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史学论文写作教程
9943300000013

第13章 引言的内容

之所以在引言的写作中出现诸多问题,就是因为作者对引言中究竟要写什么知之不多或知之不详。要明白引言中究竟写什么,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引言”。引言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说明作者所做研究的价值,首先指出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在不足中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再对自己所取得的成果作一说明。具体地说,一篇完整的引言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一问题做过哪些工作以及在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自己的研究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起点上,写作本篇论文的目的和理由,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等。

如题为《日本侵华战争与“回教工作”》一文的引言部分对背景知识的陈述为:

1938年7月8日,即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周年之际,日本政府“五相会议”通过一份指导性纲领——《时局的发展与对支谋略》,确定了对华军事战略、政治攻势(如分化中国内部政治势力等)和加强在华经济掠夺以支援战争等加快侵略中国步伐的六条方针。其中的第四条为:“推进回教工作,在(中国——引者注)西北地区设立以回教徒为基础的防共地带。”对于日本在战争时曾经推进“回教工作”一事,日本的历史学界几乎无人提及;而在中国的历史学界更是鲜为人知。

论文所研究的对象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回教工作”,对于“回教工作”具体政策的制定情况,作者用日文做注,使用第一手的资料,材料来源新。对其所研究的对象,交代前人研究成果时,表述为:“对于日本在战争时曾经推进‘回教工作’一事,日本的历史学界几乎无人提及;而在中国的历史学界更是鲜为人知。”在史学论文的写作中,对于国外文献的采用,在注释中最好使用原文,一些史籍中的材料也须如此,因为翻译过的东西或多或少地会改变原文的意思,使用原始文献能提高注释的可信度与质量。

如题为《〈改葬崇宪太后诏〉与六朝皇室风水信仰》一文的引言部分对背景知识的陈述为:

风水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的重要内容,但学术界的研究力度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汉魏六朝这一中国风水思想的形成时期,至今未见专题研究论文,存在许多有待开拓的领域和值得探讨的问题。至于皇室的风水信仰,似也无人涉及,而这对研究六朝官方意识形态的变化来说不可或缺。

在引言中,作者先用注释的形式,解释了什么叫“风水”,并对文中所研究的风水进行了范围界定。一般情况下,对新出现的专有名词,如果不是学界所共知的词汇,或者是学界所共知,但作者又赋予了新意的词汇须准确地界定。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时作者说:“尤其是在汉魏六朝这一中国风水思想的形成时期,至今未见专题研究论文”,因为没有专题研究论文,当然也就不需要再列出参考文献了。接下来作者论述了其写作目的,“至于皇室的风水信仰,似也无人涉及,而这对研究六朝官方意识形态的变化来说不可或缺”,即所研究的对象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但至今尚无人论述,以此来说明研究的重要性。

在论述前人成果时,即使与本研究相关的成果不多,但如果有这方面的成果,则应标出。如题为《明代京官之朝参与注籍》一文的引言部分对背景知识的陈述为:

“注籍”一词,古已有之,其意为登记。但本文所说的“注籍”,乃是“填注门籍”、“注门籍”之省称。这是明代出现的新说法,其意为京朝官因公差、患病请假而不朝参。最早注意到明代注籍现象的学者,是明史专家吴晗先生。1941年,他从陈良漠《见闻纪训》和刘继庄《广阳杂记》中各抄录一则有关资料,题为《注籍》,发表在《文史杂志》第1卷第12期。但这一问题,长期无人进行系统探讨。1998年,邱仲麟先生发表《点名与签到——明代京官朝参、公座文化的探索》一文,概述了明代的门籍制度以及官员们耽于宴饮逸乐托病注籍的现象。但此文主旨是探讨明代京官的上班文化及其变迁过程,因而并未对相关制度进行全面介绍。

在引言中,作者从解释注籍的概念入手,回溯了最早研究此问题的吴晗。接下来提到邱仲麟的成果,并对其文章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这就是本文研究的起点,也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更加全面地介绍“注籍”制度。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问题前人的研究确实已经很多,在引言写作时,只能采取简述的方法,通常用一两句话即把某一问题交代清楚,无需详细论述。如题为《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一文的引言对背景知识的陈述为:

南诏是公元7至9世纪在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以洱海和滇池为中心建立的政权。目前,学术界已对南诏的族属、军事、经济、文化、宗教、法律、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外交关系等许多重要问题都做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对南诏的民族关系思想,迄今却无人涉猎。

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于南诏研究的成果很多,作者在写引言时并没有一一道来,而是简要地把前人的成果总结为对南诏的族属、军事、经济、文化、宗教、法律、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外交关系等方面,把当前已有的富有代表性的成果列入注释之中,在对前人的成果分析之后,提出了目前研究中无人涉猎的方面,即南诏的民族关系思想,较好地引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指在写作本篇文章中所采用的方法,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只需要一笔带过或注明所依据的相关文献,如果使用了新的方法、新的概念和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说明。如题为《澄城窑明清青瓷产品及初步探讨》一文的引言为:

澄城尧头窑近年来关中东部洛河流域新调查发现的一处古瓷窑遗址,从窑址采集的元代青釉印花盘标本判定其始烧年代不晚于元代。该窑明清、民国时期烧造品种丰富,造型装饰多样,产品以黑釉瓷为主,还包括青釉、黄釉瓷、酱红釉瓷、铁锈花瓷、青花瓷等品种,很多具有自身特色,其中以明清刻印花青瓷最具学术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整理笔者在窑址考察和西安基建中发现的澄城窑青瓷标本,并结合澄城县文化馆及民间收藏的一些传世澄城窑青瓷产品,对已发现的澄城窑青瓷产品概貌加以简述,并就该窑明清青瓷的器型种类、胎釉、刻印花技法、烧造年代等问题予以初步探讨。

引言的前两句介绍的是澄城窑的背景知识,第三句则是文章研究的方法,包括整理青瓷标本、研究器型种类、胎釉、刻印花技法、烧造年代等问题。

如题为《从家产继承方式说我国古代的所有制形式——以唐宋为中心考察》一文引言部分中表示研究方法的部分为:

……为了使论述集中起见,本文不再谈自由买卖与所有权的关系,主要从分家过程中家产继承的角度作些分析。家产继承方式是自然形成的,有其自身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受朝代变更的影响不大,考察任何一个时期都可以揭示出通性的东西;本文从唐宋时期入手,主要是因为此前的资料太少,很多细节搞不清楚,资料相对多一些的唐宋就成了第一个可以进行具体考察的时期。

文章论述的是古代的所有制形式,选取的角度“不再谈自由买卖与所有权的关系,主要从分家过程中家产继承的角度作分析”,因为家产继承方式有其自身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紧接着作者又阐述了以唐宋为中心的原因。

有的文章,在标题中就已说明了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题为《两晋南北朝与隋唐官僚特权之比较——从赃罪、除免官当的视角》一文的引言为:

魏晋南北朝是士族形成与发达的时期,尤其在东晋南朝士族之权势几乎与皇权并驾齐驱,个别时段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对于该时期的政治体制,我国学界一般称之为“士族政治”或“门阀政治”,亦有称“世族政治”、“贵族政治”者;日本学界通常并六朝、隋唐在内称之为“贵族政治”。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之下,学者每每强调士族拥有极大的特权。然而若从法制层面观察,东晋南朝士族的特权形诸律令的并不多见;将其与唐代官僚相比较,则后者所享有的法定特权更广泛、更深入。同时,北朝士族不如南朝士族发达,但在某些制度方面,北朝对待官僚反较南朝优渥。这些现象暗藏着中古时期官僚政治演变的某些重要线索,对于我们理解士族权势问题的复杂性也不无启发。

本文通过考察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政权对官吏赃罪的处罚以及有关除免官当的规定,来揭示上述现象,并试作分析。

引言的第一段为背景知识,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发展情况,并与唐代的士族作比较,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作者是通过考察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政权对官吏赃罪的处罚以及有关除免官当的规定来分析的。

三、研究的价值

任何研究都有与前人不同的创新之处和自身潜在的学术价值,但作者在写作时不能过分吹嘘自己文章的价值。说明价值时,在简明扼要的前提下应尽量具体陈述,这样方可引导在这方面有需求的读者仔细阅读文章,也会提供给读者综合把握文章的一个方向。

如题为《国民政府钨砂统制的尝试与确立》一文在陈述其价值时写道:

迄今为止,尚未见对此进行的专门研究,仅一些相关研究略有涉及。综观既存相关研究,包括以钨砂统制为主要考察对象的特矿统制研究,以其重点既不在统制之确立,因而或无视统制从萌发到尝试再最后确立这样一个过程,或作了简单化处理,由是之故,自然不能反映隐藏于统制确立过程背后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其中的中央与地方冲突。

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钨砂统制之由来与确立始末的考察,探讨1930年代在行业诉求与国家需要的牵引下,国家力量是如何进入一个行业(钨矿业)并逐步确立其“统制”地位的;钨砂统制如何由最初中央针对钨业乱局的“整理”,演变为其本身充当市场主体的“统制”;纠缠其间的中央与地方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冲突与互动,这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1930年代中国的内外环境与政治经济实况具有重要意义。

在论述文章的创新之处时,作者先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评述,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即“不能反映隐藏于统制确立过程背后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其中的中央与地方冲突”,接下来作者在前人基础上说明了其研究方法,并说明文章的应用价值“这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1930年代中国的内外环境与政治经济实况具有重要意义”。

如题为《论宋代军队后勤保障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趋势》一文在陈述其价值时写道:

当前,我军后勤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后勤保障社会化或市场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为了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我军需要的后勤社会化和市场化保障模式,我们在借鉴外军后勤保障经验的同时,也可以从我国历史时期军队后勤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实践中寻找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本文拟以宋代为例,就宋代军队后勤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保障趋势及其实施背景作一探讨。

作者结合我军后勤保障正在发生的变革,从历史时期军队后勤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实践出发进行论述,说明了文章的应用价值。

如题为《“长白山”考辨》一文在陈述其价值时写道:

“长白山”,作为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山地的名称,始于金代。《金史》载:“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所谓‘白山、黑水’是也。”在此之前,不同时期的文献中对于长白山的称谓不同,主要有“不咸山”、“徒太山”、“太白山”、“白山”等名称。同时,亦有学者认为,文献中的“盖马大山”、“单单大岭”以及“白头山”皆是“长白山”的异称。笔者认为正确认识“长白山”名称的来源及其异名,对于准确解读中国东北史乃至中朝关系史,皆具有重要意义。

在引言中作者从历史文献入手,解释长白山,并罗列出现代学者们的观点,引出对长白山认识的重要性,而“正确认识‘长白山’名称的来源及其异名,对于准确解读中国东北史乃至中朝关系史,皆具有重要意义”。能让读者正确认识长白山,也就是本篇文章的价值所在。

如题为《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一文,在陈述其价值时写道:

审检关系是审检分立司法体制的核心内容,不仅关涉审判与检察机关在诉讼活动中的角色、在司法体制中的定位,更关乎司法民主原则与人权保障理念的落实。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回顾近代中国审检关系的历史,对于正确把握我国司法体制的未来发展,不无意义。

引言中通过对审检关系作用的界定,论述写作价值是“回顾近代中国审检关系的历史,对于正确把握我国司法体制的未来发展,不无意义”。

四、适度的谦语

对一些新的、有争议的问题,或是目前研究还不成熟的问题,在引言的末尾可以加上自谦语,这样可以看出作者态度的诚恳。

如题为《李淳风“军气占”考论》一文的引言结尾为:

笔者不揣谫陋,起而踵之,对唐朝李淳风《乙巳占》中的“军气占”思想作一探讨,未中肯綮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如题为《唐代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再考》一文的引言结尾为: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二都护府的置废变迁再作考察,以就正于学界。

如题为《“金石学”在现代学科体制下的重塑》一文的引言结尾为:

本文即以时间先后为序,考察清末民国学术体制转型时期,围绕金石古器的收藏、鉴赏、考订的风气变化,勾勒出金石之学如何因应潮流变化、如何寻找自己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的经过,为考察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相关资料数量庞大、形式多样,尚有待学者深入研究,本文偏蔽之处望方家不吝赐教。

如题为《建构中国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的思考》一文的引言结尾为:

构建这一学科体系既是当前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一项内容包括甚广、任务艰巨的学术工程,亟须史学界同仁共同努力。这里谨就其中几个理论问题提出初步的思考,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谦虚谨慎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但引言完全没有必要因过分的自谦而落入俗套或是把论文写作的水平与客观原因联系起来,最常见的是“限于时间和水平”,“时间仓促,经费有限”等表述。

以上论述的各项内容是引言写作中最常见的写作要素,但在写作中并不是要求样样俱全,而是根据文章的特点可以侧重于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切忌按部就班地套用。在一些水平较高的文章里,可以看出引言写作不拘一格,并无定数,但写作的要素基本俱全。作为初学者,要善于学习,学会在掌握写作要素的基础上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