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出典】
《孟子·告子上》。
【原作】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3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孟子师承子思(孔子的孙子),但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所以,他晚年退居讲学,与弟子着书七篇,即为《孟子》。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强调“民贵君轻”。哲学上主张人性本善,教育上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经济上宣扬“井田制”,对后世影响极大,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故事】
孟子学说中有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性善说”。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有些人变恶,是因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是没有保持和发扬本性中的善。
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能成为善人是教育的结果,
还有一个告子,他认为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或恶。环境和教育才使一个人成为善人或恶人。
有一次,告子和孟子就这个问题进行辩论。告子先提出他的看法:
“人性,好比急流的水,水路的缺口在东面就向东流,决口在西面就向西流。人性不能分善或不善,正像水在流向缺口之前不能分东西一样。”
孟子立刻驳斥告子说:
“是的,水的确不能分东或西,但难道不能分清它的本性是向上流或者向下流吗?水总是向下流的。人性也是这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正如水没有不向下流一样。但是,水可以用拍击、遏阻的办法使它从平地流向高山,人性也可以用外力使它成为不善。”
告子又说:“人性的善或不善,都是由外界影响决定的。周朝的文王、武王是仁德的君主,百姓就向善了;到周朝的后代幽王、厉王,是暴虐无道的君主,百姓就跟着暴乱了。”
孟子回答道:“从你说的例子来看,也仍然证明人的本性是善的。百姓跟着君主而变得暴乱,这不能说是他们的本性不善。请想一想,‘恻隐之心(同情人的心)’是人人都有的;‘羞恶之心(羞耻与憎恶的心)’,也是人人都有的。还有,看到值得尊重的事而生的‘恭敬之心’,看到某件事情而作出判断的‘是非之心’,更是人所共有的。这些,正是人性本善的证明。”
告子听后无话可答,认为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