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式的短篇结尾当然不是什么新鲜招法,他的徒子徒孙早已遍布世界。但对一个小说新手来说,要将它学得地道却很不容易。最常见的毛病之一就是简单化,甚至简单得只剩下一个悬念,就好比相声中的抖“包袱”一样,“包袱”一抖就算完事。时下常见的所谓“微型小说”就多有这种“包袱小说”,大量的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打有欧·亨利印记的赝品。《紫色故事》较好地克服了简单化。如前所述,它的悬念并不是搞得那么明显和单纯,而是在一层“壳”(鞋垫)的包裹下逐渐孕育生长,并始终在一条紫色的神秘而朦胧、温柔而伤感的意绪的河流中漂浮,若明若暗,时隐时现。紫色意境的通篇流布,就是这个悬念的美丽外衣。
学习欧·亨利易犯的毛病之二就是不自然,为了把悬念编得更圆,结果反而露出了人工的蛛丝马迹。《紫色故事》在这一点上也未能幸免。“立功证书”变成了“离婚证明”,绝是绝了,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最后短短的几句解释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点疑同,经不住仔细的推敲。且不说杜三牺牲时想出这么一个点子是否可信;他的战友伪造离婚证明是否可能。这里只探究一下杜三的心理动机。按作者的说法,杜三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他对杜三奶奶的深厚感情,“如果杜三奶奶知道他死了会受不了,说离婚让杜三奶奶好接受些。”往深里想想,我倒觉得恰恰相反。杜三死了,但他们的感情还在;杜三要离婚了,要将杜三奶奶抛弃了,那么,感情死了,杜三也失去了(等于死了)。虽然都是不章,但两害相较取其轻,对一个深爱着丈夫并且笃信丈夫也同样深爱着自己的女人来说,究竟哪种结局会让她更好接受一些呢?总而言之,最后的解释不够理想。而且,真正标准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应该是悬念冰释便戛然而止。如果你还“止”不住,还非得再解释一点什么,补充一点什么,那就说明你学得还不到家。
再挑剔一点看,《紫色故事》中比较明显“不到家”的地方是“鬼子进村”以后搜捕到杜三奶奶家的那一段,其中的描写和对话都飘散出某些抗日电影和戏剧的气味,显得概念化和漫画化,是最无光彩的段落。此外,少数语言如。杜三奶奶人高马大,肩宽体胖。杜三奶奶红光面,热情激荡一之类,显然是拾人牙慧,而且与通篇极不和谐。虽然此类语言出现得并不多,基本上算得是“瑕不掩瑜”,但我想还是指出为好。因为张慧敏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语言,只要找准语感,自自然然地写下去,摒除杂质,不要做作,这就对了。
《红雨》的魅力不在悬念,最精彩处也不是结尾,《红雨》里没有欧·亨利。尽管读完了小说我才知道什么叫“红雨”,但那也不是悬念,而只是一种“历史”。樱子和良子最后的遇难并不出人意料,都是读着读着小说就可以预见得到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小说作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铺垫,《红雨》的魅力不在于结局,而在于人物走向结局的过程。
良子媳妇一上场就活鲜鲜、水淋淋——“穿一身宝石蓝的粗布衣裳,衣裳做得合体,衬得腰是腰,腚是腚的……良子媳妇好像老是在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良子媳妇的那张嘴。良子媳妇的嘴红红润润的,很小,老是闭不上,嘴角带一丝似隐似现的笑纹,那笑纹一直通到腮上面的酒窝里。”在那个桃花怒放而危机四伏的傍晚,良子媳妇就这样乐嗬嗬地去看“有喜了”的新媳妇樱子,俩人说了一些很女人味的话之后嬉闹着道别,然后是良子媳妇回家、睡觉、再然后是“狗子”进村,良子逃跑,直至樱子被“放天花,下红雨”……整个过程写得详略得当,三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都颇为精简传神。每一个细节甚至每一句人物对话都不仪铺垫着结局,推进着情节,而且处处照应着一种对比关系,使这个自然得有些散漫的“过程”统掣于一种无形的小说结构之中,从而显得“形散而神不散”。
《红雨》的结构主要表现为作者对一种反差关系的悉心把握。这种反差又是通过良子媳妇、樱子、良子和。狗予一之间的对比“显影”出来的。归纳起来说,大致有两重反差:一是善良与残忍的反差,二是受的憧憬与美的毁灭的反差。山里的人们是善良的——最初良子媳妇警告樱子“夜里睡觉灵醒点”时,樱子满不在乎;“反正铁匠不在家,又不会抓我一”;当村人们面对着“狗子”刨坑时,脸上一片迷惑一;当“狗子”将樱子埋没了双腿时,村人们仍然善意地担心“这样折腾一番,孩子怕是保不住了”;当土埋到腰时,村人们开始着急“人快受不了啦,怎么还埋”,当“那个兵提着镐头走近樱子”时,村人们还一厢情愿地想,“那个兵是要挖开土把樱子放出来”,而“担心樱子是不是已经憋死了”,直至“兵抡起镐头,村人们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整个天空都红了,一派落英纷纷的壮观”。就这样,“狗子”以惨绝人寰的兽行搬答了人们的善良。
善良的人们又总是憧憬美好,热爱生活——樱子把全都的美丽愿望都寄托在肚子里的小生命上面,在她走向遇难的全过程中,作者四次反复写到她用手捂住肚子一这一细节,就是对这一点极具匠心的强调。良子夫妇的梦想则是一个殷实美满的小家,作者非常别致地在他们作爱时的“脑电图”上描绘出了一个“绚丽的世界。一会儿是他们的三个儿子,如同竹子拔节一样地疯长,一会儿是秋后金黄的粮食如同瀑布一样流进粮垛,一会儿是那双有着厚厚的跟的棉鞋,舒舒服服地套在良子脚上的样子”……实惠又实在,整个一个“农家乐”。然而,这个梦连同樱子的梦,都在那场悲壮的“红雨”中遭到了无情的毁灭。也就是在。那一刻,人群一下子就成了一座红色的群群雕!
两重反差连结三个人物共同走向一场“红雨”,三个“点”互为呼应观照,形成一个艺术的“场”。精心结构而又不落痕迹,写得干净利索而又从容舒展(就是结尾时良子出场后略曼拖沓,可以处理得更为简洁)。比较《紫色故事》丽言,它也许没有那么“巧”和“绝”,但却更见自然、圆润和浑然整一。坦率地说,我更喜欢《红雨》。
《寻找辉煌》有点奇。二姑和同伴手拉手走到悬崖边上即将慷慨赴死之际突然听从爱情的召唤抽身而走,而且竟然从六个“狗子”的枪口下死里逃生有点奇;二姑最后在枪声如豆的战场上突然跃起面对一挺疯狂扫射的机枪,端枪疯打着迎上去“送死”的壮举同样有点奇。而且都奇得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作者的目的似乎不是让人相信实有其事,而是试图通过这两件奇事揭示出一个女战士从贪生到赴死的性格逆转的内在逻辑力量。这个有力量的逻辑就是:爱情重于生命,名誉高于爱情。
二姑由于一个少女情窦初开的爱情而临死求生,二姑又因为一个真正的战士应该有的名誉而生中寻死,她寻找死是为了那份不该属于她的沉重的荣誉和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无愧于战士的称号。为此,她选择了死,结果找到了“辉煌”。这样的抽象和提炼,也许把小说弄成了一堆概念。其实小说并非如此。小说写得还是很形象,很细腻,很饱满的。二姑在悬崖上面对云雾所产生的有如棉花垛一样的联想和感觉;政委宣读文件时用石头压住一页文件的动作;二姑冲锋过程中乃至倒下前对敌机枪手“小白脸”的关注等等细节,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更能说明问题的,还是作者对二姑复杂性格微妙变化的余味绵长的“粗略把握”。说它粗略是因为着墨确实不多,说它有余味是因为它经得住一点咂摸。比如:二姑在悬崖边上的贪生其实是怯懦中有勇敢,“怯”于未能坚定到底,丽又“勇”于向着“狗子”们一路高喊着冲过去;二姑在战场上的“寻死”又其实是勇敢中有怯懦,“勇”于面对枪林弹雨义无反顾,而她猛地蹿起就疯野地跑,正是为了压制心中的犹豫和恐惧,最后她在薛二贵怀里也坦率地说了:“其实,我不想死。”如此等等。
从短篇结构艺术的角度看,《寻找辉煌》的关节点就在于一个人转变在两件奇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由于这样的选材和取舍,才保证了它和前面两篇一样的“短”。至于别的方方面面,我就不想多说了。
我对《短篇三题》的全部评述到此结束。至于它们究竟写得如何,是否像我所说的一样,相信读者诸君自有公论。我最后还要重申的一点是:短有短的难处。张慧敏作为一个小说新手,能写出一组这么短的短篇,而且在这么短的短篇里又写出了这么多有意思的“意思”,实属难得,应该祝贺她。而且,我还应该感谢她,正是由于她的《短篇三题》,才刺激我写出了以上的许多字。
1992年5月12日中午
匆匆于京西黑白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