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显
10061600000043

第43章 人民的公仆 干部的楷模

——缅怀老领导刘邦显同志

黄绥生

1980年下半年,我从省粮食局办公室调到省财贸委员会研究室工作,心里十分高兴。当时,省财贸委员会主任是刘邦显同志。刘邦显同志是一位老同志,年轻上学时参加共产党,在西安搞过学生运动,在渭南地区搞过地下革命斗争,后又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和工作,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以后,历任渭南地委书记、省委财贸部长、省委秘书长、省委常委、副省长,在我省干部和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我在基层工作时,就听到许多干部群众对我讲:刘邦显同志才华横溢,知识渊博,领导能力强,领导水平高,待人十分亲善和蔼,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立党为公,心底无私,处处事事想着党的事业,时时刻刻惦记着老百姓的疾苦,是一位难得的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那时,我曾想在他手下工作该多么好呀。到了省财贸委员会工作以后,我深深感到,这个单位的风气非常健康,非常良好。同志们之间,工作上都能互相支持和帮助,生活上都能互相关心和照顾,像是在家里一样;领导与领导、领导与被领导、干部与干部之间,充满着平等、友爱、团结、信任、和谐的气氛,没有一点是是非非和不团结的问题;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的工作和学习,坚决把组织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出色的完成。这么好的风气,这么好的人际关系,这么好的单位,是同刘邦显同志的领导和个人风范分不开的。当时,我是一名普通干部,也就是现在的科员,顶头上级是副处长和处长,与刘邦显主任直接接触很少。虽然接触很少,但看到的,听到的,会上的,私下的,每个人都非常敬重刘邦显同志,从心底里佩服他、拥护他、赞誉他。

1982年初,刘邦显同志在陕西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副省长,主管财贸工作。经组织选调,我有幸成为他的秘书。由于我过去没有做过秘书工作,开始不知道怎么干,他就像慈父一般的告诉我:“一是管好文件,及时传递,去机要处问问,就清楚了;二是热情谦虚的接待来办事的同志,包括上访的人;三是注意搜集、积累相关资料,勤学多思嘛”。他的这几条,一下使我的心里亮堂了,除了做到这些外,我还早上班、晚下班,把每天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好。1983年下半年,我被省政府办公厅任命为秘书处副处长,不再做他的秘书,但秘书处的财贸方面的工作,还是归他和分管秘书长负责的。我仍然接受他的领导和教诲。这是我十分幸运和乐意的。1985年至1997年的13年,我先后在省粮食局、省物价局、省商务厅做领导工作。每当工作中遇到大的困难和问题时,我总要到刘老那里去请教解决的办法,他总是亲切的帮助我分析困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困难和问题是什么性质,有哪些可以应对的措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让我理清思路,坚持党的宗旨和政策原则,注意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走群众路线,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搞好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说,我这一生,给党给人民做了一些事情,取得了一些成绩,都是和刘邦显同志的领导和教诲分不开的。今年2月27日他在九十高龄离我们而去了。我十分伤心和悲痛。许多个夜晚里我梦到他。梦见他高大的身躯,慈善可亲的笑容;梦见他勤政敬业,忘我工作的身影;梦见他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情操;梦见他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作风;梦见他好学深思,精心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梦见他身居高官,衣着朴素,不忘百姓,亲民爱民的公仆本色。他不仅是我的好领导好恩师,而且是我党领导干部队伍中名副其实的优秀一员。他的思想,他的人品,他的情操,他的作风,不仅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还应该是年轻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要一代一代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我很想把我所认识的、所了解的刘邦显同志的好思想、好品质、好作风都写出来,但由于能力、水平有限,加之年龄偏大,身体欠佳,只好先写出一部分,以表示对他的崇敬与怀念。

牢记党纲 奋斗不息

这是他讲给我最多的一句话。他要我永远记在心里,时时为之奋斗。他常说,党的宗旨和党的事业,就是我们党员个人的理想,党员个人的志向,党员个人的事业。他不仅是这样教诲我的,也是这样教诲其他人的。最可敬的是,他带头力行,带头奋斗,带头模范做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党中央开展了真理标准的讨论,他坚定的拥护和执行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定地拥护和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积极领导和推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镇企业的扩大自主权、经营承包责任制,招商引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商业领域的“三多一少”,“四放开”的流通体制改革等,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还告诫我:党要管党,党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只有这样,党的队伍才能坚强纯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好,实现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良风气,以至贪污腐败蔓延。我们都很担心。他告诉我,不要怕,关键是抓好党的建设,只要把党建设好了,共产党员个个都是先锋模范,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刘邦显同志离开领导工作岗位后,受省政府委托,担任陕西省扶贫顾问组组长。耄耋之年,仍不顾自己体弱多病,迎寒风,顶酷暑,多次深入陕南、陕北一些贫困地区,走乡串户,了解实情,调查研究,向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起到重要的参谋作用。为了资助一些贫困地区改变面貌,他主动联络几位离退休副省级干部,多方化缘,组建了陕西省扶贫基金会,这种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人十分敬佩。

呕心沥血 为民解忧

这是他经常对各级干部讲的话。他说到做到,从自己做起,带头力行。他主管的财贸方面的工作,有财政、金融、税务、工商、商务、外贸、粮食、供销等,部门多,事情多,头绪多。他不是事事都抓都管,而是选了粮、棉、油、肉、菜、蛋六类商品,亲自抓。其他工作,交给有关同志去办。这六类商品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老百姓非常关心。凡是涉及这六类商品的信息、资料和事情,他都要看,都要过问,都要去搞调查研究。其工作的主要思路是:抓规划和布局,抓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抓商品基地的确定和建设,抓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投入,抓先进典型的经验总结和推广,抓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务必使这几类商品有足够的种植面积,有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有稳定供应的商品基地,有科学技术的指导和推动,有先进典型的引路和示范,有合格的人力资源和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在他主管这六类商品生产和供应的那些年,产量增加,货源充足,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上世纪80年代,他已经60十多岁,而且有病,但不顾自己年老多病,经常深入农村和城镇,调查研究,倾听农民和居民的意见及呼声,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看到他不要命的从早到晚忙工作,心里非常着急,劝他休息、看病,他都不听。实在没办法了,我就向当时的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白纪年、李庆伟同志汇报,请他们劝劝他。由于他工作过累,1983年11月初参加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期间,得了重病,住进北京市朝阳医院。体温高烧20多天降不下来,鼻血常流不止。省政府派当时任省卫生厅厅长的李经伦同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高阴藻主任医师去北京帮助治疗。当时任劳动人事部部长的赵守一同志,几乎每天去医院看望他,并了解、掌握病情及治疗情况。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也是亲自去医院看望他,并指示医院全力救治。他的大儿子刘少峰、二儿子刘少怀、三儿媳黄凌晖和我轮流在医院日夜陪护。经过医院的多方努力救治,终于治好了他的病。出血刚止住,他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又去当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那里汇报了工作。

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

这是他一生的追求和写照。他抓什么工作,都是工作前有调查、有计划、有安排,工作中有检查、有研究、有修订,工作后有总结、有反思、有奖惩。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他非常重视,坚决完成。从不叫苦叫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许多文件和汇报稿子他都亲自起草,不要秘书和部门代笔。凡送他审阅和批示的文件、汇报材料稿子,他都仔细修改,字斟句酌,严谨缜密,一丝不苟,决不马虎、敷衍。1983年,省委让他在全委扩大会上发言,他熬了几天几夜草拟好文稿,然后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和他一起修改补充,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标点符号,反复进行推敲,务求准确、恰当。当时,大家都认为不错了,可以交稿。他还是不满意,又改了两次。最后大会印发了他的发言。经我查对,省委对他的发言稿一个词、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改动。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使我深受教育,终生受益。

清正廉洁 刚强正直

建国后,刘邦显同志历任地委书记、省委财贸部长、省委秘书长、省委常委、副省长,先后数十年,洁身自好,甘受清贫,俭朴成习,没有任何不正之风,诸如多吃多占、损公肥私、拉帮结派、安排亲信和子女等问题。我做过他的秘书,也当过厅局长十多年,他从来没有让我办过任何一件不符合政策的事,也没有给他的子女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他总是告诫我:“要向革命英雄、先进模范学习、看齐”,“工作上要吃苦耐劳,生活上要艰苦朴素”,“为人正派,遵纪守法”,“讲原则,讲政策,讲纪律,讲修养,讲团结,讲友谊”,“做君子,不做小人”,“清正廉洁,秉公无私”,“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这些语重心长的话,是他一生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也是他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的真实写照。我从中受益匪浅。对于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坏人坏事,只要是他看到、听到的,他都敢于揭露,敢于抵制和敢于斗争。对党内和政府机关的腐败,他是深恶痛绝的,多次向中央和省委建言,要坚持不懈的加强廉政教育,加强反腐败斗争。有多少个腐败分子,就应该清除多少个,决不能让“害群之马”逍遥法外,“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对于“四人帮”横行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对于党内一些遭到错误处理的好同志,他不仅同情,还能够挺身而出帮助他们。是他分管范围的,他坚决予以平反纠正。不是他分管的,他帮助他们上诉,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上世纪80年代初,渭南一名领导干部遭到错误处理,他接到申诉后,亲自向当时的省委书记白纪年,党中央领导习仲勋等同志反映,不久,这位领导同志得到了平反和纠正。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刘邦显同志革命早,党龄长,长期做领导。但是他从来没有以此为老本,摆老资格,盛气凌人。总是从思想、工作、作风、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平等待人,民主协商,和蔼可亲,与人为善。凡是和他共过事的人,都认为他有长者风范,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胸怀开阔,心地善良。在他手下工作,可以大胆放手的干,不必前怕狼后怕虎。长期以来,在干部工作上,他总是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干部,不搞形而上学,不以偏概全,举贤任能,知人善任,大胆地提拔中青年干部,不拘一格用人才。上世纪80年代,在调整安排银行、保险、商业、外贸、粮食、供销等部门的领导班子中,一些人对有些历史上讲过错话、犯过作风错误、但早已改正或过于年轻的干部提出异议,他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具体分析,以理服人的态度和方法,说服大家,大胆使用了一大批老、中、青干部。这些干部在各个部门都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没有一个人再犯错误,有的还到了省级领导岗位。特别应该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还提拔了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给他写过大字报、批斗过他的同志。有人也提出不同意见,他解释说,这些同志认识了错误、改正了错误,就是好同志,我们不能抓住人家的辫子不放。他这种为了党的事业,不计前嫌,宽以待人的高贵品质,使人深受感动,难以忘怀。

2007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