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76

第76章 勤奋比聪明更重要

一天,老师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是让学生们背两首古诗。吴桐心想:我这么聪明,记忆力这么好,明天早上再背也来得及。

放学到家后,她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写作业。做完作业,整理好书包。她拿出签名本往桌上一拍,对厨房里的妈妈喊:“妈,快来签名。”“喊什么呀,来了。”妈妈放下手中的走到了吴桐的房间。开始一项项地核对签名本上的作业科目:

“《大学数学丛书》?”“做了”。

“口算?”“做了。”

“古诗?”“没背。”

“背诵呢?”“我昨天背过了,今天不用背了。”吴桐说了个谎。

“不行,再多背几遍。不然背不出来了。”

“妈,我已经背了好多遍了,我这么聪明,保证能背的出来。”吴桐用哀求的语气说。

“好,好,随便你。”妈妈话音刚落,吴桐就连蹦带跳地跑进房间看电视去了。

第二天早上,吴桐来到教室就抓紧时间背诵古诗,可是当老师抽查他的时候,他还是结结巴巴地背不出来。

很多家长习惯于把孩子取得一点点成就归功于聪明,而忽视了勤奋与努力。聪明固然重要,勤奋和努力也必不可少。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和努力分不开的。

从古代的“天道酬勤”“吃了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到近代的“勤能补拙”;从国外的“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到国内的“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都在强调勤奋对一个人的意义。因此,培养孩子勤奋的习惯和品质,是父母应该引起重视的事情。要让我们的孩子树立起努力的方向,而不在“聪明”的光环下沾沾自喜。

因此,父母要肯定孩子的勤奋和努力。在对孩子的成就进行归因的时候,智力属于不可控制因素,是孩子自身无法改变的,但是努力与否却是孩子可以控制的,因此把孩子的成就更多地归于勤奋,让孩子意识到勤奋比聪明更重要,他们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台球神童丁俊晖的成功在很多人看来是得益于他的天赋,其实在他成功的背后,他付出的勤奋和努力是很多的。丁俊晖刚开始迷上打台球的时候,父母都以为孩子只是玩玩而已,过段时间就腻了。然而过了很长时间,丁俊晖非但没腻,反而还越来越着迷于台球。父亲没有反对,而是尽力创造条件支持丁俊晖对台球的追求。就这样,丁俊晖就在不断的练习中使自己的技术不断超越,最终走向了成功。

有句俗话说得好:“所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父母应该赞赏孩子的勤奋和努力,对他们的努力给予最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不要因为孩子不聪明就气馁,应该为孩子的不努力而担心。

而勤奋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自制能力不强,稍不注意,他们就想偷偷懒,这样不可能养成勤奋的习惯。因此,父母要严格要求孩子,发现孩子有懒惰的苗头,就要严格教导孩子。坚决不能让孩子被懒惰的念头影响。

另外,父母可以用劳动付费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勤奋品质,比如拖地5角、收拾自己的房间2角、洗碗1元等。同时,告诉孩子要想得到零花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劳动去争取,孩子如果想要零花钱就会勤奋劳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懂得,只有努力干活才可以有收获,懒惰的人是什么也得不到的。这样,等孩子长大后,他就知道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