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河西教育史
10173900000020

第20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11)

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教育工作座谈会,当时是甲辰年春节,所以这次座谈会又称作春节座谈会,毛泽东在这次座谈会上的讲话,又称“春节讲话”。毛泽东在座谈会中,批评了学校课程太多,使中小学及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指出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提出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不好。考试的题目要公开,出20个题,学生能答出10个题,有创见的,可以打100分,平平淡淡的,没有创见的,20题都答对了给50分、60分。书要读,读了要消化,不要成为书呆子、教条主义者。这些意见对于培养有创见的人才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克服我国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一○指示”是指1964年3月10日毛泽东《对“北京一个中学校长指出减轻中小学负担问题的意见”的批示》,全文如下:“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毛泽东3月10日的批示,深刻指出了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击中要害。他特别强调了要青少年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克服教学上的弊端和一系列形而上学片面的做法,对于青少年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七·三指示”是指1965年7月3日毛泽东《对“北京师范学院一个班学生生活过度紧张,健康状况下降”的材料的批示》,批示指出“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邀请学生代表讨论几次,决定实行”。这一指示,在当时教育界影响很大,对解决学校中一直存在学生负担太重的问题,起了推动作用。

根据毛泽东和党中央有关教育工作的指示,河西地区在省委的领导下,对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实施改革,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定部分中学实行修业5年,初中3年,高中2年的试验,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的试验。二是坚决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适当减少课程门类,适当减少每周上课时数,每周上课时数控制在28—30节左右。小学全年教学时间为9个月,共39周,其中上课时间为36周,复习考试2周,节假日和教学机动时间为1周。寒暑假每年2个半月。农村单设的初级小学,开设周会、语文、算术、珠算、体育、音乐、图画等课程,农村耕读小学和初小只开设语文、算术,高小增设常识课程。初中的地理、历史、生物和高中的代数等课程分别安排一年或两年集中学完。三是减少学生活动总量,保证学生休息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四是减轻学生负担,严格考试次数,平时作业不记分。初中只考政治、语文、数学、外语,高中只考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与化学,其余学科只教不考。学期成绩评定:期中考试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学年成绩评定:上学期40%,下学期60%。五是倡导启发式教学方式,实行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观摩教学,公开教学,及时总结先进经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四、贯彻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的主张。试行两种教育制度

关于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设想,是刘少奇1958年提出来的。1958年5月30日,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他指出:“我国应有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一种是现在的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现在工厂、机关里面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这是主要的。此外,是不是还可以采用一种制度,跟这种制度相并行。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

1958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已经大搞半工半读学校,出现了半工半读模式的新型学校——农业中学。刘少奇十分重视群众创造和经验,他肯定“农业中学就是半工半读学校”,而且他预言“现在已办农业初中,那么初中毕业之后势必要办农业高中,高中毕业之后势必要办半工半读的农业大学”。这时,他对半工半读的教育体系已有了初步的考虑。

由于国民经济遇到暂时困难,教育事业作了大规模的调整和压缩,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这类学校缺乏领导,其真正坚持下去的已经很少了。1963年以后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和就业问题十分尖锐,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于是从1964年起,刘少奇再次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主张,发表了多次讲话。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都要试行,坚持五年试验,十年推广。

1964年,半工半读教育在河西得到恢复。9月10日,省教育厅对全省的半工半读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全省已办起耕读小学2025所,其中张掖地区102所,武威地区864所,酒泉地区54所,合计1026所。耕读小学办学形式多样,有半日制、隔日制、巡回教学、早晚班等。1965年半工半读教育在河西开始发展,坚持依实而入,积极扩大半工半读试行范围,首先在张掖师范、武威师范、酒泉师范等三所师范学校招生耕读班,以便总结经验,探索师范教育新路子。1965年张掖地区恢复和新办农业中学12所,耕读小学402所,小学附设耕读班230个。肃南县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在大河区韭菜沟公社西岭生产队试办了第一所“马背小学”,随之全县办起牧读小学25所,在校学生490名。武威县在河西地区办耕读教育比较突出,1965年底已办起农业中学12所,耕读小学1827所,形成了农村耕读教育网。

耕读小学和农业中学的发展使农村教育面貌为之一新。过去农村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低和女童入学率低的现象,有很大改变,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也开始有了改变。许多学校认真贯彻勤俭办学的方针,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减轻了家长的经费负担,学校日趋巩固,成为农村发展生产,提高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的基地。

河西地区半工半读教育经历了一哄而起、停办、恢复、发展的曲折发展过程。经过8年的实践,它对协调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实行教育分流,推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普及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有利于减轻国家和家庭负担,促进“四化”建设。但因复杂的历史原因这项改革却没能延续下去。第一,当时过分强调“四四制”,主张半天劳动半天学习,或者四小时劳动,四小时学习,以此作为半工半读的主要形式,这在中国现阶段实施起来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第二,半工半读教育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推行的,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把实施目标定在“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上,后又进一步提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更失去半工半读教育的本来意义,这些“左”的内容制约它的生命力。第三,半工半读教育实践,目的是发挥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减轻国家负担,强化劳动教育,满足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但在当时情况下,有关制度问题不好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经费师资来源渠道不畅通、不稳定,很容易因人、因形势的变化而兴废。

1961年至1965年,河西教育事业虽有“左”的冲击,但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实施中小学《条例》的成效比较显著,教育教学秩序较为稳定,校风学风较好,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学生学习勤奋,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用“又红又专”的标准来衡量,1966年前的几届毕业生,质量普遍较好,受到了广大群众赞誉。

由于教育“大跃进”、“教育大革命”,各类学校发展太快,严重地脱离了当时的经济发展承受能力,又恰逢经济困难时期,调整时压缩、后退,势所必然。在当时的压缩和后退中,大幅度地撤并学校,精简下放教师,退回学生,从长远看又造成了新的不良后果,新建和重建的有些学校,从当时和长远看,如能在调整中保留其基础和框架,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