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筹建武威教育学院,1987年开设二年制中文、数学、英语3个专科,1989年第一届毕业生98人,年底在校学生322人,教职工78人,其中教师42人。
1983年,酒泉教师进修学院成立,从1984年开始,采取选调、招聘、进修的办法,充实教师队伍。到1989年,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职教师54人,副教授8人,讲师22人。到1989年省地共投资192万元,完成各类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
河西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还先后创办金昌市电大分校、武威地区电大分校、张掖地区电大分校、酒泉地区电大分校、嘉峪关市电大分校。
广播电视大学是一种远距离教育的新形式,它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电视大学组成了一个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整体系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全国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中心和管理中心,给全国地方电视大学提供教学服务,而地方电视大学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组织管理工作。在教学管理上坚持“六个统一”,即统一招生、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听课、统一考试。广播电视大学实行多种学制的专业结构。三年制专科,以在职职工和高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通过三年的脱产学习,修满总学分,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三年制专科毕业生的水平;二年制学制以在职职工为招生对象,通过两年或更长一些的业余学习,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二年制专科毕业生的水平。1985年开始举办中专学历教育,学制三年,以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生水平的在职职工为招生对象,通过三年脱产学习,达到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三年制毕业生水平。
1987年以后,河西各电大学校陆续举办各类非学历教育,一年、半年、3个月不等的各类培训班,培训各类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990年开始,河西各电大分校依托已有系统网络,开展农村中初级技术培训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1999年秋,开始试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五、民族教育走上了一条适宜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河西地区有天祝、肃南、阿克塞、肃北四个民族自治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不断清除“左”的影响,认真落实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民族教育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一)调整民族中小学,使布局合理,结构适中
根据民族地区中小学存在的布局结构不合理、水平低、效益差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按照以公办为主、以集中为主、以寄宿制为主、全日制为主的方针,调整了部分布局不合理的学校,.逐步将一些民办小学转为公办,并从师资和经费上给予充分加强和倾斜,压缩了不具备条件的小学附设初中班,恢复了一些村学;新建了一批独立初中,部分普通中小学改设为民族中小学;调回了原来上调到初中的部分教师,把一些素质较好的教师调到重点学校和中心小学任教,加强了民族学校的教师力量和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民族地区的中等教育结构单调,严重脱离牧、林、农、工的生产实际,很不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根据各县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统一进行规划,适当控制普通高中的发展,积极兴办中等专业学校,对办职业学校一时有困难的地方,就在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或开设职业技术课。1983年7月,肃南县政府决定将肃南二中改为牧业中学,肃南一中附设职业班,开设财会、畜牧、文秘等专业。
(二)有计划地培训师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因此,河西地区各民族县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采取以下措施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一是“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外地的特级教师、专家来县讲学,传经送宝,组织部分中小学教师、校长外出参观访问观摩教学,使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开扩眼界,吸收新的先进经验。二是选送部分年轻教师到省内外高校离职进修,提高学历。三是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参加函授、电大、自学考试等在职进修。四是为教师办实事,解除后顾之忧,稳定教师队伍,如为教龄二十年以上的教师家属解决农转非问题,解决部分教师夫妻长期分居问题,筹集专款为教师修建住宅等。
(三)开办民族班,为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创造条件
从1980年开始,在张掖中学、酒泉中学等重点中学开办民族班,为肃南、肃北、阿克塞等少数民族县培养学生。张掖中学从1980年起,每年招收肃南初中毕业生15名,至1995年共培养高中生15届225名,已毕业13届195名,其中107名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1982年,张掖中学、酒泉中学被评为“甘肃省民族教育先进集体”。
(四)实行优惠政策,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为了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步伐,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质,河西各民族县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逐年提高教育经费,为牧区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免费供应课本,免收学费,给贫困牧民家庭子女发助学金,高校降低分数录取少数民族考生进入大学学习等。肃南县规定:凡在民族中学集体灶起伙(含亲朋家借宿)的少数民族学生,一年按10个月计,每人每月领取15元的助学金。在祁丰、明花、大河、康乐等学校寄宿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在本地10年以上的汉族学生,一年按10个月计,每月每人领取8元的助学金。助学金由县教委预算,县财政列为专项经费支出。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1995年,大专院校录取张掖地区少数民族考生133名,中等专业学校录取少数民族考生118名。
(五)建立适合民族特点的双语教育体制
藏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有本民族传统语言文字。根据民族区域政策,坚持“双语”教学形式,即用汉语文和民族语文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从1979年起,肃南县在祁丰区学校、马蹄寺小学、皇城铧尖小学和映翔小学,从一年级起每周加授藏语2—3节。到1989年,张掖地区开设藏语文的小学4所,学习藏文的学生630名;开设藏语文的中学l所,学生33名,占藏族中学生的3.34%;开设蒙古文的小学2所,学生24名。
阿克塞自治县经过在群众中调查研究,认为过去以哈语文教学为主的形式,不利于人才培养,也不适合于本县经济建设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于是对过去民族语文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在民族中小学,以汉语文教学为主,单科开设民族语文课。有条件的小学逐步开设外语和计算机课。
(六)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根据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调动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少数民族群众,广开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1985—1995年,省政府向张掖地区拨专项资金100万元,地方自筹80万元,在肃南县建成20所寄宿小学。张掖市政府先后向民族小学捐资37万元,学校自筹、社会捐助23万元,新建校舍2759平方米。向平山湖蒙古族自治乡投资12万元,新建校舍889平方米,建起平山湖、井井河2所寄宿小学。1990年,张掖地区民族小学全部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
由于各级政府精心规划,精心组织,各少数民族群众热心支持,战斗在民族教育战线上的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河西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20世纪末,河西各民族自治县中,肃南、肃北和阿克塞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天祝普及了初等教育。肃南县1993年基本普及初级义务教育,1997年提前两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标准达到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标准,裕固族成为全国第三个整体实现“两基”的少数民族。2000年,肃南全县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学成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7.9%、100%、98.5%、99.5%,初中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学成率、巩固率分别为97.8%、96.9%、97.2%、99%。
§§§第四节教育基本建设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逐步得到落实,政府投入逐年增加,社会各界也为此积极努力,改善教育设备,创造教育事业发展的条件,成效显著。
一、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一)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科教兴国是全社会的责任,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河西各级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事关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关教育质量的提高,事关整个民族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发展教育事业,不增加教育投资是不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河西地区各级政府在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逐年增加对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
张掖地区1978年教育事业费支出数为667.7万元,是当年全区财政收入总额的25.11%,是当年全区财政支出总额的10.74%。到1989年,全区教育费支出数为2588.2万元,比1978年增长2.5倍,是当年财政收入总额的30.88%,比1978年上升了5.77个百分点,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13.9%,比1978年上升了3.16个百分点。1994年底,地委、行署明确规定,全区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1993年2.2%的基础上每年递增0.25个百分点,到1997年达到3.2%,20世纪末达到4%。教育事业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的比例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1997年达到25%,20世纪末达到30%,从1994年起地区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作为地区职教中心建设的专项资金。
武威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区教育经费保持了持续稳定上升的趋势,教育经费1987年支出为2653.3万元,1989年支出为3782万元,1989年比1987年增加1128.72万元,增长42.53%。人均教育费1987年16.7元,1989年为23.14元,1989年比1987年增加6.42元。生均教育经费1987年小学为56.7元,中学为111.2元,中师为800.6元;1989年小学为87.5元,中学为162.1元,中师为1219元。1989年与1987年相比,小学生均增加30.8元,增长54.3%;中学生均增加50.9元,增长了45.8%;中师生均增加418.4元,增长45.8%。1995年全区教育事业经费支出数为9467.6万元,比1987年增加6814.3万元,增长2倍多。生均经费分别为小学192.8元,中学574.1元,同1987年相比,小学增加136.1元,中学增加562.9元。
金昌市、嘉峪关市、酒泉三地区对教育事业经营的投人也保持持续稳定的上升趋势,为改善办学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措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财源,增加了支持力量。河西地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采取六种渠道:一是征收教育附加费。2000年酒泉地区征收教育附加费1990.3万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8.83%。二是根据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鼓励企业出资办学,为企业培养人才,增加教育经费总量。三是鼓励捐款集资办学。群众集资办学,捐资助学是多渠道筹资,改善办学条件的一大特点,是穷省穷县办教育的新路子。河西各地群众主动集资办学蔚然成风,成效显著。1989年武威、酒泉两地区集资款额突破千万元大关,名列全省前茅,嘉峪关、金昌两市人均集资分别达到12.18元和15.28元,也名列全省前茅。张掖地区1990年底群众集资也突破千万元,1995年群众集资款达到2494万元,是1990年的两倍多。四是收缴学杂费。2000年酒泉地区收缴学杂费2234.9万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9%。收取的学杂费用于弥补教育经费不足。五是勤工俭学补助教育经费。1999年武威地区勤工俭学纯收人889万元,酒泉地区勤工俭学收入1085.2万元。2000年张掖地区勤工俭学纯收入1050万元,嘉峪关市勤工俭学纯收入174万元,有效弥补了教育经费不足。六是积极争取使用外资和港、澳、台友好人士捐资。
(三)加大教育投入,效益显著
河西地区各级领导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从而使河西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河西地区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的目标,危房量降低到l%以下。2001年酒泉地区、张掖地区、嘉峪关市实现“校园六配套”的学校达到100%,武威市达到84.5%,金昌市达到95.29%,均高于全省77.52%的平均水平。实现办学标准化的学校,酒泉地区达到93.08%,张掖地区82.15%,武威市73.21%,均高于全省33.215%的水平。
2.现代化教学设备发展迅速。2000年武威、张掖、酒泉三地市中小学基本上普及了电化教育,微机总量达12110台。其中,武威地区已有"265所学校配备了微机,微机总数达6000多台,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584座。张掖地区中小学配备微机室205个,微机总量达5032台,卫星地面接受站216座。酒泉地区中小学配备微机室31个,微机达1078台。2000年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河西地区5所中小学榜上有名(玉门市三台小学、嘉峪关市逸夫小学、张掖市第四中学、高台县解放街小学、民勤县东关小学),教育部正式发证授牌,占全省挂牌学校的50%。
3.新建、扩建校舍。2000年河西五地市新建校舍223473平方米。在中学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生均校舍面积仍不断增加。武威地区生均4.12平方米,张掖地区生均6.34平方米,酒泉地区生均6.4平方米,金昌市生均4.5平方米,嘉峪关市生均7.7平方米。
4.教职工住房条件大为改善。由于多渠道筹措资金,实施“安民工程”,河西地区教职工住房有了较大改善,广大教师安居乐教。2000年,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酒泉地区为12.17平方,张掖地区为14.67平方米,武威地区为12.19平方米,嘉峪关市为8。03平方米,均高于全省教职工家庭人均7.62平方米的水平。
二、培训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