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10188200000003

第3章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2)

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前提是真爱孩子,这给家长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为了经常给自己提个醒,为了在自己心灵上打下印痕,我经常和自己的心灵对话:“老贾啊!你爱孩子吗?你会爱孩子吗?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了吗?”我知道,爱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孩子一起忧伤、欣喜、激动和沉思。具体地讲,就是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

为了找到共同的话题,和儿子多一些共同语言,我往往会把儿子引向他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我会这样问儿子:“周杰伦年纪轻轻,就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杨过和小龙女的最终结局怎样?”“张国荣事业那么红火,有那么多歌迷在支持他,他为什么要走绝路呢?”“那么多少男少女喜欢小燕子,她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这类话题,儿子比我更有话语权。儿子和我谈金庸、梁羽生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谈周杰伦的成长历程,谈张国荣自杀背后的原因……这时我只需要当一名忠实听众,再真诚地附和几句,儿子就会饶有兴致地讲下去。

孩子的事情无小事。只要肯用心,只要心里时刻装着孩子,就能找到爱孩子的理由,就能找到善待孩子的机会。有两件事我感触很深。

第一件事。家里的小狗死了,儿子一整天心情郁闷、无精打采。我非常在意孩子的心情,怎样才能尽快消除孩子心中的阴影呢?我能给孩子做些什么呢?我跑遍了附近的商场,精心挑选了一只非常漂亮的瓷器玩具狗。我对儿子说:“那么招人喜欢的小狗死了,无论谁都会感到难过。爸爸给你买的玩具狗,也许取代不了小狗在你心目中的位置,但看见这只玩具狗,能勾起你和它相处的一些美好回忆,也是对它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儿子脸上有了喜色,抱着玩具狗回自己房间去了。

第二件事。有一个星期天,儿子到同学家去玩,回家后板着脸,坐在房间里发呆。看到儿子心情不佳,我搬了个小凳子坐到他对面。我对儿子说:

“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和爸爸说说,是谁把宝贝儿子的心情破坏了?”儿子没好气地说:“还能有谁?就是你!”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和儿子没有发生冲突,他怎么会把矛头对准我呢?我语气平缓地对儿子说:“老爸真不知道怎么回事,你告诉老爸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我也知道从哪里改啊!”儿子直言不讳地说:“下午我要到同学家去,和你说了两次你都不同意。在我的心中,最亲近的人应该是最懂我的人,你要能慷慨答应我,我会多高兴啊!可你始终没答应。后来还是我坚持要去,你才勉强同意。到同学家后,刚一会儿就接到你的电话,交代这个、交代那个,还催着我早点回家,你明明是对我不信任啊!我在同学家里玩,总放不开,想起这件事就感到别扭。我的想法是,要玩就痛痛快快玩,要学就痛痛快快学,这么点要求你就不能满足我?”

儿子的一番话让我又惊又喜。惊喜的是儿子心灵成长如此之快,看问题有了一定的洞察力和穿透力,把我的心思看得如此透彻,而我还把儿子当小孩看,有时还对他耍个小心眼儿,看来是大错特错了。喜的是儿子对我越来越信任了,愿意向我表露心迹了,肯向我提要求了,对我也有了一定的期待。

儿子的成长给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儿子的成长是鞭策我前进的不竭动力。如果我不努力,就不能适应孩子成长的需要;如果我稍有懈怠,就无法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在和儿子相处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每天都有新的快乐。家庭教育和其他事情一样,父母越是理解孩子,就越有感情收获;父母越是全身心地投,就越有更多的感悟和思考。这些感悟和思考其实就是一种精神力量,这些精神力量会促使父母以更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到这项工作中去,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有的朋友问我,你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这样长期超负荷地学习、生活,不累吗?说句心里话,要说一点不累,那是假话。当一个人为他认为值得献身的事业献身,他的充实、他的成就感、他心灵的富足完全能抵消他的苦和累。不是吗?如果你从内心爱孩子,想成为孩子的知音和朋友,希望和孩子一起成长,那么,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

三、创造1+1〉2的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是1-1=0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则是1+1〉2的教育效果。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弥补和强化,往往会事半功倍。

作为陪读父亲,我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和老师交流、沟通,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拍,形成合力。事实也证明,我和老师之间的良好沟通,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是从骨子里尊师重教的家长。在我两个孩子上过的几所学校里,我是往学校跑得最勤、和老师接触最多的家长。从学前班到高中,教过我孩子的数十位老师,我都拜访过,有的老师曾多次拜访。我心里非常清楚:老师身上寄托着孩子的未来,尊重老师就是尊重孩子的未来。我认为,在尊师重教方面,怎么做都不算过分。

做出陪读决定后,我情愿交较高的房租,在学校隔壁租房子,一来孩子上学方便,二来也便于和老师沟通。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往学校跑,把和老师沟通当成了一项“工作”来做。

有人可能会担忧,往学校跑那么勤,那么频繁地和老师交流,老师不烦吗?再者,经常和老师交流,哪有那么多话题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总结出了经验。

第一,尊重老师。

尊重老师,首先要理解老师、体贴老师,老师数年如一日耕耘在三尺讲台,用毕生心血浇灌孩子们的心灵,这是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老师的工作既辛苦、又单调,老师的奉献精神,应该受到全社会尊重。我特别尊重各位老师,也十分信任每一位老师。重点中学的老师,有省、市劳模,有省、市优秀教师,有特高级老师,他们都取得过一定成就,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是不可多得的优质教育资源。我把每位老师当做了自己人生的老师、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因此,我对老师的尊重特别真诚,甚至怀有几分虔诚。有句话叫“心诚则灵”,由于我从骨子里尊重老师,老师们也都乐意和我交流。老师在上课,老师可能是自习课;老师没空,老师可能不太忙。班上六位老师,加上政教主任、年级组长,以及我认识的其他老师,每次到学校,都能找到交流对象。

第二,赏识、肯定老师的付出。

我把大量心思用在了尊师重教上,于是练就了一套基本功——赏识老师。那些肯定、赞美的话,我总是挂在嘴上,比如:“老师,您工作那么忙,还为孩子操那么多心,作为家长,我真不知道怎么感激您!…老师,孩子出现那么严重的问题,您始终没有放弃。

您是在积德行善,功德无量啊!”“老师,我儿子说,他最佩服的老师是您。

您在孩子身上倾注那么多心血,真让

人感动!”“老师,能赢得那么多孩子的尊重,足以显示您的人格魅力。孩子在您班上,真是他的福气呀!”

人都是需要肯定和赞美的,老师也一样,辛勤的付出得到了赞赏,自然会更乐意和家长沟通。况且,我的这些赞美都是实事求是、发自内心的,很容易被老师接受。

第三。虚心向老师学习。

那两年,我口袋里时常装着笔记本,和老师交流的关键内容,我都会随时记下来。这样做,一来是对老师尊重,二来也能加深记忆。

“××老师,您的那些教育思想格外好,其中的几句话特别耐人寻味。

尤其是不要把孩子盯得太紧,要给孩子一定成长空间;远离功利是大智慧;无为而治是高境界。对我启发很大,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根据您讲的观点,我写了篇心得,您能给我指点一下吗?”

“××老师,前几天和您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您讲的影响学生求知的几个要素,我感觉非常好。由于我记忆力差,记得不详细,您能再给我讲一遍吗?”这位老师得到认可,绘声绘色地讲起来,比上次发挥得更好,讲得既生动又具体,我非常认真地做了笔记。

“××老师,您的教育实践让我大开眼界、心悦诚服,您在孩子们身上倾注那么多心血,令我非常感动,特别是您对经常找老师提问题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孩子勤学多问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真经,难怪你们班的学生学习都那么好!”这位老师受到了鼓舞,及时找我儿子谈了话,儿子也开始向老师提问题了。

“××老师,过去我不懂教育,给孩子帮了倒忙,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拉了班上的后腿,我向老师表示歉意。现在我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在努力探索家庭教育的规律,但由于我底子薄、悟性也差,希望您多帮我。”

第四,和老师探究教育。

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我的家教实践也向纵深发展。我和老师的交流不再空泛,每次都有实质性内容。大多数时间,我是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找老师交流,因此交流就有了探究的性质。

比如:昨日和甲老师探讨过怎样“润物细无声”地对孩子施予影响;今天准备向乙老师请教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明天计划和丙老师交流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后天考虑和丁老师沟通如何激发和强化孩子的责任意识……

进一步讲,和老师沟通交流,并不纯粹是给老师添麻烦,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支持老师的工作。当然,受益最大的还是我和孩子。

交流来交流去,我对教育规律有了一定理解;我和老师们进一步增进了友谊、加深了感情。四十多岁的人了,天天泡在学校,那么执着地研究孩子的教育,对一个人人头疼的孩子,有那么坚定的信心,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各位老师。随着老师对孩子信心的不断增长,孩子也逐渐进了健康成长的轨道。

关于家校配合,在女儿上高中期间,我也做过一些探索。

女儿贾蕾读高一期间,我经常和她班主任朱学会老师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和朱老师成了朋友。不难想象,重点高中的重点班班主任会有多忙。每逢我到学校,朱老师再忙,总要给我腾出点时间。我们一起分析孩子的个“生特点,一块制订孩子的培优方案。很长一段时间,朱老师安排贾蕾和尖子生、班长同桌。朱老师还经常在课堂上提问贾蕾,以激发她的求知欲、提高她的表达能力。

朱老师教物理,为了提高贾蕾的物理成绩,他要求贾蕾每周一、三、五下午自习课找他提问题。朱老师说:“如果你不带着问题来问我,就等于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这一招很灵,这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一个孩子不沉下心来学习,怎么能经常向老师提出问题呢?这件事,足以看出朱老师对贾蕾的关爱程度。一个学期后,贾蕾的物理成绩赶了上来。

对于尊师重教、家校配合这个问题,我给家长朋友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善于激发老师的爱心。

一个优秀的家长,应该是开发老师爱心的高手。如果家长善于理解老师、尊重老师、感激老师、赞美老师,老师就能产生神圣感,就能在课堂上创造爱的氛围。有了这种氛围,教育便步了良性循环。作为家长,应该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老师的爱心激发出来?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自然而然会把爱传递给孩子。一个天天被爱包围、被爱滋养的孩子,你还愁他不懂道理、学习不好?你还愁他不给父母争光、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第二。不要给老师找别扭。

有的家长对孩子极其不负责任,开学一学期了还没到学校去过,不知道孩子班主任姓甚名谁,家长会总缺席,更谈不上和老师交流了。这类家长大多是教育的门外汉,他们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孩子一旦出点问题,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专挑老师毛病,动辄找老师理论、找领导告状,甚至到学校大吵大闹。老师受到了伤害,心理不平衡,带着情绪上课,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我的观点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家长都要理解老师、宽容老师、善待老师。

第三。做一个懂教育的家长。

教育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探究、去思考。尊师重教,就要研究教育规律。父母的家教水平上升到了一定高度,讲出来的话有道理、有含金量,老师才乐意同你交流,才会采纳你的建议。

如果只知道请老师吃饭、给老师送礼,而不懂教育,讲的都是外行话,老师对你不信服、不尊重,和你没有共同语言,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