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金融集团风险
10105900000034

第34章 思考与展望

金融集团本身就是一个引起国际和国内金融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问题,金融集团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内因分析对于金融集团的发展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中国金融集团的风险管理研究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有效地进行金融集团各业务单元的风险控制需要金融监管者、市场体系以及金融集团内部等方面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构建金融集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以产权、市场、信息和监管为主要内容的体系。

通过系统地对金融集团进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金融业务风险的分析,建立了基于VaR模型进行金融风险度量的方法体系。通过采用历史模拟法、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可计量风险的整合,综合反映金融机构承担各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情况,既有利于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的识别与控制,也为金融机构之间度量风险水平提供了可以相互比较的市场标准,有助于金融监管部门的统一监管。为综合多种金融业务的金融集团的风险管理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为转轨经济国家,中国的金融集团拥有复杂的经济背景和制度缺陷,中国应该加快金融集团特别是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和试点,在中国的现有法律、法规情况下,通过特别许可来进行制度和业务的创新。在金融集团试点工作中,首先应该选择产权结构完善,经营效益较好,公司治理机构合理,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金融机构进行。同时建立有效的金融集团监管机制,整合中国金融监管方面的不一致,建立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协调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中国金融集团和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金融集团和金融机构的所有者和内部产权关系,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金融集团内部的业务整合和产品创新,建立高效、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并建立遍布金融集团内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金融风险管理的运作贯穿金融集团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通过风险管理流程的建立,金融集团的业务经营、投资决策和战略管理将实现整体的安全和效益的均衡。

针对中国金融集团的一般金融风险、特殊风险和中国特色制度风险的分析得出如下一些主要结论,希望能够有助于全面、完整地理解转型期中国金融集团所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必须首先从金融集团内部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从外部增强对金融集团的风险监控能力:

(1)中国金融集团的风险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不仅需要在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思想方面给予高度重视,而且需要结合中国特色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2)金融集团内部应加强内部历史数据的整理,进行风险度量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实践和提高,建立遍布金融集团的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3)加强金融集团的内部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措施,防止金融业务风险的发生和传递;

(4)转轨时期的中国,金融集团的制度风险还是当前金融风险防范的重点,中国金融集团必须在国有产权改革的深化过程中加大推进的力度,尽快进行金融集团和金融机构的产权改革,建立有效的产权和微观主体的理性机制;

(5)加快建立有效的市场化金融体制,增强市场竞争并完善市场体系;

(6)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和沟通机制,加强信息披露,防止非市场化内部交易的发生;

(7)加强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完善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水平和技术,形成以中央银行为主的“牵头监管模式”,进行金融集团的监管;

(8)中国金融集团的风险管理必须建立内部风险防范体系与外部风险监管的有效配合。

总之,中国金融集团的风险管理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产融结合的金融集团更需要金融监管者给予高度的重视,必须在市场化条件下进行关联交易,防止出现产业资本操纵金融资本的现象,尽快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本书只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关于金融集团风险分布和内部资源协调等方面还需要研究和实践,特别是金融集团环境下的风险承担机制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金融集团的数据和资料获得比较困难,这成为本书的缺点,没有能够从微观层面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如果能够获得国内金融集团的真实数据,相信能够为中国金融集团的全面风险研究提高一个台阶。这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持续工作。最后希望本书对风险管理研究和中国金融集团研究起到一定的基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