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三忌
9913300000013

第13章 放弃僵化思维:做人做事不能过于死板

我们做事情常在不自觉间被一些僵化的思维模式所束缚。思想决定行为,如果一个人的某些行为方式是必须放弃的,意味着他的某些思维方式应该首先放弃。但是,放弃身外之物易,放弃自身则难上加难,这需要在放弃的过程中有一个相对超然的处世态度。

1.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迪克是美国知名的作家与词作家,曾经写过不下400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此外,他还得过全美舞台剧作奖,而他的本业是在凯克唱片公司担任助理。

迪克30岁刚出头,就已享有诸多盛名,尤其是身处五光十色的娱乐业中,可谓到处备受瞩目。但是,在迪克身上却嗅不出夸张与狂傲。

迪克讲了一个自己的事。他进入凯克的第三年,有一天觉得自己实在做不下去了,便去向老板辞职,老板一脸诧异地问他:“不是做得好好的吗?况且,你还这么年轻。”“我想,老板一定认为我这个家伙怎么这么不知安分!”迪克说道。

这并不是迪克不安分的表现,而是觉得自己一直在反抗一样东西——制式化。他观察,很多人常把“生涯规划”挂在嘴边,他们把自己锁定在一个领域中,计划着自己20岁该做什么、30岁该做什么,到了40岁又该如何如何。总而言之,好像必须不停地“向上流动”,才表示自己成功。

而迪克却从来不觉得自己要循着这种成功的轨迹走。他强调说:“我不是唱高调,但我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生命的发展。”或许是看多了娱乐圈“光鲜亮丽的外表,内在却空虚寂寞的人”,迪克深深地感受到,成功的外在光圈不论多么耀眼,也脆弱得不堪一击,唯有“内在的成功”才能让人活得更笃定踏实。

选择继续留在现职工作,是因为觉得自己还有一些价值可以被老板利用,但摆脱了这个角色之后,迪克相信他还有余力去实现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例如,创办一间帮助现代人提升心灵的“心灵私塾”。

有朋友问迪克:“你为什么不等到以后年纪大了,有空了,再去做这些事?”他回答:“你不觉得用年纪去计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很可笑的吗?因为生命是那么无常,你根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只要觉得今天该做就去做吧!”

放弃得当,丢掉那些不值得带走的包袱,才能登高远行。

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讲的:在墨西哥海岸边,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抓到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问他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

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工夫就抓到了。美国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墨西哥渔夫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实又忙碌呢!

美国商人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个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的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或者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墨西哥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

美国人回答:15到20年。

墨西哥渔夫问: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墨西哥渔夫问: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

墨西哥渔夫说:

一个人一生中拥有的内容太多太乱,使心思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压力,困惑随之增多,也就妨碍了正常的生活,也损害了自己。

如果在一生中要有所获得,就不能让诱惑自己的东西太杂太多,心灵里累积的烦恼太杂乱,努力的方向也过于杂乱。这就必须简化自己的人生。我们要经常地有所放弃,要学习经常否定自己,把自己的生活中和内心里的一些东西断然放弃掉。

如果我们永远凭着过去生活的惯性,日常世故的经验,固守已经获得的功名利禄,为了进一步的权钱职位、风头利益去争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让我们眼花缭乱,什么朋友熟人都不愿得罪,这样我们会疲于应付,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无谓的纷争和无穷的耗费上。不仅自己的正常发展受到限制,甚至迷失自己的方向。

放弃得当,是对围困自己的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消耗你的精力的事件的有力回击,是对浪费你生命的敌人的扫射,是你在更大范围去发展生存的前提。

放弃得当,是对自己的背包的一次清理,丢掉那些不值得你带走的包袱,抛掉拖累你的行李,你才可以简洁轻松地走自己的路,人生的旅行才会更加愉快,你才可以登得高行得远,看到更美更多的人生风景。

2.放弃因循守旧的思维习惯

中国古代商朝的始祖商汤,以仁慈的心,布施仁政,就连孔圣人都称他是明君,并对他的道德备加赞赏。商汤曾在他使用的盘子上面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句;这句话真正的意义,是告诉我们,应该抱着日新又新的心理去观察每一件事情。如果能够确切实行,自己的思想也会愈变愈新。

商汤就是把这种观念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才会把这句话刻在他每天都使用的盘子上。在3000多年前,一切变化都迟缓的时代,就能够有日新又新的观念,商汤不愧为一位伟大的领导者。

时代的进步有着快慢的差异,但它时刻都在转变中,所以说,即使昨天认为是无可挑剔的事情到了今日可能已是过时的了。在这多变的状况中,如果以十年如一日的方式反复去做同样的事情,一定没有成功的希望。所以,一个人应该敏锐地观察世态的变化,同时产生新的观念。更重要的是,要实行为了配合这种新观念所产生的新方法;而想要有新的方法,就必须自己先有日新又新的观念,不拘泥于过去的思想和做法。

比商汤稍晚的时代,大约是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曾说过“诸行无常”。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一切万物都在流转,连太阳也不例外。今天的太阳已经不是昨天的太阳了”。

可见不论东方或西方的圣贤都在强调“日新又新”的观念,更何况我们身处现在这种日新月异的时代。

美国实业家罗宾·维勒说:“我成大事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永远做一个不向现实妥协而刻意创新的叛逆者。”罗宾·维勒的言行是一致的。我们能从罗宾·维勒的身上看到创新思维对一个人成就事业所起的作用有多么巨大。

当短帮皮靴成为一种全美流行时尚的时候,每个从事皮靴业的商家几乎都趋之若鹜地抢着制造短皮靴供应各个百货商店,他们认为赶着大潮流走要省力得多。

罗宾当时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皮鞋工场,只有十几个雇工。

他深知自己的工场规模小,要挣到大笔的钱绝非易事。自己薄弱的资本、微小的规模,根本不足以和强大的同行相抗衡。罗宾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争取有利地位呢?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着眼于皮鞋的用料。就是尽量提高鞋料成本,使自己工场的皮鞋在质量上胜人一筹。然而,这条道路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行走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自己的产品本来就比别人少得多,成本自然就比别人高了,如果再提高成本,那么获利有减无增。显然,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

二是着手皮鞋款式改革,以新领先。罗宾认为这个方法比较妥当,只要自己能够翻出新花样、新款式,不断变换、不断创新,招招占人之先,就可以打开一条出路,如果自己设计的新款式为顾客所钟爱,那么利润就会接踵而至。

经过更深入的思考,罗宾决定走第二条道路。

他立即召开了一个皮鞋款式改革会议,要求工场的十几个工人各尽其能地设计新款式鞋样。

为了激发工人的创新积极性,罗宾规定了一个奖励办法:凡是所设计的新款鞋样被工场采用的设计者,可立即获得1000美元的奖金;所设计的鞋样通过改良可以被采用,设计者可获500美元奖金;即使设计的鞋样不能被采用,只要其设计别出心裁,均可获100美元奖金。

与此同时,他又建立了一个设计委员会,由5名熟练的造鞋工人任委员,每个委员每月额外支取100美元。

这样一来,这家袖珍皮鞋工场里,马上掀起了一阵皮鞋款式设计热潮,不到一个月,设计委员会就收到40多种设计草样,采用了其中3种款式较别致的鞋样。罗宾立即召集全体大会,给这3名设计者颁发了奖金。

罗宾的皮鞋工场根据这3种新款式来试行生产了。

第一次出品是每种新款式各制皮鞋1000双,立即将其送往各大城市推销。

顾客见到这些款式新颖的皮鞋,立即掀起了一阵购买热潮。

两星期后,罗宾的皮鞋工场收到2700多份数量庞大的订单,这使得罗宾终日忙于出入各大百货公司经理室大门,跟他们签订合约。

因为订货的公司多了,罗宾的皮鞋工场迅速扩大起来,3年之后,他已经拥有18间规模庞大的皮鞋工场了。

皮鞋工场增多,危机也随之而来,做皮鞋的技工显得供不应求了。最令罗宾头疼的情形是别的皮鞋工场尽可能地把工资提高,挽留自己的工人,即便罗宾出重资,也难以把其他工场的工人拉出来。缺乏工人对罗宾来说是一道致命的难关。因为他接到了不少订单,如无法给买主及时供货,这将意味着他得赔偿巨额的违约损失。

罗宾忧心忡忡。他又召集18家皮鞋工场的工人开了一次会议。他始终相信,集思广益,可以解决一切棘手的问题。

罗宾把没有工人可雇用的难题告诉大家,要求大家各尽其力地寻找解决途径,并且重新宣布了以前那个动脑筋有奖的办法。

会场一片沉默,与会者都陷入思考之中,不遗余力地想办法。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小工举起右手请求发言,得到罗宾的嘉许后,他站起来怯生生地说:

“罗宾先生,我以为雇请不到工人无关紧要,我们可用机器来制造皮鞋。”

罗宾还来不及表示意见,就有人嘲笑那个小工:

“孩子,用什么机器来造鞋呀?你是不是可以造一种这样的机器呢?”

那小工窘得满面通红,惴惴不安地坐了下去。

罗宾却走到他身边,请他站起来,然后挽着他的手走到主席台上,朗声说道:

“诸位,这孩子没有说错,虽然他还没有造出一种造皮鞋的机器,但他这个办法却很重要,大有用处,只要我们围绕这个概念想办法,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我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思维不要局限于一定的桎梏中,这才是我们永远能够不断创新的动力。现在,我宣告这个孩子可获得500美元的奖金。”

经过4个多月的研究和实验,罗宾的皮鞋工场的大量工作就已被机器取代了。

罗宾·维勒的名字,在美国商业界,就如一盏耀眼的明灯,他之所以能成大事,与时时保持锐意创新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3.力求抛开学究气

学究气是指做什么事都讲究追本溯源,讲究逻辑与步骤,讲究符合某种原理和学问。但实际问题总是复杂多变,什么事都以不变应万变,必然陷入僵化的泥潭,对一些即使简单的问题也可能束手无策。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并且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谁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攻入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赵奢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有一次,秦军攻打赵国的边境地区,赵王十分着急,就问属下的将军:“你们认为那个地方是否还有拯救的希望?”将军们回答说:“那个地方不但路途遥远,而且非常危险,恐怕没有得救的希望。”但是赵奢却不赞同他们的说法。他说:“不错。那个地方不但遥远而且危险,可是秦兵也占不到‘路近’和‘安全’的便宜;所以如果双方在那里会战,就如同两只老鼠在洞里相争,必定是勇敢的一方获胜。”赵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派他带领军队马上出发。结果他不负众望,不仅把秦军打败,也解除了该地的危机。

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变化极快,很难用常理来判断。例如按照加法的原则,一加一等于二,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时可能是十,有时却是负数,奥妙之处就在这里。只知采用一般的法则来推断事情,容易招致失败。

假如遇到无法用常理来解决的事情,一定要运用自己的智慧,突破困境。所以凡事不可拘泥常理,不知变通。

到一个路途遥远而又危险的地方,去解救该地的人民,是件非常艰难的事,这是人尽皆知的常理。可是正如赵奢所说的,只要勇敢,必可获胜。而能产生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多见。所以赵奢可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赵奢的儿子赵括,不仅头脑灵活,而且也精通兵法。有一天,父子两人谈论军事,做父亲的虽然无法反驳儿子的理论,可是却不赞美儿子的聪明。他的妻子站在一旁问道:“为什么你不肯赞美自己的儿子呢?”赵奢说:“战争是拼命的事情,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假使由他担任将军,国家恐怕会遭到灭亡。”

赵奢死后数年,赵国再度和秦军交战,赵括担任大将军。他固执自己的想法,不按实际情况用兵,结果打了一场大败仗,使数十万大军被秦坑杀,赵国的国力从此开始衰颓了。

大多数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过于固执自己的见解,相信本身的学识,而不肯进一步研究如何突破常理。解决问题时,见解和学识固然非常重要,但不可太拘泥于这两者,时时刻刻都要想到如何求新求变,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4.不要被条条框框所束缚

一位犹太大师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的弟子们都来到病床前,同他告别。弟子们都站在大师的床前,最聪明的学生站在最前边,在大师的头部,最笨的学生就排到了大师的脚边。大师只剩下一口气,最优秀的学生俯下身,轻声问大师:“先生,在您即将离开我们的最后时刻,能否请您以简捷的语言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大师积攒了一点力气,从枕头上微微抬起头来,喘息着说道:“人生就像一条河。”

第一位弟子转向第二聪明的弟子,轻声说:“先生说了,人生就像一条河。向下传。”第二聪明的弟子又转向下一位弟子说:“先生说了,人生就像一条河。向下传。”这样,大师箴言就在弟子间一个接着一个地传下去,一直传到床脚边那个最笨的弟子那里,他开口说:“先生为什么说人生像一条河?他是什么意思呢?”

他的问题被传回去:“那个笨蛋想知道,先生为什么说人生像一条河?”

最优秀的弟子打住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不想用这样的问题去打扰先生。道理很清楚:河水深沉,人生意义深邃;河流曲折回转,人生坎坷多变;河水时清时浊,人生时明时暗。把这些话传给那个笨蛋。”

这个答案在弟子中间一个接着一个传下去,最后传给了那个笨弟子。但是他还坚持提问:“听着,我不想知道那个聪明的家伙认为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先生自己是什么意思。‘人生像一条河’,先生说这句话,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因此,这个笨弟子的问题又被传回去了。

那个最聪明的学生极不耐烦地再俯下身去,对弥留之际的犹太大师说:“先生,请原谅,咱们班上最笨的学生让我请教您:‘您说人生就像一条河,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识渊博的大师使出最后的一点力气,抬起头说:“那好,人生不像一条河。”说完,他双肩一耸,去世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真理与空言之间没有太多的差异。

假设这位犹太大师在回答那位笨学生的傻问题之前死去,他的那句话“人生就像一条河”也许就会被演绎成一套深奥的人生哲学。他那些忠实的门生会走遍世界,传播他的智慧。有人也会为此写出很多著作。

在接受别人所谓的惟一可行的办法,或者所谓的“板上钉钉”的道理时,要敢于提出相反的思路,挑战一切;不怕提出“愚蠢”的问题,永远不被权威人士吓倒。

把教条全部抛开,用你自己的方式做事。

5.突破求险求奇的定式

许多人认为,财富与成功只能通过冒险、创新和奇特的方式才能获得。一些人具有稳健性格,据此认为自己不大容易成功。实际上是陷入了一种定式思维当中。

美国俄亥俄州的带顿市有位名叫马丁·格朗德的商人,他从上大学时就开始做小生意。他开始的时候是帮人家割草坪,只有一台割草机,一个人亲自去问人家需不需要修整草坪,如果需要,他就认真地把草坪修整得很好,并以此为样本,希望下一次继续为其服务。现在,他的公司的营业额超过100万美元。他公司的业务也从简单的修剪草坪发展到复杂的家庭及商业建筑的景观设计,冬天,他们还为车道和停车场铲雪。在很短的时间里,马丁的公司成为俄亥俄州南部最大、最有名的景观设计公司。

他之所以在后来成为富翁,是因为他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了。他研究了其他行业顾客信任度高的公司是如何经营的,例如那得斯托姆公司、斯维尔·卡迪拉克公司,他研究了这些公司的对顾客服务方式和如何让顾客满意的原则,然后吸收过来,应用到自己的经营中。他要求员工穿着整洁的制服,卡车和设备要保持清洁,约定好的业务要准时去办。他还收集其他公司的业务刊物,经过综合对比,编辑出自己公司的业务刊物。马丁做的是极普通的生意,他没有高超的技术,没有新发明,没有创新的优势。

例如弗雷德·德鲁卡的通道连锁店。没有什么比一个卖三明治的连锁店更简单的了,然而,德鲁卡知道简单的魔力。在大多数的快餐业因市场饱和而竞争激烈的时候,他的分店生意却蒸蒸日上,就像20世纪50年代汉堡包店兴旺时一样。1965年,他开办了第一家店,当时他17岁,资金是银行的1000美元贷款。现在他的连锁店数量仅次于麦当劳,居全美国第二。虽然比麦当劳年轻得多,但他是麦当劳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通道连锁店”甚至没有自己的“特别酱汁”。他们用的都是简单、普通、没有什么新奇的策略:新鲜的冷肉和配料,现卖现烤的面包圈,便利的位置,直接介绍产品的广告。像这样经营,任何一家个体经营的快餐店都可以把自己的小生意做成全球性的商业帝国,完全不需要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5年中,德鲁卡每年从他的连锁企业中获得的收益是2000万美元到5000万美元。这也不需要创意。

如我们通常所想像的一样,发明家对想法进行非常深入地加工,他们尤其对优秀的点子着迷。他们中有些人对自己的美妙想法反复咀嚼,并竭尽全力地保护自己的成果,甚至到了痴迷癫狂的地步。他们有的为此投资上千美元,来申请专利、注册商标、保护专利权以及作法律咨询等等。做了这些工作之后,他们就想像应该有奇迹发生。就像电影制片商会在快餐店里发现未来的明星一样,也会有人会冒险对他们的构想投资,然后付给他们因为该构想而获得的报酬。

这样的事总是存在的,只是不会经常发生。

大多数发明家最后几乎破产、灰心丧气,甚至刻薄苛刻,或者被花言巧语称赞他们的骗子把成果骗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发明家、作家、生产商、企业家在介绍他们的或许是新的构想、新产品,你可以说这些并不稀奇,没有一个具有创造思维的人愿意听这些话,但这却是真实的现实。

设想的价值是通过很多个进一步拓展来实现的,包括市场定位在内,有大量的艰辛工作要做,销售和市场开发只是其中一部分。大多数发财致富的发明家都是让自己的设想开花结果,并以此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其实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同时有同一个想法,与别人想着同一个想法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独一无二的。这些人当中至多有10个人马上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思维成果,只有一个人可能会真正地去做一些毫无新意的平凡工作,例如筹集资金、寻找发展商,一直把它发展成为现实。

如果没有大量毫无新鲜感的辛勤工作,富有创造性的设想毫无价值。创造性本身如果没有大量的琐碎无奇的工作作基础,也就毫无现实的可能。正如一句老谚语所说的:“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恰如其分。

如果恰恰你就是一个会产生有革命性突破构想的人,你最好马上从思想王国中走出来,面对现实,穿上工作服、卷起袖子,投身于大量的毫无创意和乐趣的工作中,立刻把你的天才想法变成现实。假设你认为自己是那种自认为永远不会提出富有创意的设想的人,自己感觉天生没有创造性基因的人,也不必悲观,当你知道设想若不付诸实践,就像没有发芽的种子时,你就会自我安慰了。你可以做出实际的成绩这才是最重要的。创立伟业和发财致富并不是都需要创造性思维。

在好莱坞,真正的原创作品确实赚不了多少钱,但大笔的收入都是靠新瓶装旧酒赚到的。

当你有那么多的典范可以借鉴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冒险从头开始呢?这是一个拿着合伙人和股东的资金,谨慎地考虑如何投资的网络公司或电视台的首席执行官提出的明智的问题。

6.不做金钱的仆人

无论时间、地点、自己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下,权力对人的诱惑力都很大,换句话说,每一个人都崇拜权力。

崇拜权力的人并不一样,有的为丰收而祷告,有的为美丽或聪明而祷告。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他所崇拜的权力则是,银行里的巨款,可以在大的俱乐部里尽情享受,可以驾驭行驶速度最快的汽车。

你也可以这样询问一个小孩子:“你有低劣的心理吗?”他会望着你呆笑,因为他不懂其中的含义,但是,你如果问他:“你将来大了,希望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那他可能会告诉你:“我要做一个救火员!”因为他的心目之中,威严地坐在救火车上,冲散路上各种普通的车辆,那救火员实在是达到了人类最伟大事业的高点。所以他要做救火员,因为在他看来救火员是有着代表最高权力的光荣。

有些人认为“心地和平”的价值,比世间一切财物的价值都高;有的人宁愿受大学的教育,而不愿拥有纽约的一半;还有些人以为“爱”就是权力,若能得到人家的爱,那么价值远在西印度九岛之上。

美国是世界上“金钱万能”国家的先锋队。它向来没有世袭的权力,只要努力工作,善于经商、赚钱,有了钱,就可变为有权力者了,因为有了钱,随之而来的名誉、地位、安全、快乐都可以得到。所以在当初,金钱只不过是用它来达到权力的目的的一种工具而已,后来却认为金钱本身就是权力者了。

想为达到目的所利用的工具,摇身一变自己成为目的的本身,你也就为此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因为在当初,用金钱来达到权力的目的时,金钱是一种工具,所以大家容易获得它。现在,你既以它为目的,你就失去了原来的目的。金钱变成了你的目的时,就变成了你的主人了。在人类的历史之中,金钱是最无情最残酷的驾驭奴隶者。

例如,你要3万块钱,于是你劳苦工作,苦干不止,目的就是赚3万块钱,任何阻碍你实现目的的因素,你会不顾一切排除,即使对你身心有益的活动你也不会参加,即使吃饭时你也在狼吞虎咽,你拼命地挤时间,原因只有一个:赚钱。除了“钱”之外,别无可取,别无可谈。毫不体贴你的妻子,对你的儿女也没有宠爱之心,即使在打球斗牌的时候,你也不当做享乐而游戏,为的也是赚钱。总之,钱是你生活中的重心,而你生活上惟一的兴趣是赚更多的钱。

经过诸多努力,你终于赚到了3万块钱。当银行里的付款员交给你一张清单的时候,你便感到了得意。但是,这不过是很短促的兴奋,因为你不能有了钱去周游世界,或做许多新衣服,买一辆精美的汽车;因为你在拚命赚钱的过程之中早已忘记了生活的方式,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了。你惟一喜欢的是赚钱,于是你继续努力。你会辩解,或说要为儿女筹一笔教育费,或说要捐助一所医院,以及其他各种的说法。其实,这些全是掩饰自己是奴隶的辩解罢了;其实,你钱越多,受钱的束缚就越紧,而享受快乐的机会也随着钱的增多而减少,你的一切都完了!将来会和可怜的老皇帝麦达斯用他的点金术,把世间一切都点成了黄金,直点到鸡蛋和面包也变为硬质的金子不能入腹时,就只好饿死是一样的。

我们曾看见有些享受世间物质上快乐的人们却患精神崩溃的病;我们也不难看见有些富得能买一个小国的财阀而买不到片刻的心境安定,这些人无法想通钱不是万能的。所以他们相信没有钱是不能生活的,然而当穷人来向他们求布施的时候,他或她是多么地愤怒啊!

总而言之,你如果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一定要记住:金钱不是万能的,不是权力,只是用来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罢了。若你不注意发展你的人格而只注意赚钱,那么,全世界银行金库里的钱还不够替你买到快乐!金钱变为你的生活目的时,怕连你的生活也要保不住了。这个时候,你不放弃生活,生活也会放弃你!

7.以淡泊之心处世

有几个爬山的人,见到山上一个人站了很长时间也不动,非常好奇,就走过去问他。

“你是在欣赏这里的风景还是在等人啊?”

回答说:“不是。”

“那么,你累了吗?”

“没有。”

“既然什么都不是,那你为什么站在这里?”

“我只是在这儿站着。”

站着,未必就非得因为什么。什么也不为就没有得,也没有失。在禅宗看来,因为人们生活在“二元世界”里,就有了物与我的对立,就有了得失、美丑等等的是非判断。除去自我中心,抛开物我对立,你就是万物自然,你就是一。

庄子说:“至人无己。”

“无己”即破除自我中心,亦即扬弃功名束缚的小我,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所主张的超脱,实际上是摆脱了一切之后的无知无欲,表现在人生理想上,那就是“无名”,即独与天地相往来的独善其身。

对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而言,庄子对天地精神的崇拜,固然是显得玄虚了一些,但针对构成我们世界的纯利益追求以至于忘却了自己的人来说,庄子的宏论和超脱还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任何人也不能做到如庄子所言无知无欲而达到超脱,但效法天地之自然浑成,而注意自我心性的保持,能够超然物质欲求之外,也许,倒亦是颇为有益的境界。

关于此,庄子曾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的寓言: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而烛火还不熄灭,要和日月比光,不是很难为吗?先生一在位,天下便可安定,而我还占着这个位,自己觉得很羞愧,请容我把天下让给你。”

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已经很安定了。而我还来代替你,为着名吗?是为着求宾位吗?小鸟在深林里筑巢,所需不过一枝,鼹鼠到河里饮水,所需不过满腹。你请回吧,我要天下做什么呢?”

这寓言是说:天地之间广大无比,而在此之中,人所需又如此的渺小,拿自己的所需与天地相比那不是很可怜吗?那么何不效法天地之自然,而求得心性的自由和逍遥呢。

庄子要给予我们的也许是一种极宏远的宇宙观,让人认识到至广至大的极限处,解脱自我的封闭,超越世俗的小我。庄子的这种宇宙观,难道不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吗?

作为生命的个体,我们是淹没在万象的生命之中的。但亦正是作为个体,我们才时常能真切感受到生命的世界所具有的伟大和恢宏。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依附于文明所创造的一切。在我们看来,我们是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实际上,对物的依赖使我们与生命本然、万物自然的联系日趋减弱。纯功利所导致的是生命的相互隔膜和疏远。人生命的联系已不是人与人,而是人与物的联系。

自从你出生以后,就有很多东西标上了你的名字,如金钱物质,但这些东西果真是你的吗?

的确,有了金钱,可使生活更加安定,也可以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但尽管如此,仍有些人仍然不满足于此,只对贮积的增加引以为乐。我们不是为了金钱物质而生存着的,是为了生存才有必要拥有那些金钱物质。要活得像个人就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而应该有效地使用它们,成为它们的主人才对。

在日本享有盛名的京都山科龙安寺的茶庭里,安放着一座唤做“蹲”的石制洗手盆,在其表面刻有“吾唯知足”的文字。

由于人们的欲望是无边无际的,难免多少有扩大的倾向,应该明白其界限,满足于目前所能拥有的,心存感激之心。尽管在数量上攫取拥有了许多,但这未必就能带给自己幸福。

日本奈良东大寺的长老清水公照大师在德国旅行时,在晚宴上曾被某位德国人问道:“何谓无?”面对这么难以回答的问题,大师却不慌不忙地拿起身旁的大啤酒杯一口饮尽,然后施以日本式的礼节说道:“谢谢您的款待。”

通过翻译他解释道:“肚子饿时任何东西都感到美味,这种空腹的状态就是无。”人们听到此高兴地拍手表示赞佩。

在我们身旁周遭里多少人拥有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而又绞尽脑汁想使这些东西能不灭反增。为了能脱离这种烦恼与拘束,与其担忧会失去,倒不如就让它失去吧!

8.寻找心灵与精神的支点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被这色彩缤纷的物质世界所引诱,在这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汹涌的梦幻中迷失了方向。那么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把握心灵与精神的支点,求得人生与环境的平衡,松下公司的创始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现代市场瞬息万变,商场更是跌宕起伏。凡在商界立足的人,都在经受潮起潮落的考验、顺势逆势的煎熬。一时间也许捷报频传,战况尤佳,前途光明;转眼间,形势急剧下降,市场萎缩,资金困难,人才流失,疲惫不堪。

在此种情况下,大部分商人为寻求心灵上的平静和安慰,他们虔诚地去求神拜佛,就像西方人虔诚地走进教堂一样。特别是在港台及华裔商人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很难将这种方式归类到迷信里,它只不过是一种聊以自慰的信仰,寻求心灵和精神上的寄托和支点。因为商人是务实的,他们无非是想在世俗中找到一块宁静的绿地,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超凡脱俗、宁静淡泊的理想人格在现代商人身上的折射。

随着松下电器风靡全球,松下幸之助也被誉为“经营之神”。其实,松下是人并不是神。创业之初,松下时常被商务上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所困扰,难以自拔,加上体弱多病,神经衰弱,身心疲惫,烦躁不安。就在松下临近不惑之年时,遇上了“精神教父”加藤大观先生,松下从此拥有了心灵和精神上的支撑。

加藤先生是佛教真言宗和尚,从小在真言宗寺庙长大。他30岁时大病一场,3年不能站立,病愈后,他自认是靠佛的力量战胜病魔的,自此皈依真言宗,获得度牒。加藤并不长住寺院,他常给企业当参谋、做顾问。

松下与加藤两人真是有缘,一个视之为“精神教父”,一个认定为根器不劣的弟子。有一次,两人同室而居。一大早,松下告诉加藤先生,自己总是失眠。加藤对松下说:“失眠是痛苦的。虽然我已70岁了,但一躺下去就呼呼大睡。你有大事业却心烦意乱,我两袖清风却心静气和,那说到底谁才是人生的成功者呢?”加藤劝松下应节制欲念,修身养性,提炼理念。当时,松下浑浑噩噩,似懂非懂。加藤则不失时机地说教,将东方先哲的至理名言:“无欲则刚”,“无为而无不为”,“虚怀若谷,心旷似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化作甘露流入了松下干枯的心田。在加藤的启蒙点化下,松下长期修炼,在松下后半生里,不仅事业蒸蒸日上,而且生命之树常青。他一反年轻时代那种对生命所持的悲观态度,转向豁达、乐观、向上。甚至期望做一个跨越20世纪的人。松下于1989年与世长辞,享年96岁。

松下一生福禄双收。他成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受加藤先生的指教、点拨密切相关。每当松下遇到挫折和烦恼,常会向加藤先生叙说、求教。但加藤先生极少向松下提供具体措施和方案,总是给他讲人生哲理、处世哲学,提供精神力量,使之有所傍依,使他从繁杂的商务涡流中摆脱出来,从另一个角度,用另一种方法重新思考再作判断。松下曾说:“一个将军要赢得最后的胜利,除了千军万马,最重要的还得有个军师。而加藤先生便是我最重要的参谋。”更确切地说,加藤更多的是其精神上的教父、心灵上的依托。

松下把加藤先生敬若神明。同时,他也从实践中认识到:世上并没有神,只有富有远见的智慧的人。精神上的贫穷、空虚要比物质上的贫乏、短缺更可怕,更危险。真正的智慧应该学会随时反观自身,每天都放弃一个过去的我,每天都让一个全新的我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