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显
10061600000044

第44章 他心里始终装着百姓

司南

国强而民安是邦显同志一生的追求。心系百姓、情系中华,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坚持始终的价值观。邦显同志学生时期,就接受革命的先进思想。早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革命年代,参加中国共产党,开展地下斗争,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曾经说过:“我们参加革命时,就有一句话,叫做要革命,先舍命!”没有为革命随时献身的精神,就无法适应白色恐怖的复杂环境。“当时,国家危难,山河破碎,当局腐败,民不聊生,作为热血青年,谁能不挺身而出,毅然赴之,何惜命哉!”邦显同志从青年时期起,就选定了为国献身、为民请命的人生道路。

邦显同志有着极强的政策观念。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还经常用毛泽东同志说过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段话教育身边的同志。对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他高度重视,不允许有任何的丝毫马虎。上世纪80年代初,要不要放开肉价和菜价?如何放开?如何管理?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邦显同志亲自带队,不仅深入城市、工矿企业,了解职工生活和承受能力,而且带队下乡,亲自了解农民种菜养猪的花费,帮助计算成本,回来编出细目,反复测算,作为政府决策的依据。在制定肉食副食补贴政策时,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切实维护群众利益。1984年陕西省夏收前夕,关中西部一些地区,阴雨成灾,邦显同志派我亲赴一线,深入调查夏粮损失,提出减免公购粮和处理麦芽方案。在调整全省公购粮指标的基础上,当即拍板定案,及时解决了灾区群众的困难和当地政府征购公粮的压力。

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同志对沿海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试点,心存顾虑。为了解放思想,加深认识,邦显同志亲自带队赴深圳等沿海地区实地考察。在考察期间,邦显同志每晚必召集大家,敞开议论,各抒己见,交流感想。回来之后,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借鉴沿海经验,深入研究陕西流通改革问题。他亲自组织工作班子,撰写工作报告,回答我省流通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我省流通发展战略、全省需求和供给的综合平衡问题、国有商业体制改革、农村集贸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蔬菜副食市场的发展问题,以及如何消除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搞活城乡流通,培育各类市场,促进货畅其流的具体措施。为推动我省商业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央提出干部四化号召之后,身为老干部的邦显同志,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不考虑个人进退得失,积极主动向组织推荐优秀年轻干部。他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对年轻干部不求全责备,言传身教,搞好“传、帮、带”。邦显同志常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古训,坚持注重干部的大节,强调观察干部的长处。他说:“所谓大节,就是党性原则,责任感和事业心。”鼓励年轻干部深入实践,勇挑重担,多做实事,增长才干。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顺利完成了我省财贸战线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使党的事业充满活力,后继有人。

邦显同志一生廉洁奉公,淡泊名利,生活朴素,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经常深入基层,体察群众疾苦,反对高接远送,从简安排食宿。他喜欢家常便饭,五谷杂粮,经常是大蒜、辣子、咸菜、馒头,与百姓无二。作风朴实,平易近人,无论职位高低,均平等相待。在干部中提倡说真话,报实情,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邦显同志出身农家,与农民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他对中央多次提出重视农业和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他衷心拥护,认真贯彻。每到一地,他都反复强调“以民为本,休养生息”的深刻道理。对于中央采取退耕还林,以工代赈,以及增拨救灾粮、返销粮的关系农民生活的政策措施,都要亲自过问,周密部署,反复检查,直到全部落实。

邦显同志在我心目中,永远是一位贤明的领导,也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和良师益友。他的高尚情操、人格魅力、工作风范,至今历历在目。对年轻干部的关怀和教诲,心悦诚服,终生难忘。在祭奠悼念邦显同志的日子里,我曾写下一副对联,谨附录于此,以示我对终生尊敬的老领导深深的缅怀。

民族危难,奔波三秦,历尽坎坷,出生入死,为救国,一身胆魄。

百废待兴,广揽贤才,艰苦创业,呕心沥血,图富民,两袖清风。

2007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