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聪明孩子的100个动脑故事
10095800000025

第25章 智取礼物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又叫徐文长,是今天浙江绍兴一带的人。徐文长从小就很聪明,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机智故事。

有一年春天,徐文长的伯父拿了两个小木桶,装上水,把十几个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领到一座又矮又小的竹桥旁边,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谁能把这两桶水拎过桥去,我就送他一包礼物。”

“好啊!”孩子们一阵欢笑,但再看看这座桥,便笑不出来了。

原来,这座竹桥桥身很软,有弹性,又贴近水面,人一走上去,桥身就会弯下去碰到水面,普通孩子拿三五斤东西能勉强过桥,如果一手提着一个装满水的木桶走上桥,脚不没到水里去才怪呢!

有个胆大的孩子站了出来,只见他莽莽撞撞地拎起两桶水想走过桥去,才走几步鞋底就已经碰到水面了。别的孩子见了,一个个都愣住了。

这时,徐文长站出来说:“我来试试!”他找来两根绳子,在每个木桶上系一根绳子,然后脱去鞋子,将木桶放入竹桥旁边的水里,一手牵着一根绳子走上竹桥,拖着木桶毫不费力地到了对岸。

孩子们看后齐声叫好。徐文长的伯父连连点头称赞,然后带大家去取礼物。只见伯父取出一根竹竿,礼物正高高地挂在竹竿顶上。

伯父摸着徐文长的头说:“你要拿礼物,必须遵守两个规则:第一,不能把竹竿横放下来,竹竿得竖着;第二,不能垫凳子上去拿。”

听到这儿,孩子们已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跳起来拿,有的说这礼物根本拿不到手,是伯父想耍赖。

徐文长在一旁静思片刻,忽见他抿嘴一笑,说:“我一定遵守伯父的规则。”说着从伯父手中接过竹竿,举着它走到一口水井旁边,然后再把竹竿慢慢地从井口放下去,当竹竿被放到和他差不多高的时候,小文长手臂一伸,轻松地取下了那包礼物。

“好!”小朋友们和徐文长的伯父都禁不住高声夸奖起来。

跳出习惯、避开惯有的思路,才能突破思维的局限。徐文长正是抛开人们常用的思维方式才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