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惊天谋杀案背后的秘密:代价
10183600000037

第37章

校长在《公开信》中写道:

目前,我们的国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我们的师生和其家人们也在经受饥饿甚至死亡的威胁。至此生死攸关之际,我们最需要的当然是粮食,学校却没有能力解决粮食问题。但这并不意味我们战胜不了这场大饥饿,因为我们面前站立着一个伟大的党,共产党能够把我们解救出苦海,就能够带领我们战胜饥饿;又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理应得到更多的关爱。

除了粮食,眼前我们还需要什么?是互相关爱的美德,是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美德和精神支撑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理应把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起来!我们全校师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已令我十分感动,我相信在今后更艰苦的日子里,大家会做得更好。

同学们,老师和你们在一起,蔑视一切艰难困苦,努力学习吧!

县委书记接到校长的信,立刻赶到学校。他一个班一个班转,发现学生们的脸色正像校长信中讲的那样“蜡黄蜡黄”。这种状况也在他的意料中,因为学生们忍受饥饿的时间太长了。

县委书记对校长说:“我马上从水利工地挤出一些粮食来,先让孩子们吃几顿饱饭。饿倒大人也不能饿倒孩子们啊。”

校长说:“太好啦!不过,这也只是解一时之困,我担心,寒假过完,再开学时学生恐怕到不齐了……”

县委书记说:“每个村子都有人饿死,到处都需要粮食,能挤出这点粮食给学校,已经不容易了。这样吧,学生放假时每人再分给十个馒头,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

送走县委书记,校长顿觉轻松了许多,因为毕竟争取到了一点救命粮,学生的安全又多了一点保证。

校长刚回到宿舍,教导主任便跟着进来,说校长家里捎信来,要校长赶快回家一趟。校长这才想到,自己已经半个月没回家了。身为一校之长,在这种非常时期,他的全部精力都在学生身上,哪敢离开半步?半月未归,妻子和两个孩子吃什么?家里突然捎信催他回去,会不会出了啥事?校长最担心5岁的小儿子,小家伙体弱,经常闹病,如何经受饥饿?他越想心中越急,恨不能马上回家。可又一想,两手空空,回家何用?再等一天粮食就到了,也好带点吃的回去。再说明天接收粮食,这样重要的事校长不能不在场呀。

终于熬过一天,校长怀里揣着几个馒头夜半而归。

迟了,他进门看到的是5岁儿子冰凉的尸体。

妻子怀中仍抱着已经死去的孩子,满脸泪痕。看到丈夫,她顿时泣不成声:“孩、孩子天天叫、叫爸爸,你还是晚、晚一步……”

妻子告诉丈夫,孩子们饿得太久了,天天哭叫,渐渐连哭叫的力气都没了,她觉得情况不妙,情急之下,割破自己的手指滴血救子。“可咋也挤不出多少血……”妻子悲痛欲绝。

校长从妻子怀中接过孩子的尸体,泪如雨下,泣道:“就差一天啊,爸爸给你拿回吃的,你却走了,我可怜的孩子……”

校长连夜埋了孩子,第二天一早急忙返回学校。他把全校教师召集起来,讲道:“这些天,大家把全部精力放到学生身上,未能顾家。你们都尽快抽时间回家看看吧,别像我,出了事后悔莫及啊。”

这天晚上,校长比往常睡得早,因为他身心疲惫不堪,更因为丧子之痛对他的打击过于沉重。

校长全然不知,此时他的宿舍外站满了学生。校长失去心爱的儿子的消息当天很快传遍全校,同学们也都感到痛心。他们无不认为,校长的心都在同学们身上,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学生,他天天忙着为学生申请粮食,却很少顾家,不然咋会失去儿子。心存感激的同学们手里拿着用白纸自制的小花,纷纷聚集在校长门前,以此表达他们的心意。

教导主任来到学生们面前,含着眼泪说:“同学们都回吧,让校长好好休息休息。”

可同学们仍然站着不动,一位班干部对教导主任说:“老师,我们有好多话想对校长说……”

教导主任闻之动容,又劝道:“天天吃不饱,抵抗力本来就差,这么冷的天,你们冻出病,校长又会心中不安。同学们回吧,我一定把你们的心意传达给校长。”

清晨,校长和往常一样走向教室,清点各班早间自习人数。这个清晨却让他刻骨铭心,因为他转遍每个教室,看到的都是同一幕场景:黑板两侧挂着两朵白花,黑板上写着“校长,我们都是您的儿女”几个大字。

校长的眼泪流遍每个教室,他对各班的同学们说着同一句话——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做着同一件事——摘下白花,向同学们深深鞠躬。

校园的每一棵树上也都挂有白色的纸花,校长一朵朵摘下,抱回自己的宿舍,用白花组成一行字粘在墙壁上:育苗育才,鞠躬尽瘁。

毫无疑问,这是发自内心的声音。

寒假到了,校长决定放假时间推迟一周。原因很简单,学生在学校至少有口吃的,走出校门就难说了,在学校多待一天就少一分危险。

放假那天,每个学生分了十个杂面馒头。校长把全校学生集中在操场上,围绕十个馒头发表了一番讲话。他说:“大灾之年,一口饭就是一条命,而同学们都分到了十个馒头,为什么?一是因为共产党好,共产党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二是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最能体现大家庭、大集体的温暖;三是……”

同学们几乎齐声大叫:校长好!老师好!

同学们的呼叫震耳欲聋,这是他们对校长、对全体老师发自肺腑的赞扬。校长抹下眼泪,接着说:“我代表全校老师谢谢同学们!可我想说,三是同学们好!同学们刻苦的学习态度、顽强的生存意志、可贵的互助精神,都在感染、激励着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必须对你们负起责任来!三番五次向上级申请粮食,就是为了保住你们,因为你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比我们更重要!所以我建议同学们,背着馒头回家的路上,好好想想自己的价值和责任;更重要的是,我要求同学们开学返校一个也不能少!到那天,我和老师们在学校大门口迎接你们!”

寒假期间,正是大饥饿导致人员死亡的高峰期。校长担心自己学生的安危,组织教师分头访问学生家庭。一周后,各路访问小组汇总的情况不容乐观,所有家住农村的学生都面临极大的危险,校长毅然决定提前一周开学。一个月的寒假,推迟一周放假,又提前一周开学,大大缩短了学生的离校时间;再加上十个馒头的作用,使这个县中的学生一个也没有倒下。开学那天,校长带领全体老师站在大门口迎接自己的学生,每接到一个,便把一朵大红花别到学生胸前,说声“祝贺你安全返校”!

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戴上这朵红花的刹那间,都眼泪奔涌,因为他们心中都明白,这朵红花代表生命的存在,更体现了校长和老师们的无限关爱啊。一朵朵红花被许多学生作为珍藏保存至今,无疑,他们保存的是一页生与死的历史,是一段无法忘却的记忆,是一份义薄云天的师生情感!

在学生心目中,校长无疑是他们的救命恩人。的确,校长的几个决定挽救了许多同学的生命。

在当地人眼里,校长是个功德无量的人物。他竭力保护的这批学生中日后产生了五十多位非凡人物,有将军、地方高级领导干部、大学教授、行业专家等等。

校长一生没有脱离教育事业。若干年后,在他70岁生日那天,上百名经历过大饥饿的学生从天南地北相约而至,把一块“一生辛勤育人,换得桃李满天”的巨匾挂在中堂。校长感言道:那场大饥饿尽管是段抹不去的悲伤记忆,但师生们同舟共济中结下的情感更是终生不淡。

的确,曾经痛失爱子的校长却享尽“儿女成群”的洪福,无论平时还是节假日,他从未有过寂寞之感,因为上门探望的学生络绎不绝。这是真情对真情的报答,这是善良对善良的回馈。

圣洁之钟常自鸣

人们把教师誉为辛勤的“园丁”,“园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青苗”、滋养“花朵”;人们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用高尚的品行塑造圣洁的心灵。县中校长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师生情谊的可贵、为人师表的作用,更让人感受到了“心灵圣洁”的重要。一树树银花带给县中校长的是赞誉,而留给后人的是什么?当是警示与自省——校园不是功利场,圣洁之钟常自鸣。我们不忍看到校园的圣洁被玷污,因为受损的是学生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