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93

第93章 爱要付出也要“索取”

一位初中男同学和父母一起坐公共汽车外出游玩。车来了,那个男孩一个箭步窜上车,神情坦然的坐在座位上,而站在男孩子身边的父母心甘情愿地饱受拥挤。

车上的一位老大爷看不下去,便说:“孩子,你应该把座位让给你的父母坐。”还没等男孩做出反应,他的父母急忙对他说:“你坐吧,我们不累。”可事实上,男孩的父亲已经被沉重的旅行包压得站不稳了。

孩子不懂得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对父母的爱,原因并非全在孩子身上。很多孩子从小到大就习惯了接受爱,他们没有感恩的意识。如果父母不教育孩子,不懂得在必要的时候向孩子“索取”爱,那么孩子可能会永远自私下去。

当孩子对父母表现出礼让和孝敬的时候,父母应该高兴地接受并赞扬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没有这个意识,父母可以大胆地向孩子“索取”。“索取”的过程也是教孩子付出爱,回报爱的过程。

有一个家庭,每次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如果他忘记给爸爸妈妈一份,爸爸妈妈绝对会提醒孩子:“孩子,你应该给爸爸妈妈一份,这样才是好孩子。”

全家3人都爱吃苹果。每次妈妈都会让儿子拿3个苹果,洗干净了每人一个。有一次,家里就剩下3个苹果了。儿子没像平时那样把苹果递过来,而是用眼睛看着爸爸妈妈,他的意思是说:“就剩3个了,你们俩还吃吗?”孩子的妈妈随即对丈夫使了个眼色——吃!结果夫妻俩就开始吃苹果。爸爸妈妈这边吃,儿子在那边就开始流眼泪,他可能在想:“真吃啊,都不给我留点……”

见状,妈妈说:“苹果吃完了还可以再买,你不能只想着自己吃苹果而不管爸爸妈妈了呀!”儿子听后点点头,从那以后,他变得更加懂事了。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对父母很有孝心,对同学和朋友也很照顾,很受大家欢迎。

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他的天性一样表现得很自然。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要适当把自己对孩子的爱藏起来,同时要理直气壮地向孩子“索取”爱。

当然,孩子或许因为父母的“索取”感到不高兴,或是觉得疑惑,因为孩子小,他们不懂得什么叫感恩,什么叫爱。这正好是教育孩子的机会,父母要告诉孩子:“我们那么爱你,你也应该用同样的爱回报我们。这就叫感恩,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实际行动对我们表现出爱。”

当孩子学会了感恩于父母后,父母可以继续将感恩的对象扩展到帮助孩子的人身上,告诉孩子:“别人帮助了你,你就要学会感谢他人,并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别人。”

父母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但让孩子爱父母同样是顺理成章的。父母不能一味责怪孩子的自私无情,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太爱孩子,才让孩子只知道得到别人的爱,而忽视付出爱?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当孩子忘了用行动表示对父母的爱时,父母一定要记得提醒孩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抑或是一句简短的提示,都是向孩子索取爱的方式,也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