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河西教育史
10173900000024

第24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河西教育(1)

(1976年10月至2005年)

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教育领域开始拨乱反正。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0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教育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全面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教育事业经过恢复、调整有了相当的发展,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断落实,师资队伍日益壮大,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教育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第一节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由于经历了“人妖颠倒”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教育事业遭受到了难以估量的破坏和损失,不仅耽误了一代人,而且使教育水平严重下降,广大知识分子被残酷迫害,人们无不为之而战栗。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成为了教育战线的头等大事,必须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清除“左”倾错误的影响,使教育工作迅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揭批“四人帮",平反冤假错案

(一)揭批“四人帮”

1976年10月,党中央按照人民的强烈愿望,毅然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全国人民欣喜若狂,扬眉吐气,衷心拥护党中央这一英明果断措施。经过十年摧残破坏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从此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粉碎“四人帮”后,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师生怀着极大的革命义愤,积极投入到批判“四人帮”的罪行与清查“四人帮”帮派体系的斗争中,同时还联系教育战线上的实际情况,揭发批判林彪、“四人帮”在教育战线上制造的一系列反动谬论,清算他们“砍、并、撤、占”学校,残酷迫害学校干部和教师,疯狂摧残教育事业的罪行。在这期间,河西各类学校召开了各种批判大会,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清算了“四人帮”破坏教育的滔天罪行,提高了师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与此同时,各学校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在现行教材中清除“四人帮”的言论、文章和“四人帮”及同伙的形象。

但是,在粉碎“四人帮”后的半年多的时间里,无论是揭批“四人帮”破坏教育事业的罪行,还是整顿学校工作,都受到“两个估计”的禁锢,有的领导人仍坚持“两个估计”,有的则因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是毛泽东批准发表的,不敢出来说话。因此,“两个估计”已成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障碍。

为了尽快推倒“两个估计”,解决教育战线上拨乱反正的问题,1977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了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和教育部大批判组撰写的《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这篇文章,经过修改后于11月18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此文发表后,全国大中小学掀起了批判“两个估计”的高潮。河西地区各类学校联系实际,采用多种形式,批判“四人帮”挥舞“两个估计”的大棒,污蔑学校教育和残害广大知识分子的罪行。通过深入揭批“四人帮”,推翻“两个估计”,推倒了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头上的大山,砸烂了套在他们身上的精神枷锁,重新恢复了教师的尊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促使河西教育事业出现了恢复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平反冤假错案

随着揭批“四人帮”的深入,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迫在眉睫。由于阶级斗争扩大的错误由来已久,再加上“两个凡是”的阴影,平反冤假错案进展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审查和解决了一大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加快了从中央到地方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河西三地两市的地委、市委及县委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坚决彻底平反冤假错案,对“文化大革命”中错案予以纠正。张掖市(县级市)教育系统共为113名错划为“右派”的教师作了彻底平反,14人安排了工作,99人作了退职处理,为137名误定为“伪党团者”作了公正的结论,恢复5名教师的中共党籍,共计发落实政策补助款43892元,还对平反恢复名誉的已故人员的子女安排了工作。各学校还清理了教师的档案,凡属不实之词和不恰当的结论、评语都做了改正。

(三)提倡尊师重教

粉碎“四人帮”后,如何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形成尊重教师的社会风尚,对于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首先大声疾呼,号召尊重教师,他说:“就今天的现状来说,要特别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强调尊重教师。”他在1978年3月的科学大会开幕式上代表党中央明确宣布:“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78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再次谈到要尊重教师的劳动问题,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他呼吁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研究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尽量改善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待遇。

1978年10月,中央明确宣布:对知识分子不再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这对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包括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分子、尊重教师的风气,起了良好的作用。

根据中央的精神,河西地区从上到下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和生活条件。①1977—1978年地县及公社学校分别召开教师代表大会等形式,表扬和奖励一批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1981年张掖地区有7名教师获省优秀教师称号,1982—1984年张掖地区10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6名教师评为全省优秀教师。②在整顿领导班子的过程中,选拔了一批有实践经验又有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的领导职务。③从1979年1月开始在普通中学和小学公办教师中实行班主任津贴制度。④部分地县发给教师每月5元书报费、5元肉食补贴、4元洗理费。⑤凡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在民族自治县工作,每人每月补发地区补助10元,其他县工作的上述人员每月补发地区津贴5元。⑥从1981年开始对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凡配偶在农村者和15岁以下的子女,可解决城市户口。⑦县市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了教师代表。⑧有的县市和学校向25年或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⑨积极在中小学教师中发展党员。党员已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30%左右。⑩地县下发了关于制止侮辱、殴打教师的文件,并派员到各地督促检查工作。(11)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解决教师住房,使教师的居住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

二、整顿恢复教学秩序

(一)恢复高考制度

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是国家选拔和培养建设人才的重要措施,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就被停止实行了,由此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中断了5年。1971年起,大多数学校开始招生,但由于实行推荐上大学的制度,结果不少只有初中,甚至是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年都进了大学,使高等学校新生质量严重下降,又由于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至于招生工作中存在的“走后门”和弄虚作假更是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中小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做法,破坏了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造成了各条战线上的人才青黄不接,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粉碎“四人帮”后,遵照邓小平指示精神和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甘肃省从1977年开始恢复从往届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大学生,并举行了全省统一的文化课的考试,录取的新生于1978年春季入学。与此同时,中等专业学校也开始从初高中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学生,并举行全省统一的入学考试。

这是拨乱反正中教育事业转向正规的开始,也是带动各级各类学校恢复教学秩序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文化大革命”时期实行“推荐入学”制度的终结。

恢复高考制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青少年为“四化”勤奋读书的风气勃然兴起,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大为高涨,不仅提高了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促进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恢复高等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有利于恢复和建立中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实施中小学新工作条例

为了使教育事业尽快步人正规发展的轨道,使学校工作健康发展,1978年9月颁发了最新修订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即新高教六十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即新中学五十条)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即新小学40条),1980年8月又颁布了《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草案)》。1978年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中小学制为10年(中学5年、小学5年)的规定,河西地区中学修业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4年改为5年(初中3年、高中2年)。1980年根据省教育局决定,河西地区4所重点中学恢复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学制。1981年6月,遵照将中学学制定为6年的规定,要求重点中学从1981年秋天招收的新生,开始实行六年制教学计划,其余中学逐步实行,1985年前过渡结束。1978年,小学实行六年制,先在重点小学和城市小学试行。农村小学学制定为五年。此后,小学学制一直是五年制、六年制并行。

1978年至1981年,根据省教育局的要求,河西各地相继实施《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使用了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和教材,使各级学校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改变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创造了条件。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恢复和建立正常教学秩序的关键,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决定性因素。河西地区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水平。①恢复城乡中小学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的体制,中小学公办教师的管理、调配工作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民办教师的任用、辞退、调换均由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②高师、中师毕业生应全部分配教育战线工作。③调回大批被借调做其他工作的教师。④恢复了张掖师专和新建武威教育学院、酒泉教育学院,各县市陆续兴建了教师进修学校。⑤举办各种教师进修班、讨论班、读书班和暑期讲习讨论班,促进教师补充、更新教学内容。据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平均每一位教师参加了一次培训,培训使教师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了解了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整体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十年动乱中,党的教育方针被“四人帮”歪曲得面目全非。为了拨乱反正,使教育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问题,这是关系到粉碎“四人帮”后,教育能否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大问题。

党中央及时向教育界指出,必须“把毛泽东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还指出“四人帮”对教育事业的破坏,不仅造成科学文化水平的严重下降,而且也损害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破坏了学校的纪律,败坏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风气。因此,教育工作者、各有关部门、整个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的进步。要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后来邓小平把它概括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四句话,成为新时期培养人才的目标。

为了新一代德智体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使教育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采取以下重要措施。

1.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第一,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各中小学学生人手一册,要求做到会背、会讲、会唱、会做。第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开展整顿校容、整顿纪律、整顿教学秩序的活动。第三,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成为转变学生思想的主渠道。第四,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勤工俭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实践活动,增长生产知识。第五,联系实际,采取生动多样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环境美、行为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另外,张掖地区各学校在1983年结合升国旗、唱国歌,开展种草种树、绿化家乡、美化校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酒泉中学规定了各年级教育主题,初中一年级:“迈好人学第一步,做一个光荣的中学生”;初中二年级:“人生意义在给予,迈好青年第一步”;初中三年级:“听从党的召唤,争做合格毕业生”;高中一年级:“树立革命人生观,誓为四化献青春”;高中二年级:“掌握唯物辩证法,奠定科学人生观”;高中三年级:“听从党的召唤,迎接祖国挑选”,并把这项活动和学雷锋、创“三好”、树新风结合起来。1981年张掖地区106名中学生获得“甘肃省三好学生”称号。

2.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各小学认真执行部颁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积极学习、研究、使用全国统一教材,加强了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增添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大多数中学都能正确地处理德智体各方面的关系,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既注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学,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注重减轻学生负担,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特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纠正了当时中学教育中出现的两种倾向:一是有的学校只抓程度好的班,忽视其他班,只抓尖子班,让差生提前毕业;二是有的地方的一些学校忽视德智体全面发展,违背教育规律,单纯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这种倾向加重了学生负担,妨碍了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遵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考不给学校排名次,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按升学率高低作为评定学校工作好坏的唯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