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真水无香
10175700000044

第44章 观赏胡老《谷丰图》

接到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老人的电话,得知她有两幅创作于五十年代的画作将由嘉德拍卖行拍卖,故请我执笔为这两副佳作写评。当我兴冲冲地来到她的“朴竹室”时,胡老将那其中一幅《谷丰图》展现于我的面前。

这张画看了让人欣喜,那金黄的谷穗,饱满的颗粒,层层的梯田,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细看这幅《谷丰图》,纯系工笔画,创作于1959年秋,当时胡老经常去农村体验生活。在农村期间,她看到所在地五谷丰登的景象,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经过一个多月的构思、创作,一幅满山梯田、谷穗飘香的《谷丰图》跃然纸上。

如今,已经过去了37年,当这幅《谷丰图》重新悬挂在“朴竹室”里,其实艺术魅力更如一坛陈年老酒,越发地飘散着芳香。那肥美的谷穗,以其独特的神韵意趣,再经画家用富有艺术魔力的线条、色彩来描绘,显得格外鲜明而具有感染力,观后让人赞叹不已。

这幅《谷丰图》远看近观皆宜。近观,谷穗以其夸张的手法,于一个断面中,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一串串肥肥的谷穗,层次分明、形态逼真,就连叶子的大小、颜色及正反两面的笔法都略有不同;画家表现得充分而淋漓尽致。而远看此画更佳,层层梯田及一片远山轻描与淡画,相得益彰。那船船谷穗谦虚地垂着头,憨态可掬,那颗颗谷粒似呼之欲出,诱人爱之欲摸。

观赏着这幅50年代创作的画作,它不但反映了那个年代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更体现了一个画家根植于生活、热爱生产、赞美生活的美德。而这幅以全工笔和双钩形式画的《谷丰图》,非一般画家所能。通过画面让人深深感觉到“粒粒皆辛苦”的意境,使这幅《谷丰图》不但观之令人欣喜,而且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谷丰图》这幅不落俗套、画笔精细的画作,不是死板的“拍照”,更不是广告画,而是一幅活生生的艺术精品;她以脱俗的笔法与境界,多而不乱、精细而不呆板的行笔,使得那粒粒谷子仿佛要从那画画中跳出一般,达到了白石老人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妙境,让人感觉到艺术之无穷的魅力。

胡老指点着这幅《谷丰图》对我说:“我从齐白石老师那里学到的从生活中发现题材、到社会中去挖掘题材,这也是我对白石老师的最好的回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