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三求
10048600000002

第2章 幸福是一种感觉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很轻,轻得往往使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因为人们总是过于放大自己的痛苦,而忘却了自己拥有的幸福。幸福像空气,无处不在,而我们又看不到它。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幸福滋养,可我们却总是叹息,埋怨幸福太遥远,总也抓不住。

现实中的人们,往往湮没于生活的忙乱与心境的浮躁之中,被劳碌所充斥,被困顿所挤压,被物欲所役使,被滚滚红尘所冲击,一如隐于水中的石块,不细察则难以得见。

幸福,只有用心去体会才可品味出来。“吹尽狂沙始到金”,幸福便是那散落于尘沙中的金粒,需要精心地拾捡方可获得。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追求,许多的憧憬,当然也会有许多的诱惑。追求真理,追求理想,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和名誉地位……但最后你会发现,健康才是你所有美好追求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如果没有了健康,生命就不再是一个蓬勃向上和快乐进取的过程,而成了一个痛苦无奈的延续。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生命,即使拥有再多的东西,也都是黯淡无光的。

拥有健康并不代表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健康不是别人的施舍,而是对生命的执著追求。能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人,必定是体格强壮的人;经得起失败打击的人,必定是意志坚定的人。强健的体魄和坚定的意志相结合,就产生了一个完美、健康的人。很少有人能够彻底明白,体力与事业的关系是怎样的重要,怎样的密切。人们的每一种能力、每一种精神的充分发挥以及人们的整个生命效率的增加,都要赖于机能的健全和体力的强壮。体力的强壮与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勇气与自信心的有无;而勇气与自信,是成就大事业的必需的条件。

许多人,就失败在这点上——从事工作时,不能发挥出全部的力量——一个活力低微、精神衰弱、心理动摇、毅志不定、情绪波动的人,自然不能成就出了不起的事业。聪明的将军,不肯在军士疲乏、士气不振时,统率他们去应付大敌。他一定要秣马厉兵,充足给养,然后才肯去参加大战。

在人生的战斗中,能否得到胜利,就在于你能否保重身体,能否保持你的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一个具有一分本领的体力旺盛的人,可以胜过一个体力衰弱而具有十分本领的人。假如在你的血液中没有火焰的燃烧,在你的身体中没有精力的储存,则你在人生战斗中,一经打击就会失败的。一个人有大志,有坚定的自信,同时又具有足以应付任何境遇、抵挡任何事变的旺盛的体力,则他一定能够从那些烦闷、忧虑、疑惧等种种精神束缚中解脱出来。

旺盛的体力可以增强人们各部分机能的力量,而使其效率、成就较之体力衰弱的时候大大增加。强健的体魄,可以使人们在事业上处处得到便利,得到帮助。凡是有志成功、有志上进的人,都应该爱惜、保护体力与精力,而不能有稍许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因为体力、精力的浪费,都将可能减少我们成功的可能性。有不少有志于成大事的人,因没有强壮的体力为后盾,而导致壮志未酬身先死。然而又另有大批的人,有着强壮的体力却不知珍重,任意浪费在无意义、无益处的地方,从而损害了珍贵的身体资本。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曾说:“我是一个软弱多病的孩子。但我后来要决意恢复我的健康,我立志要变为强健无病,并竭尽全力以做到这点。”身心不断地活动,是祛病健身的最好处方。要保持健康,必要的活动是绝对前提。人体中的各部分机体,如不经常活动,就难以保持健康。

工作中一切行动和过程都是生命中调节机制的结果。“空闲”并不是有益身体,而是对身体有害。人们一旦闲下来无所事事,人体机能就减缓活动,疾病大都是在空闲时才发生的。一个在正当的事务上忙碌的人,只要不是过度忙碌,他的身体是健康的、是安全的。他能避免许多在空闲时可能使他误入歧途的种种诱惑。有一位著名的英国医师曾说:人要长寿,必须要做到除了睡眠时间以外使脑部不断活动。每个人必须于职业、工作之外找一种正当嗜好,职业给他以生活资本,嗜好则给他以生活乐趣,可以使他在愉快、高兴的心情下,活动其精神。“行动”的意义等于“生命”,而“静止”则等于“死亡”!

不管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了。我们都希望生活十分美好。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变老的信号,或者任何衰老的迹象。人们都尽可能地保持年轻、幸福和健康,然而很多人没有注意保持他们的青春和活力。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破坏健康的规则和长寿的规则,把生命浪费在愚蠢、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和堕落的习惯中。他们还不明白为什么生命的能量在消逝。滥用能量和浪费精力必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只有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人才会健康,才能长寿!身体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这一物质基础,就谈不上从事社会生产活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更谈不上取得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人生的幸福。人们都是渴望成功和幸福的,他们给自己设定目标,激励自己向着目标努力,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可惜的是,人们在追求心中所想的时候往往忽略了、甚至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健康。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等于一无所有!

降低一份欲望,得到一份幸福

人不能无欲,无欲则让人懈怠慵懒,不思进取。然而,人的欲望往往与他企盼达到程度有着不可逾越的沟坎,放纵欲望,没有节度,只能是事与愿违。“养心莫过于寡欲。”减少一分欲望,也就减少一分累赘,减少一分愁苦,减少一分精神沉疴。与其跨前一步跌入无边无涯的欲海颠簸挣扎,莫如退后一步立于水湄之上看天高地阔。从凡尘俗间的嚣声与灰屑中,腾出一湾宁静澄明的空间,让心灵的寡欲之舟轻轻停泊,你就会体会到生命存在的真实价值和人生的真正富有。

在口头上,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达到“简单并幸福着”的最佳状态,但是他们真能做到吗?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会被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头晕眼花。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堪承受生命之重,因为他们被占有物质财富——好房、名车、高收入、高开销等的欲望折磨得疲惫不堪。其实,物质财富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重要。事实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难以察觉的绝望状态下生活的。

其实回头看看,你们已经拥有了许多,为什么不微笑呢?

当你对薪水的多少感到很不满意的时候,不如想想你至少还拥有一份工作,比起很多失业的人来说,这已经是件幸运的事了。当你假日里没有条件去一个你向往已久的旅游胜地时,不如想想,“呆在家里的乐趣也不少!”你可以遇到很多像这样的事,每次当你注意到自己又落入“我希望生活能更好”之类的情况时,请就此打住,重新开始。先深吸一口气,回想生活中仍有自己应该感激的事情。

当你能够不再妄想更多时,你就能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心里的不满与空虚就会随之消失;只要你不再老抱怨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得到,你的生活一定会其乐无穷的。多注意自己所拥有的,别过分贪心妄想,别老是跟人攀比,你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美好。兴许,你会在生活中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有一个从事房地产销售的年轻人,经过自己几年的打拼,在本地已小有名气了。他每天的生活就像上足劲的发条一样,被传真、资料、甲方以及各种方案充塞得满满的。

一天,他加班到很晚,从公司出来后,走了很远的路也没有叫到车。走得热了,他停下来,解开领带,仰头出了口气。这时,他吃惊地看见星星在丝绒般的夜幕中闪烁着,洋溢着一种无言的美丽,一如他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晚,几个要好的同学躺在学校图书馆前的草坪上看到的那样。那一晚,他们深深被血脉中扩张的青春激动着,广袤的星空与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

从那以后,他几乎再也没有时间去注视过夜晚的星空了。因为从他走入社会,他一直保持着弯腰向前奔跑的姿势。太忙了,欲望总在膨胀,目标总在前方,于是他不停地向前奔跑着……

每个夜晚的这个时刻,他多半在应酬或是在作楼盘计划和方案,他从没有想过哪怕透过一扇小窗,去望望宁静的夜空,倾听心灵一些细小的声音。

今天,当自己站在这静谧的星空下,他突然想起以前在大学看过一位日本餐饮业巨头总结的成功之道:在其连锁店中能提供给顾客的,永远是17厘米厚的汉堡与4℃的可乐。据他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这是令客人感觉最佳的口感。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把汉堡做成20厘米厚,把可乐加热到10℃,但它们并不意味着最佳口感。

对于幸福,其实也只要17厘米和4℃就够了。幸福,它是一路上持续发生的,就如深夜静谧而美丽的星空所带给人的震撼,而非那个令人疲惫的终极雪球。

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一个人体会幸福的感觉不仅与现实有关,还与自己的期望值紧密相连。如果期望值大于现实值,人们就会失望;反之,就会高兴。”的确,在同样的现实面前,由于期望值不一样,你的心情、体会就会产生差异。

一只老猫见到一只小猫在追逐自己的尾巴,便问道:“你为什么要追自己的尾巴呢?”小猫回答说:“我听说,对于一只猫来说,最为美好的便是幸福,而这个幸福就是我的尾巴。所以,我正在追逐它,一旦我捉住了我的尾巴,便得到幸福。”

老猫说:“我的孩子,我也曾考虑过宇宙间的各种问题,我也曾认为幸福就是我的尾巴。但是,我现在已经发现,每当我追逐自己的尾巴时,它总是一躲再躲,而当我着手做自己的事情时,它却形影不离地伴随着我。”

同样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拼命地追求、索取,以为这样便可以得到幸福。殊不知,当你费尽心机地实现了这个目标,消除了一个烦恼,很快你又会有新的没有实现的目标,你又会烦恼。如此反复,永无尽头。事实上,人们追求的东西往往是自己并不需要的。

其实,追求幸福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降低你的欲望”。通过心理调节,使自己能够平静地对待目标,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负担。欲望低了,心事少了,自然也就吃得下、睡得着了,幸福也就会悄然而至。在世界上所有获得幸福的途径中,这种方法的投入产出比最高,它基本上不用你花一分钱,有时甚至能省钱。

一位智者说:“人生不同的结果起源于不同的心态。”的确,假如世界变得灰暗,那是你自己心中不够灿烂。只要降低一份欲望,你便会得到一份幸福。

幸福与贫富无关

贫穷有烦恼,富贵依然有烦恼,幸福并不是贫富决定的。生活的最终目标不是财富最大化,而是幸福最大化。幸福快乐是一种感觉,它每时每刻都在身边,就看你的眼睛是否能够发现!

幸福是什么?幸福一种生活方式,它来源于“简单生活”。物质财富只是外在的荣光,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在习惯的支配下,我们对这个嘈杂的世界、混乱的时空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劲,也许只有到临终的时候,才会悲哀地发现,自己的一生,原来是这么的不幸福。

智慧,能够让人摒弃患得患失的习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偏见。如果你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请不要埋怨他人或引咎自责,因为这并不是谁的错,只是一种注定的缘的作用而已。所以,当你的水杯打碎时,你不必惊叹:“我的天哪!”“你看我做了什么样的蠢事呀!”“太不小心了,为什么脑袋里就不多根弦呢?”你应该很自然地做出反应:“呵,原来它是这么去的!”你不能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慷慨大方”而心口不一——那样你的心情是不会坦然的,你必须内心也这么想才行。其实一种简单而又很实用的方法是,当水杯打碎时,你就告诉自己去买一个新的——新的一定会比旧的更漂亮。

有人问:“简单生活”是否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存款过活,并清心寡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皮鲁克斯说:“这是对‘简单生活’的误解。‘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丰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欢,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

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舒适,在过“简单生活”这一点上人人平等。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惟一途径。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陪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干嘛这样,它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简单的好处在于:也许你没有海滨前华丽的别墅,而只是租了一套干净漂亮的公寓,这样你就能节省一大笔钱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旅行或者是去买那心仪已久的摄像机。你也再用不着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提升并不是惟一能证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从事半日制工作或者是自由职业,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由自己支配。而且如果你不是那么忙,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应酬,你将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谈,分享一个美妙的晚上。

寒山禅师曾作偈《东家一老婆》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看待贫富——

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

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

寒山禅师这首诗偈寓意很深。以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提出令人深思的严肃问题。过去被我看不起的穷者,富了之后反笑我寒酸。我笑他在前,他笑我在后,笑与被笑的位置不断变换,必将陷入无穷的悲与喜的轮回之中。然而一旦做到了既不因贫贱羡人,也不以富贵骄人,超脱于世俗的祸福之外,惟求自心清静,律己自重,这样就不会陷入“东边复西边”的无尽烦恼之中了。

一位十分富有的父亲,想让儿子看看穷人的生活,使他知道自己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是多么幸福的事儿,就安排去看看穷人们的生活。

于是,这位父亲带着一家人来到乡下,他想让儿子看看贫穷是多么的可怜。他们找到了一户最穷的人家,在那儿度过了一天一夜。

回来后,父亲便美滋滋地问儿子:“你认为此行如何?”

“非常好,爸爸!”

“现在你该知道穷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了吧?”父亲问道。

“是的。”

“你都看见什么了?”

“我看到我们家花园中央有一个游泳池,他们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我们家花园里有许多进口的灯,他们却拥有满天的繁星;我们的院子虽然很大,他们的院子却延伸到地平线上。”儿子说完后,父亲沉默无语。

儿子又说:“谢谢你,爸爸,你让我明白了我们是多么贫穷!”

以贫富论英雄,是一种狭义的贫富观。中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算是穷到家了,但是谁又能鄙视陈景润呢?还有历代以来的那些清官、廉官,谁又能说他们无能值得鄙视吗?

那些贫穷一点的人更不应该看低自己的位置,不要盲目自卑,更不要因为贫穷而丢掉某些富人们所不拥有的“富裕”。作为不富裕的人,一定要成功地理解穷,思考为何会穷?千万不要轻信富人们杜撰的成功者奋斗的历史,道理很简单:别人的衣裳不一定适合自己穿。当我们发现,努力了、奋斗了,依然不富时,那穷就不是我们的错了。

可以说,世界没有绝对的穷人,也没有绝对的富人。以金钱分也只是一个局部,而我们面对的是人,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我们在金钱上的缺失,这肯定是“硬伤”,但当注定我们在这方面是矮子时,我们为何偏要从短处较劲,而不去在其他方面发挥优势呢?

因此说,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不要因为自己身处的位置而骄傲或者自卑、鄙视或者羡慕。正如广告说得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只要自己正视这点,我们都将是富有的人。

倘若我们暂时富裕,切莫鄙视或嫌弃那些不如我们的;如果我们暂时贫穷或者稍不如意,同样不必去羡慕那些整天开车、忙于应酬的人。正是由于生活是自己的,我们才能体会到那份只属于自己的幸福与甜蜜,而这绝对与贫穷或富裕没有必然的联系。

简单的才是最好的

平淡的日子才是生活最终的积淀,才是最难得的。不要再为眼前的幻景而患得患失,真正享受每一缕阳光,每一声鸟叫,每一丝凉风,每一天的简简单单。追求简单,就是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欲望。一个在物质和世俗方面追求很少的人,才可能用更多的时间去拥有精神世界的强大和丰富多彩。

生活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被无处不在、充满物欲的繁杂信息包围着。已经很少有人会走出去平静地听枫林鸟语,看大漠落日;也很少有人会安静地坐下来看花开花落,草长莺飞;也难得静心抬头看天高海阔、云卷云舒。人们脚步匆匆,东奔西忙。的确,在工作范畴,没有平静,也不会简单。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寻求简单,过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意义,不是幻想生活而是面对生活,祈求心灵的宁静。追求简简单单的幸福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目标,生活在简单中的人,就能够朝目标迈进,不至于误入歧途,而使我们丧失自我的伟大一面。很多人总是会情不自禁地羡慕别人的生活方式,以为那就是最幸福的享受。其实,不切实际地改变自己,不但得不到简单和幸福,反而会丧失简单和幸福,会增添许多大大小小的麻烦和苦恼。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关于乡下老鼠和城市老鼠的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乡下老鼠写了一封信给城市老鼠,信上这么写着:“城市老鼠兄,有空请到我家来玩,在这里,可享受乡间的美景和新鲜的空气,过着悠闲的生活,不知意下如何?”城市老鼠接到信后,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动身前往乡下。到那里后,乡下老鼠拿出很多大麦和小麦,放在城市老鼠面前。城市老鼠不以为然地说:“你怎么总是过这种清贫的生活呢?住在这里,除了不缺食物,什么也没有,多么乏味呀!还是到我家玩吧,我会好好招待你的。”

乡下老鼠于是就跟着城市老鼠来到了城里。乡下老鼠看到那么豪华、干净的房子,非常羡慕。想到自己在乡下从早到晚,都在农田上奔跑,以大麦和小麦为食物,冬天还得在那寒冷的雪地上搜集粮食,夏天更是累得满身大汗,和城市老鼠比起来,自己实在太不幸了。

聊了一会儿,它们就爬到餐桌上开始享受美味的食物。突然,“砰”的一声,门开了,有人走了进来。它们吓了一跳,飞也似地躲进墙角的洞里。乡下老鼠吓得忘了饥饿,想了一会儿,戴起帽子,对城市老鼠说:“乡下平静的生活,还是比较适合我。这里虽然有豪华的房子和美味食物,但每天都紧张兮兮的,倒不如回乡下吃麦子,来得快活。”说罢,乡下老鼠就离开都市回乡下去了。这则寓言使我们看到不同个性、习惯的老鼠,喜欢不同的生活方式。即使它们都曾经对不同的世界感到好奇、有趣,但是,它们最后还是都回归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圈子中去了,并且都能得到各自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我想按照自己的定义过生活。”有“美国甜姐”之称的著名演员梅格·瑞恩说:“我绝对不要活在别人定义的形象底下。我不在乎遗忘,人们总是会变得贪婪、太过自我。我希望能不断成长,活出既有的框架。也许我会再拍一部或两部电影,也许不会。虽然我会怀念这个工作,不过我对其他事情也很有兴趣。”

“我希望能活得简单踏实,”她说,“我不想过得飘飘然脱离现实。”

别认为通往幸福的路有多远,只要有信心的指引,向那个方向努力就可以了。幸福很简单,它是一种坚持的结果。

何须费心寻觅呢?幸福不在千里之外的岛屿上,而是存在你的心中。不管你有多忙,都请抽点时间为自己培植一盆鲜花。“可是”,你开始会疑惑不解,“养花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并没有这个嗜好。”你要拥有充实愉快的精神生活,感觉到安宁平和的内心世界,你就必须有所爱——用你的心,你的眼神,你的双手,你的行动,去关爱你身边的人和物。

而且,你的这种爱应是单纯的、和谐的,为此你不能附加条件——爱是没有理由的,你不能用它做交易,你的这种情感应该是纯粹的。为什么古今中外众多的文艺作品均赞美无目的、纯真的爱?因为这种爱是人类有史以来感受最为美好的情感,它有着强大的力量。当你真地付出自己诚挚的关爱时,爱的给予者和受予者心灵上都得到了莫大的抚慰,这时候,生命可贵的意义对双方来讲都得到了升华。

到花市去,选择一盆你第一眼就喜欢的花,把她带回家,移植在一个你每天都能看到她的位置。你就可以开始天天练习照料你的花儿了。你要有意识地关爱你的新宠,就像爱你的孩子一样。你要学会和你的花儿培养感情:经常跟她说话,把心里话说给她听,告诉她你多么爱她——你要相信,她总是很认真地聆听着你的心事。你一定能够体会到自己付出纯真的爱意时内心和谐的感觉——那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你完全忘却了焦躁不安、愤闷和匆忙时的尴尬。你尽情欣赏你可爱的鲜花时,你已融入了爱的氛围,你的身心于轻松愉悦之中享受到了最甘最醇的幸福。

现在,你可以延伸你充满仁慈的关爱之情了。你无需再要求身边的人们如何地改变自己或是满足你的种种期望,因为你现在愿意无条件地去爱他们了。爱与被爱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发现了这一点的你不再计较其他诸如自己主观期望的因素了,你知道爱就得爱他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原本认为是缺点的那一部分——有了包容的爱才是博大的爱、真实的爱。你终于放弃了偏见,领悟了爱的真谛。你从此将幸福永远,因为你受到了一位智者的低语的启示,爱就这么简单,幸福就这么简单。

不论你对简单下什么样的定义,其本质都是摆脱过剩的物质。依然可以追求烹饪之乐,但却不必订数种美食杂志、累积收藏无数的食谱;你依然可以追求最新的时尚,但却不必同款鞋各买一色或买许许多多的领带;你依然可以买下别墅,却不必依平日家居的方式来布置它;你可以多交朋友,朋友却不必多到非得用名片检索的地步。请开始更简单的生活,不要理睬你最初可能产生的焦虑,抛弃你的所有物品,只取你所需要的,而非你所不可求的。简单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境界;它不是浅薄,更不是平庸,它是一种处惊不变的人生理念和境界。简单是一种对复杂事物的感悟,就像将厚重的一摞书读完,突然萌生了灵感一样;简单是一种把握自我的精神境界,是一种高格调的东西。

没有人注意过风吹过桌布,带动玻璃杯在跳舞。可是它确实在跳舞,跳得如此优美。生命中,很多东西你没有留意,它们很简单,但是它们很美丽。记住罗梭的话:“我们的生命不应虚掷于琐碎之事。而应该尽量简单,尽量幸福。”

对生活不要苛求太多

人们对事物一味理想化的要求,导致了内心的苛刻与紧张,因此,常常不能平和心态,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事物总是循着自身的规律发展,即便不够理想,它也不会单纯,更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识而发生改变。这对于人类也一样,我们要顺其自然,不要去强求生活,对待工作亦该如此。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对自己坎坷的命运实在不堪忍受,于是天天在家里祈求上帝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帝被他的诚心打动,于是对他承诺:“如果你能在世间找到一位对自己命运满意的人,你的厄运即可结束。”此人如获至宝,开始他寻找的历程。

有一天,他终于走到皇宫,询问万人之上的皇帝:“万岁爷,您有至高无上的皇权,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您对自己的命运满意吗?”

皇上叹道:“我虽贵为国君,却日日寝食不安,时刻担心有人篡夺我的王位,担心国家是否能长治久安,我能否长命百岁。我活得好累,还不如一个快乐的流浪汉!”

这人又去找了一个正在晒太阳的流浪汉,问道:“流浪汉,你可以不必为国家大事操心,可以无忧无虑地晒太阳,连皇上都羡慕你,你对自己的命运满意吗?”

流浪汉听后大笑:“你是开玩笑吧?我一天到晚食不果腹,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命运满意呢?”

就这样,他走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访问了各行各业的人,所有的人说到自己的命运竟无一不摇头叹息,口出怨言。这人终有所悟,不再抱怨生活,一切顺其自然。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就是这个道理。

说也奇怪,从此他的命运竟一帆风顺起来。

人是自然的产物,也和大自然中其他生物一样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这个人适合统领三军,那个人精于舞文弄墨,各有天赋,各有使命。

人若能知道植物花草的特长,加以妥善运用,不仅能使环境增辉,更能美化生活,增添情趣。人若能像顺应花草的自然天性一样去顺应自己的能力和体力,不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上强出头,就能营造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做自己理想中的自我。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有多个徒弟,聪明的师傅让每个人顺其自然地发展,其结果是每个人的修行是千差万别的。找对师傅是一件幸运的事,有的人一生与师傅无缘,要花费很多光阴入门。天才无师自通是世间不常见的事情。现代社会的学历是敲门砖,有它可先入门,入门后的修行好坏依然决定你的成才与否,如果你已经竭尽全力,结局如何,就顺其自然吧。

其实,某些事情也许不适合你做,这时你完全可以将它放弃掉,给自己一点松弛,轻松地享受生活。想要做到内心平和,生活愉悦,第一步,必须把内心放平和,减少苛求、放低标准,不要人为地制造紧张情绪,生活原本不必如此忙乱;第二步,试着躺在沙发上懒洋洋地看电视,别担心如此度过周末是在浪费时间。当你学会了从容平静地度日,顺应自然并顺应天性,不去勉强别人,也不强求自己,你会发现事情不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地球照样转,生活照样继续。

建立好心态的意义就是帮助你找到最好的活法,然后顺其自然地努力和奋斗。既不感叹命运也不抱怨时代,当不了大树就当小草,当不了太阳就当星星,当不了江河就当小溪……明白自己该走的路,就会发现生活带给你的幸福与快乐。

“幸福的心灵就像良药一样易使病人康复。”把痛苦紧紧抱在怀里念念不忘,会使我们最终被痛苦淹没。“把生活看得太严肃,还有什么价值呢?”歌德曾经说过,“如果早上醒来我们没有感受到新的喜悦,如果夜晚降临没有赋予我们对新的幸福的期望,那么每天的睡觉和醒来还有什么价值呢?今天的阳光照耀在我身上,我应该去认真地感受生活。”在时光的沙漏里,流出去的沙子永远装不回去。请珍视时光里沙漏中的每一粒沙,选择自己的活法,用一颗容易满足的心,去精心装点美好的生活。

不要苛求完美

“聪明的人是其心灵的主人;愚蠢的人是其心灵的奴隶。”或许你不是完美的,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维纳斯因为断臂而美丽。因此,不完美并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事,只要你在不完美的基础上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完美就可以了。做最好的自己,做快乐的自己,一步步向成功迈进。

生活就是这样的,你不可以太过苛求,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下面,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人生就是要有很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或许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时候我们总是想要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其实,没有缺憾我们就无法去衡量完美。

人生是充满缺陷的旅程。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类永远不会满足自己的思维空间和自己生存的环境,对自己的生活水准更不会感到满足,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人类不断创造、追求。人生没有缺陷也许就意味着圆满,绝对的圆满便意味着没有希望,人如果没有了追求,便意味着停滞。人生圆满了便会停止了追求上进的脚步。

在人类生活要求的标准衡量下,生活是不能够尽善尽美,更不会那么尽如人意,正是因为有了残缺,使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梦,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努力的同时,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完美的自我。

追求完美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些人以争取高水准为乐,他们要求的是合理的卓越表现,这种健康的追求,并非我们所说的“追求完美”。当然,不重视素质的人根本就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就。但“追求完美的人”却强迫自己达到不可能的目标,并且完全用成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结果,他们不仅变得极度害怕失败,而且感到自己不断受到鞭策,对自己的成就不满意。事实证明,强逼自己追求完美既有碍身心健康,引起像沮丧、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安的症状,在工作效果、人际关系、自尊心等方面也会自招失败。

我们必须研究一下,为什么追求完美的人特别容易情绪不安,为什么他们的工作效果会受到影响?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以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看待人生。追求完美的人最普遍的错误想法,就是认为不完美便毫无价值。譬如说,一个每科成绩取得甲等的学生,由于在一次考试中有一科拿了乙等成绩,因而大感沮丧,认为那就是失败。在这类想法引导下,追求完美的人特别害怕犯错误,一旦犯错误就会做出过分的反应。

他们的另一个误解是相信错误会一再重复,认为“我永远都不能把这件事做对”。追求完美的人不会自问能从错误中学到什么,而只是自怨自艾,说:“我真不该犯这样的错误,我绝不能再犯了!”这种自责态度导致产生一种受挫和内疚的感觉,反而会使他们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伯恩斯教授最近进行一项调查,作为他研究工作效果和情绪健康的一个环节。他向150名每年收入1万~15万美元的推销员提出一系列问题,结果发现,他们之中约有40%是属于追求完美的人。可以预料的是,这40%的人所受的压力,比其余那些不追求完美的人要大得多。但他们的成就是否更大呢?说来奇怪,答案却是否定的。这些追求完美的人在生活中显然较常感到焦虑和沮丧,可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他们的收入较其余的人为高。

为了帮助追求完美的人戒除这个心理习惯,伯恩斯教授首先请他们列出追求完美的好处和弊端。

一名向他求助的法律系学生只举出一个好处:“这样做有时会得到优秀成绩。”接着她列出六个弊端:

①它令我神经非常紧张,以致有时连普通成绩也拿不到。

②我往往不愿冒险犯错,而那些错误却是创作过程中所必然会发生的。

③我不敢尝试新的东西。

④我对自己诸多苛求,令生活失去了乐趣。

⑤由于总是发现有些东西未臻完美,因此我根本不能松弛下来。

⑥我变得不能容忍别人,结果别人认为我是个吹毛求疵者。”

根据这个利弊分析,她终于认为若放弃追求完美,生活可能会更有意义和更有成就。伯恩斯指出:“假如你目标切合实际,那么,通常你的心情便会较为轻松,行事也较有信心,自然而然便会感到更有创作力和更有工作成效。我不是鼓吹放弃努力奋斗,不过,事实上你也许会发现,在你不是追求出类拔萃成就而只是希望有确实良好的表现时,反而可能会获得一些最佳的成绩。”

你也可以用反躬自问的方式来抗拒追求完美的思想,例如,“我从错误中可以学到什么?”你可以做个实验,想想你犯过的一项错误,然后把从中得到的教训详列出来。千万别放弃犯错的权力,否则你便会失去学习新事物以及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能力。你要牢记,追求完美心理的背后隐藏着恐惧。

人生是没有完美可言的,生活中处处都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因而人不能苦于那种“完美”的追求之中,只会留给我们更多的遗憾。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不如意,如果事事苛求完美,生命也就毫无快乐可言。当你面对不幸与挫折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生活中如果尽善尽美,那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给予会更快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也是一种快乐!给予更能传播快乐,让我们把爱与快乐给予父母,给予朋友,给予身边的所有人……

人活在世上要学会分享与给予,养成互爱互助的行善的习惯。正像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所说:“神奇的爱,使数学法则失去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而两个人共享一个幸福,却有两个幸福。”

很多时候,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严以律己,善待他人,可以减少许多麻烦。善于为别人着想,就要理解他人,以宽大的胸怀经受来自于各方的大大小小的压力,把自己和别人的利益冲突看得淡一些。心存高远目标,才不会为小事动摇,更不会花太多的精力去和别人计较。应该明白,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要具有忍耐和宽容精神,善于用自身的高贵品行去感化对方;要有团结和谐为重的博大胸怀,要能以德报怨,不念旧恶。宽容的基础是对人的信任和爱,相信别人有求善的愿望,昨天的敌人在明天就有可能成为朋友。

生活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耕种什么,就收获什么。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为自己铺开后路。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帮人并不意味着自己吃亏。

一对待人极好的夫妇不幸下岗了,不过在朋友、亲属以及街坊邻居们的帮助下,他们在小城新兴的一个市场里开起了一家火锅店。

刚刚开张的火锅店生意冷清,全靠朋友和街坊照顾才得以维持。但不出三个月,夫妇俩便以待人热忱、收费公道而赢得了大批的“回头客”,火锅店的生意也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几乎每到吃饭的时间,小城里行乞的七八个大小乞丐,都会成群结队地到他们的火锅店来行乞。

夫妇俩总是以宽容平和的态度对待这些乞丐,从不呵斥辱骂。其他店主则对这些乞丐连撵带轰,一副讨厌至极的表情,而这夫妇俩每次都会笑呵呵地给这些肮脏邋遢、令人厌恶的乞丐盛满热饭热菜。最让人感动的是,夫妇俩施舍给乞丐们的饭菜,都是从厨房里盛来的新鲜饭菜,并不是那些顾客用过的残汤剩饭。他们给乞丐盛饭时,表情和神态十分自然,丝毫没有做作之态,就像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原本就是分内的事情一样。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一天深夜,服装市场里突然燃起了大火。这一天,恰巧丈夫去外地进货,店里只留下女主人照看。一无力气二无帮手的女店主,眼看辛苦张罗起来的火锅店就要被熊熊大火吞没,着急万分之时,只见那帮平常天天上门乞讨的乞丐,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在老乞丐的率领下,冒着生命危险将那一个个笨重的液化气罐马不停蹄地搬运到了安全地段。紧接着,他们又冲进马上要被大火包围的店内,将那些易燃物品全都搬了出来。消防车很快开来了,由于抢救及时,火锅店虽然也遭受了一点小小的损失,但最终保住了。而周围的那些店铺,却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货物早已烧得精光。

夫妻俩对乞丐们无私的帮助得到了他们最真诚的回报。

世界著名的精神医学家亚弗烈德·阿德勒曾经发表过一篇令人惊奇的研究报告。他常对那些孤独者和忧郁病患者说:“只要你按照我这个处方去做,14天内你的孤独忧郁症一定可以痊愈。这个处方是——每天都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别人幸福?”

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乐,求人痛苦。何不在解决别人的痛苦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社会学者埃维拉的不小心陷进了沼泽地。野地里四处无人,埃维拉焦急万分,身子已经陷进去到了脖子。如果不能离开这里,就必然会被沼泽吞噬。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二话没说就用绳子将埃维拉拽了出来,把他带到了一个小镇上。当埃维拉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人说:“我不要求回报,只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埃维拉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将那位中年男子对他的要求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数年后,埃维拉被一次骤发的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要感谢少年时,少年竟说出了那句埃维拉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埃维拉的心里顿时涌上了一股暖流。

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激别人给予我们快乐和关爱,举手之劳也要给以人快乐和关爱,让他人在你我的些许关爱中不再孤独落泪,让生活因你我多一点的关爱而少一点不和谐,让社会在你我的爱心传递中多一些温情,让我们也幸福着我们的给予。

寻求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契合点,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冲突,可以使自己与多数人站在一个立场上。像杜甫虽然自家茅屋为秋风所破,但他念念不忘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何等胸怀,何等气魄!心中有他人,他人也就接纳了你。给别人一些关爱,纵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话,对那些忧郁、无助的心灵都会是一缕明媚的阳光,或许其荒芜的心田从此就衍生出一片勃勃绿意。我为人人,其实是一种风骨和一种品位。

有位医生赶着去抢救一名生命垂危的儿童,行至半路,竟发现路前方有一条深沟,他无法过去,于是他求助于路旁的一台推土机的司机。司机答应了,他为医生填好了深沟。医生一路飞奔而至,终于孩子得救了。在回去的路上,他感激地向那位司机道谢,“谢谢你,是你救了孩子一命。”不料,司机却说道,“我根本不知道那是我的孩子”。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却告诉我们,付出也是一种美,帮助别人也等于帮助自己。

由此可见,宽厚待人,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在人际交往时往往能化干戈为玉帛,使原本激化的矛盾平息乃至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美好的事物都是由美好的德行引发的。

在漫漫的人生路上,你如果觉得自己孤寂,或者觉得道路艰险,那你就照阿德勒的话去做,每天都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别人幸福?这样你定会逢凶化吉,因祸得福,幸福就会飞到你的身边,使你远离痛苦与烦恼。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凡尘俗世里,让我们永怀乐善好施之心,永葆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

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人要学会分享。快乐也好,悲伤也好,有人与之分享就是幸福的。人生的乐趣,在于分享。正如孟子所说:“独乐乐,不如与众同乐。”我有一份快乐,分给你一些,我还是一份快乐,你也有一份快乐。分享是快乐的,是一种美德。当我们把自己的东西拿来与人分享时,我们的胸怀因而变得更加宽广,我们的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只有分享,才能快乐。财源丰盛,比不上浓浓温情,而分享的快乐,在于让温情一路延伸。

英国戏剧作家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而快乐有如思想,不会因为分享而减少,反而会成倍增长。

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有了它生命才会充满活力与希望。分享快乐也是一种美德,因为快乐能够传染。你要把快乐传染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他是赤脚的孩子还是为米发愁的母亲,你都要把快乐传染给他们,让他们像鲜花一样绽开笑脸。快乐姓公不姓私,一个人偷着乐,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分享是一种快乐,是一种成长,是一种心情。学会分享是一种态度,把你的成功分享给大家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幸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外乎有两种:一是言行,二是肢体。把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就是把好的一面分享给大家。

当我把我所知道的分享给大家的时候,这个过程我是很享受的,分享也是一种情绪发泄。当你的心情高涨时,你会把所有开心的是说给大家听,让大家也分享你的快乐;当你遇到不如意的时候时,你会找一个很好的朋友向他哭诉你的烦心事,让他帮你分忧,安慰你。当你感受到大家的快乐,得到安慰时,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是不是有一种情绪发泄之后的快感。

学会分享,学会把你的心情分享给大家。

生活需要伴侣,快乐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惩罚!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农民,同时得到了一种玉米良种。邻居知道了,就向他们讨要购买。甲怕邻居种了好的玉米影响他的收成效益,便拒绝了向邻居施舍和给予。

而乙是一位豁达之人,喜欢把自己的好东西与人分享。他给周围的邻居每人都给予了一些玉米种子。

第二年,到了收获的季节,甲的玉米长势很差,穗小粒瘪,而乙的玉米却长势良好,穗大粒饱。

甲不明其故,便去问有关专家。专家说,风会将成熟玉米的花粉从一块地吹到另一块地,如果周围邻居种的是质量不好的玉米,那么,杂交传粉就会使玉米良种的质量不断退化。

一个人活着,要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和幸福。只有懂得分享,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把你的痛苦与人分享,你的痛苦将会减少一半;把你的快乐与人分享,你的快乐将增加一倍。”这句名言一点也没有错。生活中,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要想得到快乐,就得先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细细想来,分享看似付出,实际上却是获得的。

尽情地分享快乐吧。“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分享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快乐,传递快乐就像耕作一样,你撒播的种子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与人相处的艺术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真心待人,别人就会对你真心。我们给予的,迟早会收获更多;我们收获的,将会撒下更多快乐的种子。

快乐亦在,分享快乐亦在,人生,快乐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