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19 教部属捕鱼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一句成语,说的是:给别人一条鱼,不如教他捕鱼的方法;想要帮助一个人,不要只帮助一下,也不是只给对方一点金钱或财物,而是要将方法教给对方,让他自己拯救自己,自己获得发展。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鱼”(投资、人力支持)只能满足一时之需,而“渔”却让人有谋生的本钱,让企业获得发展的动力。要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竞争优势并不是很难,难的是长期保持这种优势。短时间获得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创新优势、资金投入或政策支撑(对个人来说是机遇或发展势头不错),要想实现持续发展,直到获取最后的胜利,没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没有优势突出的企业组织能力,是无法完成的。
现在的许多国际化发达国家的企业,必须具备层出不穷的创新能力,那种依靠一两个灵魂人物决胜商界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即便你有几十个“松下幸之助”(鱼),但没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经营能力(渔),一切都将是徒劳。世界知名手机生产厂家Nokia,不断推出全新的手机产品,那些一般的厂商连模仿都来不及。这样的企业,已经掌握了捕鱼的技巧,并不断更新加强,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也会越来越成功。
卡内基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因此他个人并不看重“鱼”的多少,而在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他并不拼命地挣钱,而是将闲暇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和学习上,获得了捕鱼的技巧和方法。
刚见到考斯特先生,卡内基就被其高贵的气质和威严的气度所吸引,考斯特就成为他学习和追赶的榜样;卡内基依然来到铁路公司,成为考斯特手下的一员干将。考斯特先生给卡内基的薪水并不太高,但他给了他谋取财富的技巧和不断进步的机会。比如让卡内基购买快船公司的股票,获得丰厚的年利;派卡内基到最艰苦的偏远小镇工作,锻炼他的工作能力。卡内基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从一般职员做到高级管理人员,月薪超过一万美元,但他并不在乎薪水的多少,而是秘密计划筹建钢铁生产企业。
卡内基还是“授人以渔”的高手。他交给下属管理经验和生存、成长的方法,让很多人因此而受益。
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就是受益卡内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希尔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具有丰富的时间经验,他曾是卡内基智囊团内的人物之一。
有一天,希尔找到卡耐基,虚心地说:“我准备采访你,希望你能毫不保留地告诉我一些关于成功的方法。”
卡内基沉吟了一下说:“你不是第一个找我要‘方法’的人了。我没有什么方法,但我可以帮助你成功。”
希尔喜出望外。但卡内基的“方法”让他大失所望:福特、罗斯福、洛克菲勒、爱迪生……卡内基写下了几十个美国成功认识的名字,说:“他们都是我的朋友,你可以逐一地采访他们,获得成功的秘诀。”
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看他非常为难的样子,卡内基又交给了他一个秘诀,并让他记录下来:“卡内基,我这一生不仅要取得像你那样的成就,我还要在历史舞台的起跑在线向你挑战并且超过你。”
希尔依然摇摇头,他只有高中学历、连出差的经费都不足……“你可以先试30天,只试30天,你一定能成功的。”
卡内基先生让很多人获得成功,不可能拿我这个小人物开玩笑的!希尔辞掉工作,开始了漫长的访问之路。不久他便迷上了成功人士绚丽的故事。并逐渐从中总结出一门学问—— “成功学”,这是关于经济的哲学,它不仅是一个帮助人脱离贫困,实现经济富裕的方法,更是一门帮助人建立完善人格、享受丰盛人生的大学问。如今,希尔成为美国乃至全球很多地方家喻户晓的任务,以他名字命名的培训机构成为企业争先光顾的地方。
授人以渔应该这样做
正如卡内基点化拿破仑·希尔一样,授人以渔并不需要你像教授带研究生一样辛苦,只需要建立合理的机制和在关键时刻予以点拨。
微软公司,让每一位员工都受到赏识
微软公司在全球有上万名员工,很多雇员不但难以见到比尔·盖茨一面,甚至本国的片区经理也无法见到。微软公司是如何授人以渔的呢?
公司严格落实“责任到人”,让每一位员工都受到赏识。不管是产品研发,还是市场推广,每一个产品项目下都有一个产品经理;经理全面负责产品研究、开发、设计,负责市场产品定位和推广计划等工作。
这与微软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有关,IT产品的设计开发,比较强调独立性和思想性。公司一贯重视人的作用,愿意给员工提供充分的空间,开发他们最大的潜能。每个人都喜欢独当一面,体现自己的价值;公司的管理模式时刻对员工充满挑战性和吸引力。微软的员工都把公司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业。
微软时刻把握对员空成长性和发展空间的关注,培养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样,一个企业要真正留住人才,就得使人才有用武之地,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让员工在奋力打拼的同事,最终获得收益。
福特公司,让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
福特汽车是美国响当当的企业,说到它的发展,没有人能够忘记艾尔弗雷德·斯隆。因为,“在美国的公司管理者中,从来没有哪个人能像他一样如此受人爱戴。”他长期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很多通用公司的经理人都深深感念于他的私人恩情,因为当他们有困难时,他总会从容地作出决断,并给予他们善意的帮助、建议或诚挚的关怀。但同时,他又能超脱于整个通用公司的管理层之外。
艾尔弗雷德·斯隆有句名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员工的绩效和性格,而不要掺杂个人的喜恶之情。他非常注重培养员工的“主人翁”。这里的主人翁不仅仅指“深爱公司、对公司有献身精神”,而是让公司传授非他们工作的技巧,让他们能对自己的工作以及与己有关的其它事情做主。
因此,在艾尔弗雷德·斯隆看来,“主人翁”精神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它要求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去解决组织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用自己的自豪感、自信心及迸发出的巨大热情去创造奇迹。
艾尔弗雷德·斯隆正是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决策,鼓励员工发表不同意见,来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他经常交给经理人一些方法,作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讲话,让大家发表不同意见。即便在高级管理委员会上,大家对决策的想法完全一致,他也并不立即拍板,而是让大家进一步思考,将决策的进一步讨论推迟到下一次会议。
斯隆的这一做法,不是给下属提供直接的帮助和指导,而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从而提高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达到“授人以渔”的最终目的。
“授人以鱼”与“授人习鱼”
一天,一个穷孩子在湖边遇上一位渔夫,说:“渔夫,求求你给我一点鱼吧,我就要饿死了。”
“孩子,在我这里,你不会饿死的,我会教给你捕鱼的方法。”渔夫给了孩子很多鲜鱼,并且让孩子跟他下湖学习捕鱼。
渔夫是方圆百里的捕鱼高手,一个多月的时间不到,孩子就学会了捕鱼的技能,准备告辞而去。
“孩子,我还有很多捕鱼的技巧呢!”渔夫准备挽留孩子,孩子却执意离开了。
孩子回到河边的家乡,准备好渔具,几天过去了,却收获甚微。还在大惑不解,连忙回到湖边寻找渔夫,渔夫哈哈大笑。
“你只学会了捕鱼的方法,却没有学到如何掌握鱼的习性。湖里的鱼和河里的鱼是不一样的啊……”
现在社会,我们不能和那孩子一样,满足于捕鱼的方法。“授人以渔”还要“授人习鱼”,懂得了“渔”可以避免饿死,但只有掌握一套自己知晓鱼性的方法,才能将“渔”融会贯通,走到哪里都有鱼吃。
换一句话说,社会需要我们掌握了自己学习的方法,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避免经常寻找渔夫或者经常充当培训别人的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