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23

第23章 培养事前制定计划的习惯

全班要集体去春游,头天晚上妈妈就督促潇潇制定计划。第二天来送潇潇时,妈妈对潇潇说:“把你的计划书再给我看看!”

潇潇一边掏出计划书,一边对妈妈说:“妈妈,你就放心吧,我早就记在心底了。”

孩子们走后,一位家长好奇地问潇潇妈妈:“刚才你看的是什么重要文件呀?”

“潇潇的郊游计划书。”潇潇妈妈自豪地说。

“孩子这么小就会做计划书?”

看着对方如此惊讶,潇潇妈妈说:“原来潇潇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做事总是毛手毛脚、丢三落四的,后来,我在报刊上看一个关于德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很受启发。”

故事说:一个德国孩子对爸爸说:“爸爸,我周末想去游乐场。”爸爸没有直接作答,而是说:“你计划好了吗?你想跟谁去?去那儿玩什么?怎么去?”孩子说:“我还没有想过这些。”爸爸说:“没有想好的事就不要说,等你想好了,做好计划了,再跟我说。去吧,做一个具体的计划!”

潇潇的妈妈说:“从那以后,我也开始督促潇潇在做事之前做计划。如我经常会让潇潇把周末的事情做一个计划,什么时候给花浇水,什么时候练画画,什么时候练字……就这样一直到现在,潇潇做每件事之前都会做出详细的计划。”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没有制定计划的意识。他们一到期末复习的时候就慌张起来,复习没有计划;零用钱总是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如果你的孩子也被这样的问题困扰,那么你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事前制定计划的习惯。

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或许对什么是计划没有概念,至于怎样做计划,他们更是不懂,因此,需要父母教会孩子做计划。父母可以做出一些示范,经常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孩子,并且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讨论、帮着计划。

比如,在周末的早上,你可以对孩子说:“今天我要把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安排一下,吃完早饭,我们到公园参加花展,然后回来吃午饭,午饭后我们休息一个小时,然后我带你去少年宫学画画,三点半我要带你去海洋馆,回来后,你要写一篇日记,把你一天的见闻都写进去。你觉得这样安排好不好?”这种示范不但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计划的重要性,而且还能使孩子学着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当孩子对父母的计划提出了疑问,或者孩子有了计划的意识后,父母就应该给孩子提供做计划的机会。

比如,全家人准备周末去公园游玩,孩子通常喜欢玩一些新奇刺激的活动,像碰碰车什么的。于是,可以让孩子把他想玩的活动,如玩碰碰车、过山车、划船,按一定的顺序列出来,而且要照顾到大家游玩进程。如果孩子计划得合理,父母就按照孩子的计划去做。如果计划的不合理,父母就要跟孩子讲清为什么。这种实践性的锻炼能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

孩子自律性不强,即使他们学会了事前制定计划,有时候也可能因为兴奋、忙碌而忘记。因此,父母的时常督促起着加强孩子自律的作用,直到孩子彻底养成习惯为止。但切忌不要把督促变成唠叨,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