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46

第46章 互相合作好处多

有一位父亲让儿子做了一个游戏。他先请儿子伸出自己的小手,分别说说每根手指头的优点。儿子说:“大拇指可以用来按图钉,可以用来赞扬别人;食指可以挠痒痒,可以指东西;中指最长,可以……”儿子的思维挺活跃,一口气说了不少。

这个时候,父亲笑眯眯地给儿子一个装有小玻璃球的杯子,并对儿子说:“那么,现在就请你用你认为最有本事的那根手指把玻璃球从杯子里取出来!记住,只能用一根手指。”

父亲刚一说完,儿子就急不可耐地尝试起来。可是,不论他怎么努力,就是不能把玻璃球取出来,急得小家伙抓耳挠腮。

父亲这才不紧不慢地说:“好吧,你可以邀请另外一根手指同原先的那一根合作。”于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接着,父亲再告诉儿子合作的重要性。

这位父亲的用意在于让儿子认识到,任何一根手指要实现拿起东西的目标,都必须以其他手指的合作参与为前提。进一步深入下去,就是告诉儿子,无论一个人多么有能力,总是有所局限的,总有他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因而合作是必要的。

如果孩子合作能力欠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没有合作意识。这就要求父母时常给孩子灌输与人合作的思想。比如,爸爸、妈妈可利用星期日或节假日带孩子参观菜场、小吃店、商店等互相协调工作的地方。

生活中,很多事情必须依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配合才能完成。父母可以先让孩子体验一下“孤独奋斗”的弊端。例如,两个孩子各自霸占一堆积木,他们都不能砌出好看的造型,而当他们合作时,让积木充分利用,就能共同砌出各种奇特的造型。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让孩子理解合作的必要性。

当孩子一个人玩的时候,爸爸妈妈可问孩子:“你的汽车如果没油了怎么办?”让孩子知道汽车没油需要加油,而加油就需要他人的合作和帮助。以此激发孩子与人合作的愿望,促使孩子主动与同伴交往。

另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一些游戏活动,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合作态度。一般来说,孩子们在一些游戏中会合作得很好。游戏可以说是培养孩子合作能力最有效的活动,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逐渐摆脱“自我中心”。

比如,可以让孩子和邻居的小伙伴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担任“爸爸”或“妈妈”的角色。他们在游戏中会履行爸爸或妈妈的义务,洗衣、做饭、带娃娃,这样就必然要与同伴共同游戏,进而发展了其合作能力。

当然,在有的游戏中也会出现合作不愉快的情况,比如在建构游戏中。当孩子们一起搭积木,而材料又比较缺乏的时候,往往会发生矛盾。孩子们会将一部分游戏材料据为己有,担心一旦合作,就没自己的份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及时引导,帮助孩子消除一些顾虑,必要时,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并示范合作,引导拒绝合作的孩子和大人一起游戏。

此外,不要忘了给孩子们充分展示他们合作的成果。孩子们的每一次合作,哪怕是一点点的成果,都应该展示给孩子,让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成功,这样能激发孩子们再次合作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