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10170500000011

第11章 布局(2)

文章上段提到有一个老女人被车把带倒了,但带倒的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交代,这段文字开头一句就回答了上面的问题,起着过渡的作用,由这句又引出了下面跌倒经过的叙述,开启了下文。

过渡词语。用词语表示段落间各种关系的转换。如用“因为”、“结果”表示因果关系的过渡,用“一般来说”、“个别来看”表示一般和特殊关系的过渡,用“还应着重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过渡。

古人论文很讲究段与段的过渡,“看文字须要看它过换处及过接处”(王构《修辞鉴衡》),过换过接得好,文章就文气贯通,浑然一体,反之就会文气不接,文脉不贯。至于要不要用语言形式过渡,要看表达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段落之间有严密的内在联系,不用语言形式过渡,同样可以使结构连接紧凑。而且文意连贯得紧,没有接榫的痕迹,所谓天衣无缝,正是过渡的精妙所在。“天衣无缝者,以其针线密,不见段落裁缝之迹也。”“古人文法之妙,一言以蔽之曰,语不接而意接,血脉贯续。”(方东树《昭昧詹言》)有首打油诗说:“东边桃红柳绿,西边大雪纷飞,树上知了唱歌,真真好一派秋景也!”象这样东拉西扯、信口胡诌的文字,不管用什么语言形式来过渡,也无法连接成一个艺术整体。

照应,即前后文的彼此照顾。

照应,就是通常所说的伏笔和呼应。前面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早有埋伏,行文前有因,后有果,先有源,后有流,如古代兵法上的长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攻其腰则首尾相应。

伏笔,就是埋伏,对要说的人、事、物,先作一个提示,“凡文之奇者,文前必有先声,文后亦必有余势。”“《三国》一书,有隔年下种、先时伏著之妙。”(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先声”、“隔年下种”就是伏笔。

呼应,就是对前面伏笔的回应。前有伏笔,后有呼应,才能使文章构成一个血脉一贯的整体。

伏笔和呼应是经常连在一起的:“善于文者,一题到手,预将全篇谋过,一一审定其营垒阵法。等是一番言论,必先安顿埋伏,在要处下一关键,到发明时即可收为根据。故明眼者须解得一个‘藏’字诀,欲注射彼处,先在此处着眼,以备接应。”(林纾《春觉斋论文》)《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就多次写到哨棒,这“哨棒”就是为了后面打虎而设的伏笔。《红楼梦》写贾宝玉出家当和尚是全书即将结束时才发生的事,可是早在前面若干回就提到了他要做和尚,这也是伏笔。伏笔设置巧妙,就会使文章结构严谨,发展合理,增强描述的生动性。《三国演义》写张翼德大闹长坂坡一节,猛张飞立马长坂桥头三声大吼,吓死曹将夏侯杰,独退曹家百万兵,如此惊人的艺术夸张,却不使人感到虚假唐突,原因在于前面若干处地方已有伏笔交代了。前写关羽斩颜良之后,曹操赞关羽:“将军真神人也!”关羽回答说,“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曹一听大惊,忙对左右说,“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而且还“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这都是伏笔。作者在这之前已经多次埋下了张飞吓退曹兵的“种子”了,否则曹兵的被吓退就缺少心理根据,情节发展就不合理,不可信了。

段落的布局

一、构段的基本要求

1.单一完整。一段文字要集中表达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有时也把两个以上的意思写进一段内,这叫兼意段,那是特殊情况),而且要把这个独立的意思表达圆满。《文心雕龙·章句》中说:“章总一义,须意穷而成体。”“一义”就是指一章(即一段)中表达一个独立的意思,“意穷”是说把这一个意思说透,说完整。

2.长短适度。段落可长可短,要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内容多,段落就长,内容少,段落自然也短。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读者阅读的方便,不能过长,也不宜过短。过长了,读起来眼花缭乱,不便于理解,分段过于零散,把一个独立的意思分散在若干小段里,也不便于把握一层意思的主旨。还要考虑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记叙性文章内容富于变化,多是长短交错,一般短段多,长段少,长短段的安排比较灵活。议论文,特别是学术论文,内容复杂,要有力地展开论证,长段落就比较多。总之是要从内容表达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长短适宜。陈望道《作文法讲义》中的一段话可供我们参考:“关于段的长度,有人主张看段长短匀称,但匀称容易流于单调。又有人主张每段长短合度,但应该几何长,实也无从规定。关于这点,我认为不宜从形式定夺,应该以内容为转移。”

二、段落的主旨层次

每一段落要表达一个单一明确的思想,这叫段旨。段旨常用一个句子表示出来,这个句子叫中心句。中心句有的放在段首,也有的放在段中或段尾。段旨有的直接写出来;有的是渗透在全段的议论描写之中,这可以叫暗旨。

一段文字也要象一个整章那样,不仅有中心,还要有层次,有条理,内容也要有详有略,过渡照应,句和句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诸句之间必有相待而不能或离者。是故前句之意,或以启下文;后句之意,或以足上旨。使去其一句,则义因之以晦;横增一句,则义因之不安。”(黄侃《文心雕龙札记》)段旨就是通过这样排列有序、起结有体的句子表达出来的。看下面这段文字:

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吴伯箫《菜园小记》)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种菜比种花好。共三句,第一句点出中心,第二句对比着说明种花种菜各有各的好处,暗示种菜比种花好。第三句是说菜的实用价值,进一步说明“种菜更好”。如果再仔细分析一下,又可以看出这段文字组织得非常严密细致。第一句加了“更”这个副词,不仅点示了中心,而且使笔下有感情,“更”字可说是全段之“眼”,全段就是围绕这个“更”字层层着笔。中间两两对照,先说种花,是从欣赏的角度谈起,“姹紫嫣红”指花色,“满园芬芳”指花香,色香俱佳。再说种菜,茎叶、块根、果实,把可供食用的部分都说到了,这里的“却”又和前面的“更”字相呼应,显示出作者对种菜特别喜爱的感情。这段以写种菜为主,写花是为了衬托菜,从文字上看,详略得体,极有分寸。

三、头尾段的写作

开头段。演员讲亮相,唱歌讲起腔,写文章要讲究开头。从阅读来说,读者希望开头即能得到好印象,刘勰认为开头是门面,应当“首唱荣华”,开端能把读者紧紧吸引住。从写作来说,开头关系到全篇的布局,考虑如何开头,实际上是研究整篇文章如何布局,所以有人认为,好的开头是作品成功的一半。

开头的基本要求是开门见山。“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李涂),“作文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于动人”(梁启超),这都是强调开头要干净利落,不要拖泥带水,“文章最要单刀直入,最忌绵密周致。”(陈眉公)

富贵这人,在村里比狗屎还臭。(《富贵》)

阎家山有个李有才,外号叫“气不死”。(《李有才板话》)

这是赵树理小说的开头,开笔引出人物,展开故事,直截了当,爽爽快快。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开头,开篇即高屋建瓴、纲举目张地提出问题,观点鲜明,发人深思。

所说开门见山,并非一定要开门点题,更不是当门一山,堵塞文路。有时还采用曲径通幽的方法开头,不是一语说破,而是曲曲道来,如同踏上羊肠小径,纡徐而行,一步步走向幽深的境地。如杨朔的《海市》,从虚幻的海市蜃楼写起,以虚衬实,这样的开头也能引人入胜。

开门见山和曲径通幽都是开头的基本方法,不能说哪一种比哪一种更好,用得好,就可收到异曲同工之妙。

开头也要求有变化,如:

起调高昂。清人沈德潜说,“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李白《蜀道难》的开头:“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语唱出,震入耳目,大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之势,极苍苍茫茫之致。

突兀不凡。“起句贵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说诗晬语》)。《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开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平中见奇。以上两种开头,都是着力于先声夺人,动人心魄。有的则是平实而起,如契诃夫的小说《一个小公务员的死》,从看戏打喷嚏写起,平平入题,锋芒深藏,开篇锋芒不露,到结尾才脱颖而出。

结尾段。“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洪迈),古人又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林纾)可见结尾的重要。结尾的基本要求是:

1.简洁,止于所止,自然收束。“结文章须要精神,不要闲言语。”(元·王构《修辞鉴衡》)鲁迅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结尾:“所以从‘文艺批评’方面看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画龙点睛,活画出资产阶级走狗黔驴技穷的丑相和虚弱腐朽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