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因素说。
美国的迪尔和肯尼迪在对数十家美国公司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在美国企业中,厚重的文化几乎总是取得持续成功的驱动力量。他们在《公司文化》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由 5 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它的4个必要因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又一最大的影响因素。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企业文化形成了一种系统的管理理论。
作者认为,人是企业中的最大资源,而管理企业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文化的微妙暗示进行的,他们认为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有5项:
第一要素:企业环境。
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也是企业文化的前提条件。任何企业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尽最大努力去适应环境;同时,企业对环境又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可以积极影响和改造环境。企业只有与客观环境实现动态平衡,才能协调发展。企业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企业的外部环境。其二,企业的内部环境。
企业应当通过培植价值观念、创造民主气氛、融洽人际关系、激励员工动机来增强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和活力。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基础。
第二要素:价值观。
价值观的确立是企业组织在决定企业的性质、目标、经营方式和角色时做出的选择,也是企业经营成功经验的历史积累,它决定了企业经营行为的基本性质和方向,构成了企业内部成员行为准则,也是企业一切行为与活动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三要素:英雄人物。
英雄人物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更是企业形象的象征。许多优秀的企业都十分重视树立能够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英雄模范人物,通过这些英雄人物向其他职工宣传灌输企业提倡和鼓励的东西。
第四要素:典礼仪式。
典礼仪式是企业围绕着自己企业文化的主旨而组织和筹划的各种仪式和活动。一些大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安排企业的仪式、礼节,向员工和社会各界说明企业的礼仪标准和办事程序,从而确保员工和与企业打交道的人都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活动。这其中当然也体现了管理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事物的判断标准。
第五要素:文化网络。
企业文化网络是指一个企业用来传播企业文化信息的正式和非正式信息沟通系统,它是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企业文化网络在企业中具有传播和解释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中的信息沟通都是通过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两个渠道来完成的。企业文化网络的正式系统有广播、电视、报纸、各种会议等。企业的文化网络建设特别注重非正式信息沟通系统的建立,它是未经设计、自发形成的、内隐的沟通系统,主要用于非正式组织的沟通。
2.两种文化总和说。
这种学说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是显形的文化,主要指企业中的设施、工具、机器、材料、技术、设计、产品、包装和商标等;精神文化是隐形文化,主要指企业的价值观、信念、风气、习俗、传统等。
3.群体意识说。
这种学说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群体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群体意识及行为方式。所谓群体意识,是指员工所具有的认识、意志及性格风貌。
3.精神现象说。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企业的“意识形态”。
4.广义狭义说。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其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象征企业灵魂的精神状态,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的、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与献身事业的价值取向。
笔者认为,旅游企业文化就是一个旅游企业内部全体员工(或绝大多数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或者说,旅游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的风气、习惯、性格、团队精神。
第一,旅游企业文化就是一个旅游企业的企业风气。
旅游企业风气是指旅游企业员工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带普遍性并且相对稳定的行为心理状态。人们接触一家旅游企业,总是可以通过旅游企业全体员工的言行举止感受到企业风气的存在,并透过它体会出企业全体员工(或绝大多数员工)所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从而深刻地感受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
应当指出,企业风气有两种可能,良好的企业风气或不好的企业风气,不可能没有企业风气。良好的旅游企业风气是通过人们有目的地设计、培训教育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如在企业中充满着团结友爱之风、开拓进取之风、敬业爱岗之风等;不好的旅游企业风气是人们自发地逐渐形成的,人们一接触到这种企业,立刻就能感受到企业风气不好,拖拖拉拉、勾心斗角、不思进取等邪风弥漫企业之中。
由上可知,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良好企业风气的培育。因为企业风气是企业内部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企业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在企业中形成一定的氛围,从而成为影响全体员工的无形的巨大力量。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起到物质刺激所起不到的作用,成为企业奋发向上的加油站。
第二,旅游企业文化是一个旅游企业内部的习惯。
习惯是企业员工在多年的工作中,经过观察、尝试和自我判断而形成的,是员工在一定情境下无意识的惯性行为。应当看到,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在一定刺激下引发相应的行为,而无需任何深思熟虑。这种内在反应机制决定了它的根深蒂固性,人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惯,正所谓本性难移。
人的习惯无非是两种:好习惯和坏习惯,学坏容易学好难。坏习惯如吸烟贪酒等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戒掉,许多人戒烟戒酒以后,过一段时间又恢复了原状,甚至比以前抽得更多或喝得更多。落后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内部的坏习惯,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内部好的习惯。落后的企业文化虽然已明显落伍,不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这种文化让人感到省心、安稳、按部就班和好混。可见,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的坚定决心,还取决于企业全体员工长久的热情和坚定不移的意志。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可的共有的企业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决定了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一种不需思考就能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一种一旦违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东西。
第三,旅游企业文化就是一个旅游企业的性格。
性格可分为个人性格、企业性格和民族性格。性格充满了个性,一个人的性格和其他人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当大家谈到某个人的个性,我们说他热情、富有创新精神,或者是冷漠、保守等;当我们说起某个企业的个性时,这便是这个企业的性格,是该企业的企业文化。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的名言是:“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
松下幸之助说过,到一个企业,只要几秒钟的接触,从接待人员、办公室、车间的工作神态、情绪和秩序,就可以捕捉到一种精神、一种气氛、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这就是‘公司文化’。甚至不用看数字,也不用看图表,我们马上就能感到这些工作人员、工人是如何在劳动、工作的。我们就能看得明白。因为‘公司文化’体现在生产、管理、经营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会充分地体现出来,从企业的哲学、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战略、企业的追求、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的形象以及员工风貌、管理的风格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到,体现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看到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在背后影响着我们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旅游企业文化就是一个旅游企业的团体精神。
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人与人的竞争,而人的竞争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程序的竞争。我们所说的团队是一个含义较为宽泛的概念,一个企业可以被看作是团队,企业内部的车间、班组等也都是大小不一的团队。企业管理所面临的对象已不再是单个的人,而是人群组合而成的团队。团队像人一样,是一个生命体,应该不断进步成长。一个团队是否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关键取决于团队内部的和谐程序。众所周知,日本企业追求的“人和”、“至善”、“上下同欲者胜”等团队精神,实际上就是吸收了中国儒家学说而形成的人生哲学。日立公司的“和”,松下公司的“和亲”,丰田公司的“温情友爱”等,都是深受中国儒家及佛家“和为贵”思想的影响。这里的“和”,就是指团队内部的和谐一致、团结协作。
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说,美籍华人有个说法:日本人是围棋作风,讲究团队作战。比如松下当初把彩电倾销到美国时,联合了几家共同决定在美国卖成本价,占领了市场。美国人喜欢桥牌作风,两家联合。比如英特尔和惠普,两个200多亿美元的大公司能够在下一代的 CPU芯片上紧密合作。我说有些中国人喜欢孤军作战,像打麻将一样,看着上家,防着下家,盯着对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
对于某些不能认同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员工,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组织与其进行积极地沟通,通过令人满意的企业文化传播来减轻或解决个人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的冲突。如果这种矛盾势不两立,可以请其重新选择归属,辞职离开本企业,如果这种冲突明显化,企业也可以解聘该员工,从而提高企业价值观的号召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团体精神是一种集体英雄主义,是个体与群体在目标一致基础上的融合。应当指出,影响旅游企业发展最大的阻力不是服务质量差等等,而在于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即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障碍。必须要首先解决企业员工的不满、不忠和不负责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