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聪明孩子的100个动脑故事
10095800000063

第63章 爱迪生巧取光线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中有过一千多项发明。爱迪生的母亲当过教师,在她的指导下,爱迪生十一岁就自学了《科学百科全书》和牛顿的著作。他还找了一间没人住的破房子做“实验室”呢。

一天傍晚,爱迪生从“实验室”回来,看见妈妈躺在床上,脸上冒着豆大的汗珠,床边站着一位医生。

“妈妈,你怎么啦?”爱迪生扑到妈妈身上问。医生说:“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最好马上动手术。”

爱迪生家里很穷,没有钱让母亲住院。医生答应在家里动手术,并做起了准备工作。

爱迪生帮着打扫破旧的屋子,喷洒消毒药水。等这些事做完之后,天色已经很暗了,屋里的一切都变得模模糊糊,连手术刀也看不真切。

医生环顾四周,为难地说:“屋子里太暗了。我开刀时看不清楚,会出乱子的。”

爱迪生马上说:“医生,我多点几支蜡烛,为您举近些,光线就够了。”

医生摇摇头说:“不行啊,孩子,万一蜡烛油滴到伤口上,就麻烦了。再说,靠几支蜡烛,做手术时,光线还是不够啊。你母亲需要立即动手术,得赶紧想办法。”

看着妈妈脸上痛苦的神情,爱迪生急得眼泪都快掉出来了。要是能把光线聚到一块儿多好啊!

忽然,爱迪生想起白天和小朋友一块儿玩破镜片的情景。有个小朋友不知从哪儿弄到一块镜子碎片,成了他们的宝贝。他们拿着镜子碎片照来照去,反射出来的阳光在墙上不停地晃动,连黑暗的角落都照得通亮,反光照在人脸上的时候连眼睛都睁不开。想到这里,爱迪生顿时兴奋起来。

爱迪生把大衣柜的镜子拆了下来,又跑到小伙伴家里借了三面大镜子、一些蜡烛和油灯。回到家里,他把镜子调节好角度,使四面镜子反射出的灯光聚在一起,光线既充足,又柔和。

医生望着这刚布置起来的“手术室”,惊呆了。

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妈妈解除了病痛。

就是这个爱迪生,长大以后发明了“世界之光”——电灯。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很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还有他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