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趣话
9983500000042

第42章 何时一禅酒,重与细论文——切磋的益处

李白与杜甫,既是唐朝两位着名的诗人,又是肝胆相照的挚友。在齐越一带漫游期间,他俩朝夕相处,亲如手足;切磋诗文,推心置腹。唐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杜甫从齐州西下,回到长安;李白从齐州南下,浪迹东吴。回到长安,杜甫写下了《春日忆李白》一诗,诗的最后两句为:“何时一蹲酒,重与细论文?”意思是说,好朋友一旦分别,却想念万分,哪一天才能久别重逢,共饮美酒,再度研讨诗文呢?由此观之,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是建立在以文会友、相互切磋的基础之上的。

到了北宋初年,李白与杜甫相互切磋的遗风却被那些无所事事的达官贵人抛弃得一干二净。他们写诗作文,不再进行切磋,却一味追求典故的堆砌,满纸的空谈,热衷于不懂装懂的相互吹捧。不少有识之士非常厌恶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决心在相互切磋中将李、杜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以及李、杜当年的切磋文风归真反璞,然而李白、杜甫的诗集已存之不多了。有个叫陈从易的读书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一部残缺不全的《杜诗》进行研读。当他读到五言诗《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时,发现其中两句诗中的一个字被虫蛀掉,仅仅剩下“身轻一鸟口,枪急万人呼”了。

“枪急万人呼”说的是,蔡都尉的枪法绝伦,受到万人称赞;“身轻一鸟口”是说他纵身跳跃的功夫不同凡响,身轻如鸟。究竟是如鸟“飞”,如鸟“落”,还是如鸟……他想穿了脑袋也难以定夺,只好邀请诗友进行切磋,填补缺字了。诗友之中,补“疾”者有之,补“下”者有之,补“起”、补“落”者亦有之。然而,“疾”字太露,“下”字太拙,“起”与“落”仅仅限于飞鸟的身姿,难以惟妙惟肖地形容蔡都尉舞枪时身轻敏捷的跳跃功夫,只好留下一片遗憾。不久,陈从易又得到一部完整的《杜诗》,打开一看,那完整的诗句却是“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这“过”字立即让陈从易想像出蔡都尉舞枪时的跳跃动作,就像鸟儿在眼前轻轻飞过一样,其轻快,梦敏捷,其忽起忽落的身姿和精湛武艺全都包容在这“过”字之中了。于是深有感触地说:“老杜真是‘下笔如有神’啊!虽然仅仅平常一个字,我们却谁也赶不上。”

几十年之后,苏东坡对陈从易评论道:“如观李、杜飞鸟句,脱字欲补知无缘。”苏东坡的评论既赞扬了杜甫诗作的功力深厚,亦赞扬了陈从易及其诗友的切磋精神可佳,尽管“知无缘”,力不从心,却在那儿潜心斟酌,能不令人感动吗?这种切磋的轶闻趣事,何止仅仅发生在陈从易及其诗友们身上呢?苏东坡及其诗友也留下了同样的佳话,成为后人相互切磋的典范。那是阳春三月的一天,轻风给绿柳轻轻地梳着发丝;蜜蜂在桃花丛中忙碌采蜜不已。黄庭坚、苏东坡、秦少游、佛印四位才子结伴出城春游。他们谈笑风生,来到一座寺院里,但见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春雨》一诗。尽管年代已久,然而该诗的绝大多数字迹仍然清晰可辨,只有“林花着雨胭脂口”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实在让人辨认不清。四位才子决定为这句诗补出缺字。才思敏捷的苏东坡略加思索,脱口轻声吟道:“林花着雨胭脂润”;酷爱杜诗的黄庭坚不甘落后,应声喝道:“林花着雨胭脂老”;秦少游击掌提出高见:“小弟认为‘林花着雨胭脂嫩’为佳”;老练持重的佛印认为“林花着雨胭脂落”为妙。他们各抒己见,切磋缺字的精神感动了寺中老道,老道取出《杜工部集》,找到《曲江春雨》一诗让四才子观看。原来此句最后一个字竟是“湿”字。四位才子品味一番,对诗圣杜甫的用字无不折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在切磋中认为杜甫笔下的“湿”字用得恰到好处。这个“湿”字,将“润”的色泽,“老”的衰情,“嫩”的质地以及“落”的态势尽收其中,融为一体,鲜明而准确地再现了“林花着雨”时的神韵。四位才子在切磋中增长了见识,悟出了杜甫在遣词用字的造诣方面是堪称为诗圣的。

切磋,既可以相聚一堂进行,亦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毛主席《关于诗的一封信》发表之后,收到北京大学一位学生的来信。

信中说,“遗误青年”的“遗”字,应为“贻”。毛主席看过这个学生的来信之后,认为意见提得很对,于是非常高兴地写信请《诗刊》编辑部加以改正,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俗谚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俗谚揭示了人多主意多的哲理。如果从作文的角度而言,那就具有相互切磋能够提高文章质量的蕴含了。纵观古今,凡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要推心置腹地以文会友,均能使各自的文章在切磋中渐人佳境。《元史·元明善传》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元明善与虞集非常要好。每次写出的文章都要请虞集提出具体意见。有一次,元明善应好友吴全节的要求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完成后,他按照惯例,又找虞集进行切磋。虞集看了文章之后,开诚布公地说:“如果删去其中的百余字,这篇文章就可以流传久远了。”元明善立即饱蘸笔墨请虞集删改。虞集毫不客气地删去120字,文章果然生色,而且传神。

作文,特别是同一命题的作文,全班几十名学生不管运用叙述、描写,还是运用说明、议论等表现手法进行写作,总会有正有误,教师若能从中摘录整理正误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讲评中引导学生进行切磋比较,无疑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时,配有一幅插图。有位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写一篇《在区公所里——<;小二黑结婚)插图的说明》。教师批阅之后,先从学生作文中摘录整理出关于说明二诸葛胡子的几种例句:

①二诸葛长着八字胡须;②二诸葛留着仁丹胡子;③二诸葛瘦长的脸上挂着一络胡须;④二诸葛留着一寸左右的胡子;⑤二诸葛下巴上长有一把山羊胡子;⑥二诸葛下巴上零零星星有两三根长胡须。

这位教师又从学生作文中摘录关于小二黑头巾的几种说明例句:

①小二黑头上扎着一条包头巾;②小二黑头盘布巾;③小二黑头上扎着一条手巾;④小二黑头上裹着一条白羊肚毛巾;⑤小二黑头戴头巾;⑥小二黑头上缠着一条纱巾。

教师把这些具体说明的例句排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在切磋比较中辨别正误,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经过热烈的讨论与切磋,最后意见统一为:二诸葛长的是“山羊胡子”,小二黑头上裹的是“一条白羊肚毛巾”。学生的认识统一后,人人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这位教师又让学生在切磋中说明其他几句不够准确的原因。此时,暂时平静的课堂犹如平静的水池,再次激起圈圈涟漪,许多学生踊跃指出其他几句说明失误的原因。比如,在“二诸葛的胡子”一组例句中,学生指出,“八字胡须”需要从正面才能看清楚,插图上二诸葛的画像是侧面像,难以看出是“八字胡须”;“仁丹胡子”是日本人喜欢留的胡子,我国农民一般不留这种胡子;“塔”字是修饰长胡须的,二诸葛的胡子很短,不能用“一给”进行修饰;“脸上挂着”,说明的部位不够准确;“一寸左右的胡子”,没有表述出二诸葛胡子的特点;“零零星星有几根长胡须”与画面不符;惟有“一把山羊胡子”不仅切合画面实际,而且生动逼真,使二诸葛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老师这种在比较中进行切磋的方法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老师的影响下,学生在作文中也渐渐养成了相互切磋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