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月经期妇女宜吃食物
10098200000004

第4章 中医对女性生理特点的认识

中医妇科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对民族繁衍和妇女保健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祖先,在有史以前,就已掌握了许多治疗疾病的知识,并在《易经》中记载有“妇孕不育”,《史记》和《左传》中记载了3个难产病例,均说明了古人在当时对妇女孕产的重视程度。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典《黄帝内经》中,曾记载了不孕、血枯、白淫、瘕聚、肠覃等妇科疾病,以及妊娠的诊断方法。《黄帝内经》开篇,就非常详细地阐述了女子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从这段文字可以肯定,中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得出女性平均初潮年龄为(二七)14岁,绝经期为(七七)49岁,这已为现代医学生理学研究所完全证实。

战国时期,已有治疗妇科病的“带下医”。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另据《隋志》记载,此间有《素问女胎》和《黄帝养胎经》一书,专论妇女疾病。由此可见,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中医药学对妇科就有比较专业的研究,并且出现了专门医生。在之后的不同时期,历代医家均有较深的研究,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本篇仅概述中医对女性生理特点的认识,以及对子宫、天癸、月经、妊娠与产育等作简单的介绍。

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对男女来说,其基本点是相同的。由于妇女在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妊娠)、产育、哺乳等特点,因此在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某些方面,有别于男性,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人体以脏腑经络为本,以气血为用。妇女的月经、胎孕、产育等,都是脏腑经络气血的化生功能作用于胞宫的具体表现。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气血是月经、胎孕、发育、哺乳等的物质基础,胞宫是行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因此,研究妇女的生理,必须以脏腑、经络、气血、胞宫为核心,尤其是肾、肝、脾和冲、任、督、带四脉在妇女生理、病理变化上更有其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肾在中医妇科领域的地位更为突出。

1.子宫 又名胞宫,即女子胞,在历代医家论著中有胞脏、子脏、子处、子户、血脏、血室等名称,或简称脏或胞等。早在《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条下就有“女子风寒在子宫,绝育十年无子”的记载,胞宫的名称到元代才见诸于《卫生宝鉴·妇人门》。

子宫是妇女特有的器官,位于小腹正中,居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不受孕的情况下,状若倒置的梨。子宫既不同于五脏,亦不尽同于六腑。从结构上看,五脏为实,六腑中空,子宫虽中空但壁厚似实;从功能上讲,五脏主藏精气,藏而不泻,六腑主传化物,泻而不藏,子宫主藏蓄阴精,其功能近似于脏的藏,但又可排经娩胎,泌泄白带,又类似于腑的泻。所以,子宫既具有脏和腑的一些特性,又有别于脏和腑,是一个亦脏亦腑、非脏非腑、能藏能泻的特殊器官。古人认为子宫形体似腑,而功能似脏,故在《黄帝内经》中有“奇恒之府”之称。正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说:“女子之脏,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者为奇。”

子宫的生理功能有三:主月事,按月排经;主孕育娩出胎儿,排出余血浊液;主生理性带下,以润泽阴部。而其功能的实现,必须在脏腑无病、气血充沛、肾气全盛、天癸泌至、冲任通盛的条件下,子宫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子宫与肾、心、肝、脾、胃的关系极为密切,以肾为例即可概知其要。《素问·奇病论》有记载,“胞脉者系于肾”。说明子宫的络脉与肾直接相系。子宫的功能是否正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的功能。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又精血可以互生,故肾精是月经、胎孕的物质基础。女性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则天癸至,不但促使子宫发育正常,而且促成子宫有行经、胎孕的生理活动。凡子宫发育不健全、原发性闭经、外阴枯萎、卵萎不孕等,多从补肾填精着手,常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道理即在于此。

女性的生理特点,反映在行经和孕育胎儿上,不论是月经生理还是孕胎产婴,除与子宫直接相关外,同时与冲任督带密不可分。冲任脉与十二正经相通,三阴脉皆会于任脉,冲脉隶属于阳明,精、血、气皆通过冲任而下注于子宫。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上可温养于脑,下可温煦子宫。带脉横束于腰,约束诸经而不致妄行,又可固摄子宫胎元。四脉(冲、任、督、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妇女经、孕、产、乳的生理功能。

2.天癸《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认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所衰,形体皆极。”从这段经文阐述中可以看出,“天癸”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无论男女,均有“至”及“竭”的问题,且随其年龄增长而至,并到一定年岁而竭。“天癸至”在女性,则“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在男性,则“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在这里,“至”的含义应该理解为“至,极也”,也就是说,天癸达到成熟阶段。结合本书以女性特征为例,“至”主要是指天癸已达到成熟程度,促成生殖系统发育已经或接近成熟,并为正常月经周期的建立和完善生殖功能打下基础。天癸直接参与着男女精血产生的活动,它与肾所藏之精均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功能。天癸成熟的标志,在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月经的按时初潮(14岁左右)。②作为女性的第二性征的出现,如乳房丰满、腋毛、阴毛生长,肩、胸、臀部皮下脂肪增加,以及呈现女性特有的体表外形。③具有受孕及生育能力。以上三者是密切关联的,缺一则提示天癸不足或衰弱。

从以上认识可见,“天癸”所表达的物质概念,与现代医学研究定义的雌激素、孕激素、促性腺激素一类内分泌激素物质相当或等同。国内有学者提出“天癸必至”的概念,是很有见地的。临床观察和临床经验也证实,天癸的成熟与否,可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以及妇女月经周期的建立。因此,凡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第二性征出现迟缓或不明显,以及不孕症等,除考虑其他因素外,应首先想到天癸这一点。天癸之所以不能按时成熟(或成熟后复减退),其原因主要为:其一,脾气虚弱,健运失职,失却水谷精微之滋养。其二,肾气不足,肾间动气的衰微,不能对天癸加以激发。治疗宜用健脾、补肾两大要法。据临床验证,人参、黄芪、附子、黄精(健脾)与鹿茸、紫河车、仙茅、淫羊藿、川续断、杜仲、巴戟天(补肾)等药对天癸的成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月经 月经又称月事、月信、月水、月汛、月候、经候、信水等,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一般每月1次,经常不变,信而有期。我国历代医家对月经十分重视,而且有专著论述,其中有不少精辟见解均为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

中医对月经周期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认为是女性生理过程中阴阳消长、气血变化节律的体现。在月经的产生过程中,随着阴阳的消长、气血的盈亏而出现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的生理节律,从而构成了月经周期。并认为,在月经周期中,肾气、天癸、冲任、胞宫、气血有着规律性变化。月经周期中4个不同阶段的连续与再现,形成了月经的周期节律。

正常妇女的阴道、阴户常有适量的液体滋润,这种液体色白或无色透明,质稍黏,无异常气味,其量不多,一般在经前期、经间期和妊娠期稍有增多,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白带,也称带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沈氏女科辑要》中就有记载:“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并深刻地认为:带下的作用是润泽阴部,抗御外邪。

4.妊娠与产育《灵枢·决气》记载:“两神相摶,合而成形。”充分说明了月事以时下的女子和精气溢泄的丈夫两性相交,两精结合,就能构成妊娠及妊娠过程。历代医家对妊娠与产育的许多认识是与现代医学研究结果完全吻合,而且,有些源于实践和临证的观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能简介其共同的要点。

中医学认为,初次怀孕的妇女叫“初孕妇”,怀孕两次以上的妇女,称“经孕妇”。性成熟期妇女受孕以后,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的气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这个时期,全身血液相对不足,而气相对有余,形成了阴聚于下、阳盛于上的特点。在妊娠初期,由于血聚于下,冲脉之气较盛,如胃气素虚者,易挟肝胃之气上逆,多有择食喜酸、恶心作呕、晨起头晕等现象,俗称妊娠反应。妊娠期间,白带增多,乳房增大膨胀,甚至乳头痛得不能着衣、乳头及乳晕呈黑褐色,并能挤出黄色的初乳。妊娠3个月后,小腹膨隆,可摸到包块。4个多月后,可以感觉到胎动。妊娠期间的小便频数也属正常现象。

清代《医学入门》中指出:“气血充实,可保十月分娩……凡二十七日即成一月之数。”十个月为二百七十天,与现代计算妊娠日数后为280天亦相接近,故称“十月怀胎”。妊娠期满后,胎儿通常自然产下,犹如“瓜熟蒂落、粟熟自脱”。《达生篇》提出临产时宜“睡、忍痛、慢临盆”的6字诀,对指导临产、分娩有重要意义。杨子建《十产论》说:“女人怀胎十月,阴阳气足,忽腰腹作阵痛,相次胎气顿陷,至于脐腹痛极,乃至腰间重痛,谷道挺迸,继之浆破血出,儿子遂出,名曰正产。”这里所说的正产,即足月正常。临产之时腰腹阵阵作痛、小腹下坠、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继之肛门坠胀、产户窘迫、胎儿逐渐娩出,胎衣(即胎盘)也随之而下。

由于分娩时的出血耗伤了阴液,阴血骤虚,阳气易浮,因此在产后1~20日内常有轻微的发热(不超过38℃)、恶露、自汗等,这是产后暂时性阴虚阳旺的症状。一般在短时间内即可自行消失。产后数日之内,因胞宫正在恢复过程中,下腹部常有轻微的阵发性疼痛,以哺乳时更为明显(因婴儿吸吮乳头,可以刺激子宫收缩),而且按之有块(子宫),此包块逐日变小,一般在产后第10~14天消失(此时子宫已缩小降入骨盆)。产后从阴道排出的液体,中医称之为恶露。恶露中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及黏液。一般产后头3天为血性恶露,量也较多;以后颜色逐渐变淡成为浆液性恶露;7~10天后恶露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之为白恶露。恶露多在2周左右消失,最多不超过3周。否则为产后病态,如产后恶露不绝等。

由于产后哺乳,脾胃所化生之精微,除供应母体本身的营养需要外,另一部分则随冲脉与阳明之气上行(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化生为乳汁,所以哺乳期间,常有月经停闭,称为哺乳期闭经。若脾胃不调,常并发产后少乳或缺乳等病症。

产后6~8周的时间,称为产褥期,产褥期若合理调养,产妇的身体就会较好地恢复孕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