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史学论文写作教程
9943300000016

第16章 合理安排正文结构

就一篇文章而言,一般引言部分通过交代背景引出论点,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提出的问题加以详细地分析论证,提出作者的见解,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性地予以进一步说明。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包含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如果没有合理安排,仅仅是一堆杂乱堆积的材料,则与一盘散沙无异。只有合理地安排好论文的结构,才能使文章有骨架,然后按照需要加入论述的内容,文章便有血有肉。

一、论文结构安排的原则

(一)重点要突出

一篇论文就是在研究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文章的“中心”。在正文结构的安排上,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讨论,突出重点。更多的时候,作者可能在写论文之前已经掌握了某一问题的大量材料,在写作时,为了彰显其研究的深度,有些人将把大量与主题相关但对主题的论述并无多大意义的材料独自列为一部分论述。作为初学者,在论述某一事件时,往往过多地把背景知识单独列为一部分论述。如在论述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本应按照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分别进行讨论,但有的学生却把甲午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作为一个大的部分展开论述,纯属多余。

文章结构的安排是为论证中心问题服务的,材料的取舍也应从中心论点出发,对与中心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要毫不犹豫地舍弃,因为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只有放弃了与主题无关的材料,才能突现中心。

(二)逻辑要严密

逻辑严密就是指在论文中正文部分与标题、正文各部分之间、各大小论点之间的观点是统一的,都统一于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布局合理、逻辑严密,在论文中无任何自相矛盾的地方。在评价性的文章中出现的逻辑错误,最常见的是第一部分对该事物持肯定的意见,第二部分则对该事物持否定的意见,第三部分则是一些中性的评价或结语。作者在文中并未明确说明是持肯定还是否定的看法,含糊其辞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如坠云里雾里,不明白作者究竟持何种态度。在结构的安排上,作者一定要根据所持观点,合理地安排各个部分并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避免文章出现逻辑错误。

逻辑错误的另一个表现便是所使用的材料与所论述的论点之间联系不紧密,甚至相互矛盾。文章的每个部分都是由观点和材料组成,写好文章的关键点是材料与论点的有机结合,以观点统率材料,以材料证明观点。经常出现的错误便是所使用的材料与论点并没有多大关系,甚至相左;或是断章取义,歪曲使用材料以论证其观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作者并没有熟练把握材料所反映的本质,仅仅是凭主观臆断来释读材料。为了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在使用材料前一定要仔细理解其反映的问题,再根据各自所要证明的观点来安排,即把所有的材料分别划归到各个小论点之下,把材料与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服务。

(三)各部分篇幅长短适宜

好的文章不仅要材料真实、观点新颖、重点突出、逻辑严密,而且在各部分的表现形式上应该有美感,即各个部分篇幅长短大致相当,看起来结构匀称、比例协调,而不是某个部分内容过于庞杂而显得臃肿,而另一部分又仅仅是数百字的简要提示,让人觉得头重脚轻,搭配不合理。以一篇6000字的论文为例,一般可以做这样的结构安排:引言部分500字左右,正文部分5000字左右,结语部分500字左右。在正文部分可酌情分为3或4个部分,每个部分字数控制在1500字左右。同时注意从全局出发,考虑每一个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再根据其地位调整各部分篇幅的长短,对于重点内容加以详细论述,文字上可适当地比其他部分略多。详略得当,更能突显文章的重点。有了这样的字数分配,就便于安排每个部分所要表述的内容和资料的分配,确保文章结论合理。

二、常见的论文结构

根据所要表述的内容,论文的结构有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并列式、递进式和混合式。这是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论证结构,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和认知习惯。如果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根据自己所要论述的主题选择适合于自己论文内容的结构形式,不仅便于读者阅读,也便于作者组织材料,表达观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又称平行结构或横向结构,是指正文中各个部分横向展开论述,彼此之间没有主从关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开论述,各个部分齐头并进,多管齐下。这是各个部分在顺序上无先后次序、彼此之间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层次安排形式。在并列式结构中,每个部分都是一个小的论点,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各个论点之间逻辑上是并列关系,对重点内容可以详加论述。这种结构行文条理清晰,能够使读者对所要论述的事物一目了然,并且对文章的重点能够较好地把握。

如题为《左宗棠与开发宁夏》一文,根据左宗棠在担任陕甘总督、督办西北军务的十余年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宁夏采取的一系列治理与开发的措施安排文章结构。第一部分为“着手政治改革”包括:改设建制,强化管理;整饬吏治,提高效率。第二部分为“着手恢复和发展经济”,包括:屯田垦荒,安置难民;治河修渠,兴办水利;禁种罂粟,改种粮棉。第三部分为“兴办文教事业”,包括:遍设义学,普及教育;兴办书院,广育人才。第四部分为“治理生态环境”,包括:植树绿化,保护道路;查禁罂粟,整治环境。文章各部分之间都为并列结构,层次清楚,不用细读文章就已经了解全文的主旨。

如题为《试论明代宗学设置的原因》一文,根据明代宗学设置的原因,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明初建立的宗室教育机构功能丧失”。第二部分是“宗室犯罪率上升,犯罪种类繁多,严重影响统治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宁”。第三部分是“解决困扰明王朝的宗禄问题”。各个部分并列论述,观点鲜明,共同表述文章的中心论点。

如题为《改革开放以来宋史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述评》一文选择对改革开放以来宋史研究的成果做一综述,作者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选择地选取了一些热点问题论述,文章结构就是以论述的三个重点并列安排。第一部分为“关于宋代历史地位的讨论”,包括:历史分期与宋代的历史地位;如何看待积贫积弱;对宋代经济发展水平的估价;南宋历史地位再评价几个问题。第二部分为“关于士大夫政治的讨论”,包括: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太祖不杀大臣;相权消长问题;褒贬士风;士人转型与唐宋变革几个问题。第三部分为“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讨论”,最后为结语。作为一篇综述性文章,所要论述内容庞杂、材料繁多,但通过作者合理的安排结构,整篇文章显得井然有序,读者也能够迅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又称推进式结构或纵向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个部分之间是层层深入或层层递进的关系。对需要论证的问题,采取一层深于一层的形式安排结构,使得各个部分之间呈现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关系,中心论点因此得到更加深刻透彻的论证。在这种结构的文章中,各部分次序不可随意颠倒,否则就会使文章显得逻辑混乱,层次不清。这种论证方式的特点犹如顺藤摸瓜、层层深入,认识由浅及深,各个部分之间紧密衔接,共同为所要论述的中心论点服务。

如题为《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一文,在结构安排方式上分为三大部分,按时间顺序首先论述了“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估计,从16世纪说起”,接着论述了“16-18世纪农业生产率的发展”,最后论述了“18世纪的消费水平:以饮食为例”。文章各个部分的安排是以时间为主轴,分析各个时期农业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得出“高效农业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大众生活水准提高、劳动力价格上扬以及近代国内消费市场形成是工业革命的直接拉动力”的观点。文章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很好地说明了工业革命以前英国农业与消费水平的问题。

如题为《论日伪对江苏地区基层社会的政治统治》一文,论述的是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占领区实施“以华治华”的政策,即扶植傀儡政权来治理中国人的统治方式。文章以江苏日伪基层政权的组建及其活动为中心,探讨日伪在华东地区对基层社会的政治控制。在文章结构的安排上:第一部分为“日伪基层政权的组建”,主要论及日伪在江苏的基层政权建立的情况,即由维持会、自治会向县级傀儡政权转变的过程。第二部分为“日伪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对日伪在基层社会的控制手段进行了研究,得出清乡运动是日伪将其统治触角延伸至乡村基层社会的手段。第三部分为“日伪控制基层社会实态及其评价”,认为只是在汪精卫政权建立以后,日伪通过清乡才在苏南地区实现了对县一级政权的控制,而在苏中和苏北则仍然无法完全控制县级政权。至于乡镇以下的基层政权,尤其是在农村,日伪政权则基本无法实施有效统治。在论述过程中,各个部分论述层层深入,最终得出:“沦陷时期日伪江苏基层政权,傀儡政权的触角几乎无法延伸至农村基层社会,日本侵略者及其傀儡政权的政治基础始终非常虚弱,这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迅速溃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的结论。文章表述层层深入,思路清晰,说理透彻。

如题为《南明政权对日通好求助政策的形成过程》一文,研究的是南明与日本外交关系。明朝自嘉靖直至崇祯末明朝灭亡为止,一直与日本断绝外交关系,但南明政权对日本的政策是通好、求助。由断绝交往到通好求助,其间经过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文章就根据这个转变过程安排结构:第一部分为“沿袭老政策阶段”,主要论述弘光时期。第二部分是“新老政策并存阶段”,指的是鲁监国、隆武两政权并存时期,这时拒绝交往与通好、求助并存。第三部分为“通好求助政策全面推行阶段”指的是鲁监国政权、郑成功及其子孙主持的政权、永历政权等并存时期,这个时期是通好、求助政策全面推行阶段。这样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事物的发展为线索划分各个部分,完整详细地揭示了其所论述的对象。

(三)混合式结构

混合式结构又称纵横交叉结构或并列递进复合式结构。有些文章往往涉及许多事物,每一事物又涉及很多方面,所要论述的各个部分之间关系复杂。当不能仅用一种单一的结构完整表达时,就需要把并列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的复合式结构。最常见的形式是总体上为并列结构,而在某个或某几个部分中又是递进结构;或者总体上是递进结构,而在某个或某几个部分中又是并列结构。也有可能是前几个部分是并列结构,后面几个部分是递进结构。在不同的部分之间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使得各个部分能够采用最佳的表述形式,使丰富庞杂的材料有机地得以结合,增强了文章论述的深度和广度。但这种安排结构的方式比较复杂,对于初学者而言相对难掌握一些。

如题为《陇右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地域特征》一文的结构安排方式为:第一部分说明了陇右文化的基本特点。包括开放性、尚武精神与功利色彩、质朴性、保守性,这几个特点之间是并列结构。第二部分论述了陇右文化的地域特征。陇右文化具有典型的过渡性特征;陇右文化具有多元互补的特征;陇右文化具有变异与趋同相一致的地域特征,这几个特征之间也为并列关系。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也是并列关系,经过对陇右文化特点和地域特征的论述,引出了第三部分陇右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即陇右地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陇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右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一、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是递进关系。在文章中作者使用层次标题说明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整篇文章显得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如题为《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一文,对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第一部分为“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人口变化”,用并列的方式分别说明了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人口变化。由此递进性地引出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为递进关系。但在第二部分中,又并列性地论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区边界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瘟疫流行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其他导致人口起落因素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在20世纪以前的两千年中,气候变化对我国人口变化确实起到了一种决定性的影响。并列与递进并用的方式,使得文章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

在文章中,为了使论述更加清晰明白,在正文部分写作时,每个部分最好加上小标题,在每个标题上使用不同级别的层次标题,就会使文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文章各个部分之间所表达的意思往往是独立的,如果缺少了过渡,直接从一个部分转到下一部分,则会让人感到突兀和生硬。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各个部分之间安排合理的过渡性语句或段落以实现各个部分之间的转换,从而使得文章各部分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三、合理安排段落结构

合理安排正文结构,从宏观上来说包括安排好各部分之间的结构,从微观上来说包括各段落的结构。段落表示行文的停顿,在段落中一般应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过程,以完整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

(一)使用规范段

段落有不规范段和规范段两种形式。在文艺创作或新闻报道中,有时为了方便阅读或随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有可能短到一个人说过的一句话独立成段,也有可能长到表达多种意思的内容合起来为一段,像这种随意安排的段落结构称为不规范段。而规范段就是每个段集中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一般情况下,规范段与不规范段可同时使用,但在论文写作中,因为论文的庄重严肃性,则要求使用规范段。每个段落一般应包含一个中心意思,其中包括了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每段都有一个中心句,全段围绕着一个中心句展开。一个中心句就是一个小的论点,由几个小论点组成一个部分来论证一个较大的论点,再由几个部分组合起来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整篇论文就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整体。从整体来看,文章是由一个中心论点和若干论据(大的部分)加上论证构成的,从局部来看,每个部分又是由一个分论点、若干论据和论证组成,并且每个自然段也是由一个小论点、若干论据和论证构成。当然有的段落是为了文章的起承转合而不一定包含一个论点,但也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每个段落都在各自所处的位置上为论证文章主题服务,与整篇文章自然成为一个完整合理有序的整体。

文章各个部分严密合理、井然有序的分工,就要求作者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必须使用规范段。这一方面便于读者的阅读和利用,另一方面,这一严格的要求也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框架,根据所要论述的中心论点安排论据材料,分出大的部分,再根据各个部分在文中地位的轻重取舍每个部分所使用的材料,小到每个段落,都是由论点和论据组成,要求作者在写作时必须对其所要论述的观点精准思考。只有按照规范写作,才能避免逻辑上出现混乱。

(二)突出段落中心句

段落中心句就是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全段中心意思的句子。论文严密的逻辑,不仅要求从客观上把握文章的结构,还要求从微观上把握每段的结构,突显中心句。每段的中心句就如同每段的旗帜,全段都是围绕旗帜展开的,抓住中心句来论述就不会使文章偏离主题。对于读者而言,对作者的观点可能是初次接触,把握了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要点和文章的基调,在理解、引用文章时不至于出现错误。

段落的中心句通常置于段首。起句要切题,告诉读者所要论述的中心意思,这样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使读者很容易把握全段的中心内容,即使不阅读后面的内容也能容易了解全段意思。对于作者而言,一开始就奠定了写作的基调,使之成为全文的统领,引出下面的论述内容,写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如题为《论元代官吏的贪赃》一文中的一段是:

地方官吏贪赃因“天高皇帝远”的特殊条件,更是肆无忌惮,各显神通。如大德三年(1299年)三月,江浙行省平章教化因受财三万余锭,平章的里不花盗钞三十万锭,被纠弹;英宗初,江浙行省平章伯颜察儿、江西行省白撒都“并坐贪墨免官”。此为行省官员贪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正月,真定路总管张宏“乘变盗用官物”被罢职;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顺德府总管张文焕、太原府达鲁花赤太不花因“奸赃”被按察司举劾;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正月,福建宣慰副使哈只“贪污狼藉”被罢黜。此为宣慰司和路府官员贪赃。据说,到松江府做官的“始则赫然有声,终则阘茸贪滥,始终廉洁者鲜”。还流传着“潮逢谷水难兴浪,月到云间便不明”(引者注:谷水和云间,均为松江府的别名)的诗谶,暗示松江府已成贪滥肮脏之地。

该段的段落中心句是首句,说明的是元代地方官吏的贪赃。接下来所举浙江行省平章教化贪赃案,江浙行省平章伯颜察儿、江西行省白撒都贪赃案,真定路总管张宏等的贪赃案都是地方官员贪赃的例子,都是紧紧围绕中心句展开的。

如题为《“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一文中的一段为:

在不同的政治理论作家笔下,“人民”一词具有不同所指。古典作家在谈到“人民”(demos,populus)时,有时指城邦的“公民群体”,有时指“普通民众”、“穷人”或“多数人”;而在抽象意义上使用“人民”的情况,似不多见。17世纪以来的政治理论著作中,“人民”一词出现的频率明显升高,“人民”的含义也得以扩充,尤其是形成了抽象意义上的“人民”的概念。哈林顿在讨论“共和国”的合理性时,所用的“人民”一词带有某种抽象的意味。在洛克的笔下,“人民”可指任何一个社会中具有政治行动能力的成年男性群体,因而具有明显的抽象性质。孟德斯鸠讨论政体时也反复使用“人民”一词,有时指的是政治社会的成员,有时指的则是“普通民众”或“普通公民”。卢梭则明确地把“人民”称作“抽象整体”,并视之为最高主权的最终所有者。

该段的主题句是首句,即不同的政治理论家对“人民”一词的认识不同,接下来围绕中心句,通过举例说明古典作家、哈林顿、洛克、卢梭等不同政治理论家对于人民的不同界定来论证段落中心句。

段落中心句有可能置于句末,这通常出现在总结归纳型的段落中。通常的做法是先列举一些材料,然后根据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和总结,引出段落的中心论点,在段落的最后一句压轴性地推出。中心句放在段末,虽然不如段首那样醒目,但句尾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位置,也会引起读者的注意。如题为《试论元代边疆民族政策》一文中的一段为:

唐宋以来羁縻之治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羁縻州县之下,当地的贡赋和户籍并不上缴或上报到中央政府,即使有贡赋,数量也很少,“仅备供办”,具象征意义而已,基本上仍由原地区的土酋直接管理。元朝一改唐、宋旧制,对少数民族地区均和内地一样设制统治,大政在行中书省、宣慰使司两级,中央委派流官大员坐镇主治,同时兼用土酋;其下则依地区有所不同,或设路、府、州、县,或立万户、千户、百户等各级行政组织,或置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蛮夷司、寨、洞、甸等职守,往往以族或部落而设,其长官主要由各族大姓充任,在吐蕃地区还任用宗教首领统摄军民;土官俱有品秩职位,等同于流官,但可以世袭,土官之间发生纠纷,要接受行省官员的裁决。各民族地区的户口、民田都要登记造册,上报中央,以便缴纳赋税,承担徭役,《元史·地理志》等文献对各土官州府诸司多有户口记载。土酋私聚之兵也为国家所用,如云南的“寸白军”、广西的“撞兵”、湖广海南之“黎兵”、四川西昌之“罗罗斯军”、开南州之“蛮兵”、静江路之“徭兵”等等,不仅出境作战,而且从事屯田以自给军粮。元朝还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山凿险”,广设驿站,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规定当地部落必须提供驿站所需的人力、物力,保障道路畅通,从而使统治深入到各个角落,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往来,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感情。“驿传往来,不异内地,非与前代虚名羁縻而异方物产邈不可知者比。”元朝所建立起来的完善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系统,其影响至今犹存。

这段话论述的重点是最后一句,即元代建立起来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系统的完备性和重要性。为了得出这一结论,作者先说明了唐代羁縻之治的特点,再详细论述元代管理系统的特点,并引用史料加以佐证说明,最后得出可靠的结论。

段落中心句也有可能置于句中。这通常是承前启后的句子,该段的中心句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同时又开启下半段,引出下半段的内容,其独特的作用只能置于段中。从论述来看,中心句置于句中是必要的,但对于读者而言则不易把握,建议慎用。

如题为《论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三种形态》一文的一段是:

工匠手工业是一种古老的手工业形态,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大量的能工巧匠。它又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的铺户,如父子班、夫妻店,运用世代相传的技术,接受客户的加工订货。另一种则是流动的匠人,往往在农闲季节主动外出揽活,进入客户家中,运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与技术为客户服务,这种流动的工匠手工业促进了生产技术在地理上的传播。进入近代以来,这种古老的手工业形态虽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冲击,但由于它在城乡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拾遗补缺的作用,某些传统生产工艺甚至是机器生产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工匠手工业在农村手工业中仍十分普遍,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举凡樵采也、运输也、负贩也、木工也、泥水也、石工也、陶作也、篾作也,以及制鞋、缝衣、铸镬、打铁等等工作,固无一而非农人之副业也。农村农人与各行手工艺者,实一而二,二而一,几无鸿沟之可分也”。虽然工匠手工业并不具有半工业化意义,但是作为农村手工业的一种存在形态,仍然不可忽视。

该段论述的中心是工匠手工业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了引出这一结论,在中心句的前面,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对工匠手工业进行了分类,接着转入近代以后工匠手工业的情况,点明了中心句——其在近代的地位。在中心句之后的部分,则引用史料,进一步补充说明中心句。

当然,段落中心句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因段落篇幅过长,也可能是在段首便点明了中心句,但要在段末又补充性地予以说明,前后照应更能加深读者对段落中心句的印象,也使段落的结构更为合理。如题为《清代山西商人和酒业经营》一文中的一段为:

有材料表明,清末太谷县商人在北京开设酒店者也较多。光绪二十八年(1902),太谷县阳邑大社立六义堂,在北京的商号捐款者122家,标明行业的有11家酒店,它们是:德茂酒店、永益酒店、天泰酒店、天顺酒店、永亨酒店、恒昌酒店、广源酒店、恒隆酒店、广隆酒店、广聚酒店、天汇酒店,其中德茂酒店和永益酒店各捐银2两,其余酒店捐银各1两,均位列前15名。直到1932年,北京重修临襄会馆建筑,捐款者最多的是油酒行商会,捐银洋200元。看来,清代北京的酒店业,山西商人是颇有实力的,在山西商人经营的各行各业中,位置也是相当突出的。

这段话主要说明清代山西商人在北京经营酒店业的情况。第一句点明山西太谷县商人在北京经营酒店者比较多,接下来列举史料予以证明,最后在末尾又予以概括说明,深化了中心句。

(三)合理控制段落的长短

对于段落划分的长短,没有统一的标准,其长短不能在形式上按字数的多少来规定,只能由文章篇幅的长短和每段所要表达的内容来决定。

在段落划分上经常出现的错误是:分段过短或过长。如果过短,则显得零碎,无法就某一论点展开周密细致的论述。如果用小段论证,有时会把论点、论据、论证割裂开来,让人觉得支离破碎,达不到段落完整的表达效果。而过长的段落则显得过于冗长,几个意思纠缠在一起,读者费力读完还不知道作者究竟所要表述的内容。这是由于作者不善于划分段落而造成的,本该另起一段的时候而没有分段,因而显得思路不清,理不出头绪。总体来讲,论文段落的长短需根据文章篇幅的长短来确定,但不管怎样,必须完整地表达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