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从头到脚说瘦身
9953500000018

第18章 美丽有效的瘦身穴压(11)

¥¥¥小腹

身材变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生活、饮食、作息的不均衡和不运动所致,因此赘肉最会选择在腰部、腹部和腿部囤积,如果小腹已经开始外凸,却依然不管不顾,那么原本窈窕的曲线要回复就很难了。随着年龄的改变,新陈代谢也会开始减缓,腰、腹、臀、腿等部位开始出现脂肪囤积的问题,破坏了原本均匀的身材曲线。

上班族每天从早忙到晚,根本无暇顾及运动,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身材也开始变化了。在办公室里坐久了,偶然一低头,可能会被凸出的小腹吓到。苗条的身形是青春的通行证,不要让突出的小腹成了你年龄的负累,赶快行动起来减掉你小腹上多余的赘肉,与大腹婆说再见。下面介绍一些省钱、省力又省时的方法让大家摆脱小腹上脂肪的困扰。

穴位按摩瘦小腹

——瘦小腹的常用穴位

肚脐周围的穴位有气海、大巨、关元、天枢等,每个穴位通过10~20次按压,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降低食欲,调节内分泌等,可以达到改善腹胀、水肿、预防小腹突出等问题。通过按摩头部的下关、颊车等穴位,可以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还有紧实脸部肌肤的功效。

用两手的食指或中指的指尖,左右均等地慢慢指压中脘、天枢和关元三个穴位两至三秒,压进肚子两至三厘米。中脘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天抠穴位位于脐左右两侧各旁开2寸处约三个指头宽,关元位于脐下3寸处。指压十次左右。

合谷:合谷被称作塑身万用穴道,全身肥胖都可以按压此穴,它可以促进周身的血液循环,提神清脑,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合谷的位置在拇指与食指界凹陷处。大多可以从手背方向取穴比较容易。

天枢:天枢穴位于肚脐两侧两寸(约三指宽)的地方,它可以帮助促进腹部新陈代谢,有助于消化,排出宿便,进而帮助小腹恢复平坦。

气海(丹田):丹田穴位于肚脐正下方一寸半(约食指和中指合并的指幅宽度)处。它可以帮助消化,改善腹部肿胀,可以预防小腹突出。

关元:关元位于肚脐正下方三寸(约四指并拢的宽度)。可以帮助降低食欲,促进消化。

——睡前五式穴位按压法

1、 预备式。平躺在床上,双眼微微闭合,均匀呼吸,将左手掌心迭放在右手的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2 、按揉中脘穴。将右手拇指指腹按在中脘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3、 分推肋下。将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于同侧剑突旁,沿季肋分推0.5-1分钟。

4、 团摩上腹。左手掌心迭放在右手背,右手掌心贴在上腹部,适当用力顺时针环形摩动0.5-1分钟。以上腹发热为佳。

5、 直推腹中线。左手掌心迭放在右手背,将右手掌心贴在剑突下,适当用力从剑突下沿腹中线向下推至脐部,反复操作0.5-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

瘦腹小体操

——五种动物姿态减小腹赘肉

猫伸懒腰。猫伸懒腰的过程:先伸展四肢,然后屈膝团身。我们做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腹部肌肉。首先,将身体平贴于床面或垫子上,双手向上伸举,然后脚也一起向上伸展,看起来像被人拉住一样,动作的幅度越大越好,尽量拉到极限。最后再团身至极限。

蛇舞。站直,两腿伸直分开,宽度同骨盆宽度相等,两手放在腰际或向上伸直,保持骨盆不动。上身先朝右移,然后移回原位,再朝左移,然后直接右移,不用回原位,移动渐呈圆形。重复3次,每次10下。

青蛙呼吸。此方法特别适合那些腹部前凸,腰围粗壮,臀部肥硕的女性。具体方法是: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略停一两秒钟后,经口呼出至腹壁下陷。每分钟大约有五六次即可。它的重点在于把呼吸变深,吸吐时要掌握深、慢、细、长的要诀。

猴爬山。爬上时可以用手能减轻双腿的负担,全身性地活动肢体。跳跳蹦蹦地前进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可以缓解机械性上台阶的动作造成的腿部发麻。注意:登山的时间不宜过长,匀速进行,最好是自我感觉舒适,心脏没有过于激烈的跳动感。

鸵鸟行走。形体舞蹈站立姿态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首先要求肩部下沉,从而突出胸部和颈部的美好线条;其次要求腹部收紧、腰部直立,双腿夹紧,以使姿态挺拔和仪态端庄。

清除宿便,不做大肚婆

血虚型。表现为脸色苍白或萎黄、唇白肤干、头晕目眩;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眼睛干涩、视力模糊、容易抽筋、月经量少等症状。

适宜食品:葡萄、柠檬、木瓜、菠萝、草莓、枇杷、李子、龙眼、荔枝、樱桃、红萝卜、茼蒿、花椰菜、包心菜、豌豆、四季豆、花生、黑木耳、玉米、栗子、橄榄、豆浆、白米、糙米、黄豆、黑豆、赤小豆、冰糖、牛肉、鸡肉、鱼肉、猪肉、鸡蛋、燕窝。

阴虚型。两颊潮红、口燥咽干、口舌生疮、手足心热、睡时流汗、大便干结、小便量少;心悸失眠;干咳痰少而稠;饥饿却不想吃、干呕、胃胀气、脸红眼痒、眼睛充血、易燥易怒、青春痘;女子月经提前、阴部干燥搔痒等。

适宜食品:菱角、莲藕、香菇、蘑菇、白木耳、菠菜、绿豆、豆腐、麻油、生姜皮、苹果、莲雾、西红柿、甘蔗、香瓜、橙、无花果、蜂蜜、乌骨鸡、鸭、蟹、蛋白、牛奶、小米、薏仁。

小帖士:润肠小菜

养阴清热烩海参

材料:海参1碗、黄芪3钱、新鲜山药半碗、山竹3钱、桑椹子3钱,石斛3钱、姜3片,适量鲜干贝、虾仁、香菇、小玉米。

做法:将中药材放入纱布袋中,加入1500cc的水,熬煮45分钟,取药汁备用;虾仁及鲜干贝先以热油爆炒备用;将海参、香菇、小玉米与药汁一天炖煮,熟后加入虾仁及鲜干贝,快炒数下,加酒及调味料,勾芡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养血、滋阴清热,适于疲倦、口干舌燥、烦热多汗、大便干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