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旅游企业文化研究
10115200000035

第35章 旅游企业文化业务外包

众所周知,外包是经济全球化的一大特征,已成为企业用以巩固自己市场份额的一项战略性手段,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降低运营成本。目前,较为流行的业务外包形式是生产制造外包、营销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应收账款外包、网络定制外包等。

2001年,世界手机业巨头爱立信公司宣布将退出手机生产业务,将生产、供应业务外包给有专长的公司。后来,飞利浦电子集团继爱立信之后也宣布停止独立生产手机,并将手机制造业务转包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飞利浦成为第一家将生产基地完全搬到中国的世界著名移动电话供应商。例如著名的运动鞋生产商美国耐克公司,已经将生产制造业务转包给别的制鞋公司,而耐克公司只负责研发设计和营销业务。

目前,许多旅游企业已经采用了外包的方式,如旅游饭店餐饮外包、客房清洁外包、洗衣业务外包、园林绿化外包、保安服务外包、娱乐场所外包等。实践证明,让具有专业特长和管理经验的专业公司承担某些业务,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笔者认为,旅游企业外包还应包括营销外包、应收账款外包、网络定制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企业文化外包等。旅游企业采用外包方式进行经营活动,可以使企业资源运筹的范围从内部延伸到外部,这样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种优势的互相集成,从而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优势,促进旅游企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企业文化外包就是旅游企业借用外脑,是旅游企业与企业之外的人和物联手合作,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机制,它可以使旅游企业借助外部力量来促进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向深入,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日益强化的国际竞争迫切需要旅游企业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有效的手段来强化自己的竞争力,塑造全新的旅游企业形象。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对旅游企业内部进行变革,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也要随着旅游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而变化。这样,旅游企业趋于简化内部联系、减少内耗,而加强了同企业外部的咨询公司、广告公司、各种策划机构、高等院校的联系,这样就使旅游企业变得更精简、更外向型了,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明显上升了。导致的结果就是旅游企业的内部联系下降,外部联系增多,甚至外部联系多于内部联系;旅游企业变得更加灵活、更有活力和创造性,因而更具有竞争力。

咨询者为旅游企业服务,就像旅游企业内部的职工一样来做这些工作,公司常常是长期聘用外部专家或专家组,这样做的好处是:外部专家往往更客观,不易陷入缺乏远见的公司原有的传统习惯和文化之中,他们能更精确地看到连非常有才干的内部人员都不能看到的问题,而且外部专家可以比内部人员更能承受坏消息的打击。作为一个咨询者被炒鱿鱼,同作为一个企业内部职工被炒鱿鱼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外部专家由于在某类问题上很专业化,因此,常常能比内部人员更经济地给企业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企业在内部建立咨询精英队伍的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这是没有必要也不可取的。

目前,中国旅游企业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地强大起来。

人们常说:大不一定强,但不大就一定不强。由此可见,旅游企业应在集团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基础上建立优秀的旅游企业文化。

一方面,旅游企业建设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系统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一切客观事物,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或工程技术的,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种有机整体就叫作系统。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一个科室或班组,都是一个系统。对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来说,重要的是系统性、完整性,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看成是一些时髦口号的堆积。应当看到,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是非常多的,各个旅游企业的具体做法也不完全相同。但是,旅游企业绝不能仅仅抓住旅游企业建设工作的某一两个方面,而忽视了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应该从小事做起。我们现在走到全国各地都会发现一个规律,每一个城市都是大街建得好、整洁、豪华,而小街胡同就显得杂乱、破烂、简陋。此外,我们的载人飞船都冲向了太空,但马路上跑的国产汽车却质量一般,绝大部分汽车都是洋品牌。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逐渐培育良好的旅游企业氛围。

当旅游企业真正把旅游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高度重视,从一点一滴入手,改掉不良的工作作风,培养优秀的工作氛围,我们的旅游企业就可以变得强大起来。

做强是根本,做大不过是结果。强说明旅游企业是健康的、有朝气的,大说明旅游企业是顾客关注的品牌。

旅游企业因此健康,因此壮丽。

参考文献

1.抑扬:《企业文化的基本观念》,载《中外管理》,1999年第6期。

2.王晓军:《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载《中外管理》,1999年第3期。

3.何敏:《2004 年京都五星级酒店权力榜》,载《名牌》,2004年6月11日。

4.张华:《旅游企业竞争手段单一》,载《南方经济》,2001年。

5.李钢:《与狼共舞,我们不是羔羊》,载《科技日报》,2001年1月7日。

6.杨晓涟:《上海和平饭店网上销售的经验》,载《中国旅游报》,2004年1月14日。

7.赵玉峰:《从德隆危机看企业“体验”》,载《中外管理》,2004年第8期。

8.李华、穆潼、陈航行:《公平的环保促进社会的公平》,载《华商报》,2004年5月8日。

9.王正华、张武安:《育人选才是企业的无价资本》,载《文化周刊》,2004年9月6日。

10.秦朔:《“冬天”的震撼》,载《南风窗》,2001年第9期。

11.杨健:《华天大酒店企业文化建设》,载《大酒店》,2004年第2期。

12.郭梓林:《企业游戏》,生活· 读者· 新知出版社 2000年版。

13.王学成:《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载《大酒店》,2003年第9期。

14.蒋忠勤:《创新的活力》,载《编译参考》,2003年第9期。

15.张晓巍:《京都信苑饭店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展分析》,载《中国旅游报》,2002年12月4日。

16.钱滨、萧乐:《缔造开元奇迹》,载《中国旅游报》,2003年11月12日。

17.卢萌:《个性的张扬与胜利——李社会和他的生意经》,载《陕西日报》,2003年1月8日。

18.鹏鸣:《感受唐城》,载《中国旅游报》,2001年7月27日。

19.陶明:《真情实意竹园村》,载《经济参考报》,2001年11月14日。

20.罗长海:《企业文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21.张德、吴剑平:《企业文化与 CI策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王恒富、石争:《文化经济论稿》,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3.黄浏英:《饭店形象设计与策划—CIS》,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

24.陈荣耀:《比较文化与管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5.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6.王方华、伏宝会:《文化营销》,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8年版。

27.王学秀:《第一次做首席文化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8.周朝琦、侯龙文:《品牌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29.谭伟东:《公司文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30.王璞:《企业文化咨询实务》,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31.张德:《企业文化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周文:《CI从理念到行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33.郭咸纲:《企业文化百事通》,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34.陈惠湘:《中国企业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陈惠湘:《企业团队修炼》,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36.张德、吴剑平:《公司文化与 CI策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陈荣荣等:《现代企业形象塑造》,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38.张子荣:《解读“企业文化”》,载《中外企业文化》,2001年版。

39.余易、老木:《企业文化新绿》,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0.宋新宇:《创新的七大来源》,载《中外管理》,2004年第8期。

41.马福德:《再谈强化服务质量》,载《大酒店》,2003年第12期。

42.肖胜萍:《企业文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版。

43.张德、吴剑平:《企业文化与 CI策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贾强:《文化制胜——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沈阳出版社2002年版。

45.陈荣耀:《比较文化与管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6.谭伟东:《西方企业文化纵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孙鹏鸣:《新风绿市场,长安更明亮》,载《中国体育报》,1999年9月20日。

48.苏勇:《中国企业文化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9.张建平、张占耕:《新概念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年版。

50.鹏鸣:《把握市场,再创辉煌》,载《中国旅游报》,1999年9月14日。

51.李文诠、周平安:《中国企业文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2.刘光明:《现代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53.陈学超:《企业文化纵横谈》,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54.白永秀、郝索等:《旅游企业管理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55.姚作为:《中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载于《南方经济》,2001年第5期。

56.陈春花:《企业文化塑造》,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57.华锐:《新世纪中国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58.钟祥斌:《企业文化设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后记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惊人的进步——2003年国内游居世界第一位,入境游居世界第五位;2003年出境游首次超过日本,居亚洲第一位。

与我国旅游业取得飞跃进步形成巨大的反差,我国旅游企业成长的速度是相当慢的。如果说20年前我国工业是非常弱小的,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海尔集团、联想集团、长虹集团、TCL集团等一批令人自豪的民族工业,伴随着这些工业企业的成长,涌现出张瑞敏、柳传志、倪润峰、李冬生等一批优秀企业家,他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国产的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微波炉、VCD已经进入了祖国大地的千家万户,而且已经走向了全世界。

然而,在旅游行业我们却看到了20年基本不变的情况,即最具优势的依然是凯悦、喜来登、假日、万豪、雅高等一批国外著名旅游企业集团。我们的旅游企业不但未能走向全世界,而且在国内旅游市场上也不占优势。

我常常想,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我国旅游企业没有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工夫,国内各种书刊上企业文化建设成功案例,几乎找不到旅游企业,而走上哈佛讲坛的也是海尔、联想等中国工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众所周知,文化与管理的关系,已经形成当前管理世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特别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奇迹,引起了西方人士的关注,人们把这一地区称为与欧美、苏东工业文明并列的第三种工业文明。经济发展的持续高涨,必然依据于管理文明的日臻成熟,而日本和东亚地区的管理方法又主要来自于欧美。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同一种管理理论,同儒家文化结合以后,就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因此,人们开始进一步深入研究管理与文化的关系问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时光,我国的旅游企业该花大力气抓企业文化建设了,只有如此,我国的旅游企业才有可能快速成长,战胜国外竞争对手,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企业。所以我开始考虑写一部关于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著作,把多年来对旅游企业的所看所思写出来,以抛砖引玉。

我首先要感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同事们,感谢西北大学旅游系研究生朱红莉、高超同学,我的成长和本书的出版凝结着他们的辛劳。我想我对他们最好的报答就是更加认真地工作,绝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在此,我要感谢经济科学出版社和责任编辑王柳松女士为本书出版所作的努力。他们对本书的厚爱对于我是一种很大的鞭策。

在那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家人张丽华、杨凯、杨林还忙碌着整理资料和打印校对书稿,为本书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此我是会永记心间的。

最后还要感谢为本书研究提供思想养料的著作、论文的作者们,他们的研究成果是本书得以完成的基础,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

本人学识水平有限,我期望各位专家学者、旅游企业管理者及读者朋友对本书提出批评和建议。

杨永平

2004年国庆于西大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