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求真·立论·献策
10140700000018

第18章 海曙区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战略研究

海曙区政协

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是海曙区深化楼宇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而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仅是海曙商贸商务核心区功能定位的内在要求,更是贯彻落实宁波城市“中提升”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事关“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事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区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本课题拟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对海曙区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和主要特征

(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反映了CBD分散化的国际趋势,体现了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和方向。一般来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指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将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美观、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的特色,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现代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也可以称为微型CBD。根据“豪布斯卡(HOP-SCA)”原则,成熟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须具备“宾馆(hotel)、商务楼(office)、停车场(park-ing)、商场(shopping)、聚会场所(congress)、公寓楼(apartment)”等六大元素,通过形态营造和功能整合,形成知识、信息、资本、人才的要素集聚。

(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态和功能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核心特征是产业的高密度,从而产生经济活动的高效率;让人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目标在最便捷条件下达成,是服务业集聚区的魅力所在,也是形成服务产业集聚优势的重要原因。

——形态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商务楼宇为核心,星级宾馆、商业休闲、会展会务、生态环境为配套,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业比例协调。通过集中体现集约化,通过开放、开阔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通过建筑群落和生态绿地体现景观化,建筑形态优美和谐,建筑与人文、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形成和谐生态环境。核心区域的商务功能突出,其中商务楼宇一般要占到70%以上。

——功能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功能集聚配套完善,既是商务办公集聚,也是休闲、娱乐、购物的汇集场所。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集聚以金融、物流、信息和各类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企业,以及大型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总部或地区总部。这些点状的集聚区通过产业链或创新链彼此相通、有机相连,使现代服务业的整体辐射能级进一步提升和放大。

(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作用

——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施城市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的有效动力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高效连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

——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载体和改善城市形象的新亮点

现代服务业是后工业经济时代城市功能的主要承担者,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微型CBD,能够塑造城市功能和特色,显示城市的集聚功能和形象,凸显大都市的竞争力。

——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

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集聚区,具有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和品牌效应的特征,客观上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通过品牌效应,使服务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通过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竞合机制,提高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宽市场空间。

(四)国内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概况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组织、完善的商务环境、标准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和面向全球市场的服务,逐渐成为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地。目前,上海、天津、南京、杭州、深圳等地都在积极筹划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尤其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1.雏形初步形成阶段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上海虹桥开发区建设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起,逐步形成了环虹桥地区商务集聚区,1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近千家外企办事处入驻,其中咨询、审计、律师、企业策划、广告等行业发展尤其快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雏形初步显现。

2.加速形成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服务业加速发展,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90年的31.9%上升到2002年的51%;就业人数比重也由1990年的29.6%增加到2002年的48.8%。其中,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黄浦、卢湾、静安、浦东、长宁、徐汇等区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集聚,涌现出虹桥、陆家嘴、南京西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

3.稳固发展,功能品质提升阶段

跨入新世纪以来,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进入了积极规划、着力品牌建设的发展期。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经开始规划启动,并加大在规划、功能定位、政策指导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力度。通过集聚区建设,吸引集聚优势资源,培育上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进而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上海新世纪的城市名片、产业新高地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二、宁波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宁波市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发展,显示出经济的巨大活力和潜力,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2006年,全市实现GDP为286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1亿元,增长15.9%,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地位越来越突出。根据宁波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1700亿元,年均增长14%,增加值占全社会GDP比重达到45%左右,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到4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的比重达到40%以上,服务业发展将成为宁波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

(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宁波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史,特别是进入21世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就是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达和繁荣,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基础,对宁波而言,唯有现代服务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发达,才能体现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定位和价值,承担起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

1.宁波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明显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宁波市三产增长一度快于二产,由于三产本身以传统的餐饮、商贸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占的份额不大,基数底,服务业没有突破性的跨越发展。2002年起,二产增速再次超越三产,2005年,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全市上下引起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再次快速发展而超越二产的增长速度,至2006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40%,达到了40.1%。可以预计的是,十一五期间,随着宁波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会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对全市的经济拉动作用更强,贡献更高,社会效益更大。

2.宁波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引导进一步显现

政府在经济结构中如何科学规划、发挥统筹作用,才能让有限的资源和政策的支持发挥应有的社会放大效应。近年来,宁波出台了《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宁波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明确提出宁波将抓住世界服务业的机遇,不断扩大服务业总量和经济比重的发展目标;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新型业态比重明显提高。以知识型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主导;服务业综合功能显著增强,基本确立长三角南翼重要的生产要素配置中心和商贸中心城市地位。

(二)宁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支撑

现代化服务业的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是由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所组成,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直观表现在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通过服务业集聚区这一载体,在高科技技术,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管理支撑下,融入现代城市的综合功能,用崭新的业态满足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

1.未来宁波服务业空间布局

未来宁波将从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出发,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的要求,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和城市功能定位,初步建成都市商贸科教圈、现代物流圈和生态旅游圈等“三个圈层”,即以核心滨水区和东部新城区为中心的功能完善、高品位、高效率的都市商贸科教圈;以北仑港和杭州湾跨海大桥为支撑的功能强大、运作高效的现代物流圈;以奉化溪口、宁海温泉、四明山、象山海洋旅游和东钱湖、慈城古县城、三江文化长廊等人文山水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圈。形成配置合理、功能协调、相对集中的空间格局,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各功能区之间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格局基本形成,各功能区的主要功能进一步发挥,初步实现差别化竞争、错位化发展。

在各功能区中,都市商贸科教圈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都市商贸科教圈即:以三江汇合处向外呈环状延伸的区域,是三江片的核心功能区块,也是宁波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区域,集中体现宁波大都市的聚散、创新、居住等功能。未来该功能区将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中介服务、会展商务、现代居住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市级商务区(CBD),形成核心商贸区中心城区的集散功能,以培育、巩固和提升“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的地位。

2.海曙在宁波服务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海曙区作为宁波的中心城区,服务业的比重已超80%,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如何抓住宁波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区域优势,深化楼宇经济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巩固我区中心商贸商务区的地位,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根本要旨。

按照构筑宁波中心商贸商务区的初步设想,海曙未来要充分利用宁波城市框架拉大,城市形态布局调整的发展机遇,着重在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服务业的产业聚集上凝聚特色,再造优势,努力打造成为宁波都市能级高、要素集聚、现代服务业发达的现代化中心区。首先,宁波构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需要海曙中心区的发展支撑。未来宁波以三江口和东部新城为双核的空间构架,城市核心区扩展,功能分区细化将愈趋明显,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海曙作为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核,其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象征、产业增长的潜在能力、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的各种现实需要,海曙的新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其次现实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为海曙更好地服务于宁波的发展,推进宁波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独特的区位发展优势、良好的服务业发展基础,优越的人文环境等等发展资源,为构筑城市核心商贸商务功能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海曙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环境分析

适应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发展趋势,海曙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服务性企业快速成长,提高城区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海曙发展的条件看,发展的优势比较明显,但也面临许多挑战。

(一)有利因素

1.区位条件优越

海曙作为宁波市传统的中心,经济文化资源丰富,商贸商务基础雄厚,交通快捷便利,优势资源汇集明显。作为宁波市三江口中央商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承接中央商贸区功能延伸与辐射的地理优势,尤其随着杭州湾大桥、甬台温铁路、甬金高速公路的加快建设,将直接加速海曙融入宁波市域乃至长三角地区,实现资源融通、交通互联、产业互补。

2.产业基础良好

“十五”以来,海曙区致力于发展楼宇经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到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2%以上,其中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达33%,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44.4%,服务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现。具备良好的发展载体。目前全区在建商务楼宇23幢,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截至2006年年底,在售写字楼销售率超过七成,已售面积占市区销量的43.8%,单位租售面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依托良好的发展载体,海曙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引进企业中金融、咨询、货运代理、国际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占九成以上。

3.资源优势明显

海曙作为宁波市中心城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的高地,区域软硬环境相对齐全完善,区域内涉外星级宾馆、金融、保险机构汇集;海关、商检、电信等重要部门以及公、铁等交通客运枢纽集中;辖区内公共交通网络完善、交通组织便捷。社会事业资源丰富,区域内集中了宁波最优质的义务教育、医疗服务、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资源。同时人文环境优越,历史遗存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和精髓。

4.工作基础扎实

近年来,海曙重视和加大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力度,区域发展环境逐渐改善。新一轮服务业发展势头看好,制定了《海曙区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出台了促进楼宇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中提升”商业区块、旧村改造及商务楼宇建设扎实推进,能源、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城区西部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城区中心与西部之间互通性大大增强,为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制约因素

1.发展空间压力增大

由于中心城区综合功能混杂,城市空间的布局相对局促,加之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用地规划限制过多,使海曙商贸商务业的发展空间拓展受到一定制约。海曙区面积仅29.4平方公里,狭小的空间内汇集了大量的政治机构、文化场所、公共基础设施等,土地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明显,土地的缺乏严重限制了城市功能的拓展升级。

2.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功能集聚在较为狭小的区域空间内,功能拓展受到制约。一方面,商务综合配套软环境尚不完善,缺乏分布合理、功能齐全、品质高档的商贸、休闲、娱乐等商务设施和商务氛围,尚难以满足国内外大的现代服务企业入驻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商业密集区交通组织网络、社会公建配套容量局限,制约了交易环境的畅通,如在停车场(库)的配套建设、瓶颈路口的拓宽改造、道路系统的综合改造、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畅通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3.区际竞争日益加剧

一方面,随着宁波东部新城建设的实施,宁波行政职能在城市空间拓展中逐步转移,海曙中心城区的“府前经济”发展效应将会削弱,区域内形成的集聚效应也将相对弱化。另一方面,三江口中央商贸区和东部行政商务中心的“双核”结构未来的发展都将依赖于商务楼宇和现代服务业,城区产业发展的同构性和同质竞争将不断加剧,目前海曙与江东以及江北、鄞州都将楼宇经济作为经济发展重点,四区之间在产业发展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同构性,同质竞争逐步显现。

四、海曙区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产业领域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宁波市中心商贸商务区的功能定位,以“优化、提升、拓展”为主线,以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创意研发、会展服务、现代商业为重点,以功能性板块、商务楼宇开发为载体,加快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构筑与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使海曙成为宁波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区。

(二)基本原则

1.市区联动,共同推进

随着宁波市“中提升”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和义大道、鄞奉路、莲桥街等功能性区块的开发以及城南、城西商贸商务副中心的西延发展,为海曙现代服务业要素的集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海曙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必须纳入宁波市服务业功能集聚区的建设规划,明确定位、统筹联动、协调推进。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遵循中心城区的自然属性,按照整体功能定位统筹开发与整合,推进海曙区东、中、西片联动发展。注重与市、区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进行科学规划,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合理安排产业、区块和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实现区域优势错位、协同发展。

3.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建设时序长,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发展的过程,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序推进。综合考虑近期与远期、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做到整体推进,统筹兼顾。抓住重点区域,点线面结合,做到分类指导,分步推进,重点突破。

4.政府引导,多元参与

在政府确定总的发展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优化各集聚区发展环境,为各类投资商入驻我区创造条件。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参与海曙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开发和建设。

(三)发展目标

从海曙的产业发展基础、区位发展条件、产业配套能力三大因素综合评价,以及根据商贸商务核心区的功能定位,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内容定位上应体现商贸商务性和社区服务性,也就是要服务于商贸商务核心区主体功能的形成和商住人群的生活起居;在形态定位上立足于以商圈和楼宇集群为主,实现传统商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相互交融,打造宁波市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到“十一五”末,争取海曙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45%,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以现代商贸、金融保险、国际贸易为龙头,以现代物流、休闲旅游、会展服务为支撑,以管理研发、中介服务、文化传媒、公共服务为载体,构筑产业链有机衔接、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新型服务体系。

——按照产业集群、商贸连片、楼宇集聚的市场配置要求,加快形成核心区域现代化、组团商圈特色化、周边区域配套化的区域分布格局。

——以“规则国际化、运作市场化、产业规模化和服务社会化”为方向,分阶段、有重点突破,通过产业融合与联动发展,促进服务业的领先增长,打造海曙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服务业高地,增强海曙区的区域服务功能。

(四)产业领域

现代服务业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包括现代商贸、金融、保险、教育、卫生、文化、艺术、科研、法律、咨询、旅游、房地产、仓储、运输、电讯等行业。但作为一个城区来说,不可能把所有的行业都作为重点来发展和集聚,而是有所侧重、有所定位、体现特色。从海曙现有服务业基础条件入手,结合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特点及发展定位,未来海曙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重点发展领域

未来几年,海曙要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突出主攻方向,打造标志性产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会展服务。

——金融保险。以打造区域性金融业中心为方向,积极吸纳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健全金融服务网络,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区域金融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国际贸易。以构筑国际贸易企业集群为方向,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引进和扶持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国际贸易企业,做强国际贸易产业链。

——现代物流。以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体系为方向,积极培育一批货运、船代、货代等企业,加快重点物流基地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供应链,提升价值增值链。

——会展服务。以培育区域性会展服务中心为方向,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整体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宁波市会展业的集聚、辐射优势,带动住宿餐饮、都市旅游、广告设计、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发展。

2.巩固提高领域

在承接传统服务业优势的基础上,要着力在培育特色、改善结构、提升品质上作文章,促进和扶持特色服务产业,不断扩张经济能量,使现代商贸、信息服务、休闲旅游业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现代商贸。以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为方向,运用现代新型业态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完善网点规划布局。

——信息服务。以培育专业化信息服务网络为方向,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如法律、会计、审计等专业化信息咨询机构,积极吸纳国内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引进和培育信息咨询人才,提高信息服务专业水平。

——休闲旅游。以打造区域性休闲旅游集散地为方向,积极发展城市观光及文化、购物、休闲等都市特色旅游业,加强宾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旅游业配套服务。

3.实现突破领域

及时把握新兴服务业发展的趋势,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积极伸延产业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完善创新体系,形成先发优势,在创意文化、管理研发、公共服务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创意文化。以打造宁波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广播影视、文化演艺、新闻出版、广告策划、设计创意、动漫制作、经纪人等产业,积极培育民间文化产业组织,扶持发展特色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促进文化与商贸、饮食、娱乐、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管理研发。以打造企业管理研发中心为方向,加快引进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的管理研发中心落户,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公共服务。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共服务业格局为方向,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服务、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业发展,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不断推进公共服务产业化。

五、海曙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布局

(一)设计理念

推进海曙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十一五”期间我区服务业发展和城区形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服务业发展的整体设计理念应放在:强化区位优势,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打造主导产业群,引领现代服务业集聚。完善交通枢纽,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提供政策平台和引导资金,规范现代服务业集聚。吸引专业人才,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

——深化完善规划建设理念。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海曙城区经济发展模式,在具体项目的逐步推进和实施过程中,积累经验,树立样板,打造城区名片,提升城区服务功能,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和现代化。通过推进项目建设和比较研讨,深化细化适应海曙发展特点的集聚区规划设计理念。通过树立样板项目的示范效应,加大集聚区规划建设的宣传力度,更大程度地发挥街道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在政府的原则指引下,合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使集聚区建设更好地为城区发展和居民工作生活服务。

——优化形态功能布局。集聚区规划建设布局要同轻轨、道路等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紧密结合。在加快轨道交通、干道、隧道、桥梁等城市立体交通网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要求,把交通枢纽设立与商务楼宇、休闲场所互通连接,方便工作、生活与休闲之间的流转,加强交通网的功能新开发,体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分散化、多极化。在形态建设中,抓好交通体系、地下空间、建筑形态、生态环境四方面的结合。坚持政府推动、企业化运作,企业是集聚区开发主体,政府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对集聚区的开发模式,包括开发主题、开发方式、开发结构、开发投融资,要有规划引导。

——完善各集聚区专项规划设计。充分体现集聚区的理念和功能,借鉴国际国内大都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海曙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明确各集聚区核心区域与衍生区域,高起点、高水平地进行规划设计。针对区域内高档次商务楼宇供给不足、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积极借鉴、香港、上海等地服务业集聚区空间设计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控制集聚区整体容积率的前提下,针对商务商业楼宇高密度的特点,实行容积率局部调整,同时挖掘潜在的商务楼宇空间,加强保护性建筑的功能新开发,尽快完善集聚区内部配套设施。

(二)规划时序

为了有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同时能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布局相对集中,海曙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的顺序确定为:

(1)根据功能性区块建设布局及相关配套项目的落户情况、投资意向,现阶段重点对和义大道、鄞奉片区、莲桥街等三个区块进行规划和布局,加快开发建设,使之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雏形。

(2)整合天一广场、月湖区域现有产业及其资源条件,作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重要承载地,加强引导,合理布局,使之形成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块。

(3)以望春、段塘等城区近郊发展用地为重点。按照产业升级和中心区产业延伸的目标,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使之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规划布局

结合宁波市“中提升”发展战略任务分解,按照海曙功能性板块和商务楼宇的开发建设情况,“十一五”期间,着力打造海曙区“1+6”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格局:1个核心集聚区,即天一广场商贸旅游集聚区,该集聚区也是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核心;6个特色集聚区,包括和义大道现代商务集聚区、莲桥街休闲旅游集聚区、鄞奉路管理研发和会展服务集聚区、月湖(郁家巷)文化产业集聚区、望春商贸商务业集聚区、段塘现代物流业集聚区。

——核心集聚区:天一广场现代商贸集聚区

该集聚区位于天一广场现代商贸集聚区位于江厦街以西、中山东路以南、开明街以东、大沙泥街以北。主要利用三江口深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集聚功能,强化商贸商务文化功能,集聚高端产业要素,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休闲旅游、信息服务等产业,主导产业是现代商贸和休闲旅游,打造宁波经济增长极核,基本建成配套设施完善、景观环境优美、产业高度集聚、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商贸商务区,发展成为三江口中央商贸区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和宁波市现代服务业的标志性商圈。

——六大集聚区

1.和义路现代商务集聚区

该区块东起宁波影都,北临余姚江,西至解放路,南到和义路,是宁波市“中提升”发展的重点区块之一。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商贸、金融等服务业密集、发达的区位优势,与天一广场发展相呼应,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休闲旅游等产业,建成融商务、购物、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滨江商务区。

2.莲桥街休闲旅游集聚区

该区域东起小沙泥街住宅小区,西至开明街解放南路,南临灵桥路,北到大沙泥街。要按照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充分挖掘莲桥街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创意文化等产业,建成集商务、文化、居住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区块。

3.鄞奉路管理研发和会展服务集聚区

该区域东临奉化江,南接杭甬高速公路,西至南塘河,北抵铁路立交。要发挥沿江区域的水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管理研发、会展服务、休闲旅游等产业,逐步形成与江东、江北产业互动、错位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建成集商务商贸、城市景观、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宁波市南大门,着力打造区域性总部企业及其职能机构的集聚区,初步建成三江口中央商贸区的拓展延伸基地。

4.月湖文化产业集聚区

该区域包括两个区块:一个是月湖街区,该区块位于镇明路以西,中山西路以南,长春路以东区域;一个是郁家巷街区,该区块东南临解放路新线,西接镇明路,北靠已建成的县学小区。要依托月湖、鼓楼步行街以及天一阁、范宅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推进月湖西区、秀水街和永寿街、郁家巷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充分融合,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创意文化等产业,建成体现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标志性区域。

5.望春商贸商务集聚区

该区域位于联丰路以北、机场路以东、环城西路以西、新星路以南。要充分利用城西有限的发展用地,依托宁波对外交通门户和现有的产业基础,通过旧村改造和产业置换,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公共服务等产业,使之成为与核心区梯度推进、优势互补的拓展升级带。

6.段塘现代物流集聚区

该区域位于联丰路以南、机场路以东、环城西路以西、启运路以北。要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环城西路、机场路、宁波市客运中心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打造城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六、加快发展海曙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共识

随着“中提升”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近年来楼宇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曙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时机日益成熟。要把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作为“十一”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强化意识,形成合力,建议成立促进全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推进协调机构,统筹协调,解决区域内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按照“一区一责”原则,建立区领导联系集聚区制度,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为推进行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实行入驻集聚区块街道“属地管理、属地服务”责任制,形成加快集聚区建设的合力。

(二)强化规划引领,促进行业集聚

遵循规划先行,按照总体目标、产业体系和集聚区域,抓紧启动海曙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专项规划前期研究,在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好“1+6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空间规划、支撑项目和产业目录,使集聚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三)明确招商重点,提高招商质量

服务集聚区招商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性地引进现代服务企业。一是在产业选择上,产业选择的主导方向是: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结合主导产业,积极吸引或培育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进驻集聚区。二是在总部类型招商上,重点吸引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级、省市级国内优势企业和外国公司驻华地区的企业总部、营销总部、采购总部、投资总部和研究总部;三是在招商区域上,重点对宁波市及周边地区温州、台州、舟山进行拉网式走访,吸引民营企业总部或投资总部、营销总部入驻。以上海、香港等服务业发达的地方为招商据点,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入驻,在未来五年内占据宁波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

(四)注重政策集成,加快集聚发展

在加大已有的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宣传工作的同时,针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区和重点领域,要尽快研究制定服务业集聚的相关政策措施。一是制定并完善鼓励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明确进驻集聚区优势或龙头企业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管理服务部门、财政奖励政策,在人才引进、教育培训、居住购房等方面给予补助,建立和完善总部型现代服务企业支持系统。在政策制度时,应注意政策集成。已出台的都市型工业政策、服务业政策、楼宇经济政策、科技人才政策中对服务业都有所涉及,在制定集聚区发展政策时,要对这些政策进行整合和集成,进一步增强政策的规范化、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使政策能够相互衔接、配套,发挥集成效应。二是制定特定区域、特定楼宇政策。为了促进现代服务企业的集聚,可以针对特定区域、特定楼宇出台优惠政策,发挥政策的区域引导效应。

(五)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政策与现代服务企业交流、沟通平台建设。二是利用宁波市内各类媒体,依托中国消博会、浙洽会、甬港经济合作论坛、商贸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平台,加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宣传、集聚区包装、功能性板块与楼宇载体推介力度,逐步打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品牌。三是积极研究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推进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的责任、考核、督查制度,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职责,落实任务,加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加强街道、部门的协同,建立服务业集聚区工作的例会制度,开展工作交流和情况分析,形成上下联动,有效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