛夏、酷热蒸人的工厂犹如炽火烤着铁板,整座工厂宛如炙热的地狱一般令人汗如雨下,工厂中辛勤挥汗的从业人员的脸部表情。”就是这么一幅场景,时刻激励着松下幸之助不能懈怠,必须兢兢业业地工作。到了1960年,松下公司已是日本乃至全球著名的大企业了,但松下幸之助仍然保持着危机意识。

松下幸之助说过,50多年来,他每天都是在连续不安中度过的,虽然时时都处在不安动摇中,但他却具有能抑制那不安与动摇的一面,克服它们,完成今天的工作,产生明天的新希望,从此找到生活的意义。他这五十多年就是这样度过的,如果他没有任何不安,说不准就没有今天的他和今天的公司了。松下幸之助的一番心里话也许能让每一个员工领悟出其中的真谛。

危机意识是一种超前意识,认识危机,方能未雨绸缪,提前预防;危机意识是一种鞭策意识,能产生“狼来了”的紧迫感,让沉睡者猛醒;危机意识是一种凝聚剂,能使整个企业统一步伐,应对挑战。危机意识是一种竞争意识,能够保障企业和个人适应形势,从容应对困难,走向成功。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时代的人似乎遗忘了古训,恐怕将来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每个员工都应该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心忧企业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