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真水无香
10175700000052

第52章 生正逢时

那晚接到朋友单电话,他告诉我吴祖光先生从新加坡回来了,吴祖光先生夫妇走之前我是知道的,并且在一些报刊上也得知了吴先生夫妇在新加坡举办“吴祖光新凤霞伉俪诗书画展”非常成功,并且震动了狮城。

认识吴先生夫妇有几年了,大多是编发他们的文章、书画,由于有这层关系,我想是应该前去祝贺的。择个周末,便携妻牵儿叩开了吴先生的家。

走过客厅,便是新凤霞阿姨的书房(新凤霞人特别开朗,她不喜欢我们叫她什么老师、或者先生的,她说我没什么文化,你们就叫我阿姨最好,这样更亲)。新阿姨现在已一改舞台风姿,那原本俊秀的脸上由于风风雨雨的磨砺,写满了沧桑。磨难使她半身致残,但新阿姨却欢笑依旧、心肠依旧、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依旧!

羡慕从心底而生,所羡者,非因新凤霞乃名人,更不是因她乃齐白石老人的干女儿,而是她那不屈亦不挠、不被任何困难与疼痛所吓倒的意志,以半残之躯写下百万字、画出百幅彩图!

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说到了新加坡的书画展,吴先生说:“新加坡的华人多,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很重视发扬光大,尤其对大陆的作家、艺术家,非常尊重,他们视文化艺术为生命,不忘传统文化、不忘中国这个根……”

新阿姨告诉我说:“我们到了那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我和吴先生的个人画展办得非常成功,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我们边说边聊,冷落了小儿,我儿生性顽皮,看看这儿,望望那儿,见吴先生家里字画满壁,文房四宝于案,便也要学着涂鸦,妻子急忙将他拥进怀里。可吴先生见小孩爱学,甚是喜欢,执手教之,看这一老一少欢欢笑笑,竟然童叟无欺,令我与妻子及新阿姨好不开怀,更不无感叹:吴先生已年过七旬,仍有如此童心、如此爱心,无愧大家风范。

说笑之间,吴先生问及爱子现在学些什么,儿子倒也乖巧,答道:“学钢琴、练书法……”吴先生笑着说:“你们这一代算是赶上了好时光,真是生正逢时啊。”

说到“生正逢时”四个字,新阿姨拿出他们在新加坡办画展时的照片,其中有一幅是吴先生在一条幅前的留影,新阿姨用手指着那条幅,我伏身细观,见有四个飘逸的俊秀之字映入眼帘:“生正逢时”。

字美,字的涵义更美,“生正逢时”与生不逢时”只一字之差,意义却完全不同了;古有一字之师的说法,吴先生巧改一字,这条幅顿生光彩,非乃大家所不能为。我与妻无不爱之,叹之。

吴先生见我们真心喜爱,取出文房四宝,铺纸、提笔、凝神……然后一挥而就,“生正逢时”四个潇洒的大字映入眼底,跃于纸上。

“这字送给伯仁吧。”吴先生边盖章,边朝着我儿微笑。我与妻儿从吴先生手中接过那字,仿佛这四个字里面包容了许多许多……

从吴先生家中出来,天已黑了。月亮圆圆的,那洁洁的光,洒满了我们身上,很明很亮,回首吴先生那扇窗户。灯光还亮着,月亮照向他的窗子,但他在屋里月光还能那么亮呢?

吴先生不是月亮,也不是太阳,但他却拥有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