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雄辩艺术
9890300000008

第8章 刘邦征询定国计韩信面陈东征策

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是汉初三杰中一员。他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便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有次韩信在街上走,在街上刚好遇上淮阴一个屠夫。便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等到项粱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粱部下,却没有名声。项粱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感到他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

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到达南郑,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也就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道:“你逃跑,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各路将领逃跑了几十人,您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是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么决策了。”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内心苦闷地长期呆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逃跑的。”汉王说:“我为了您的缘由,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众将听到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做大将军了。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

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趁势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赞成地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然而,我曾经侍奉过他,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项王震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不敢稍动,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人,心疼的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该加封进爵时,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的失去了棱角,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仁慈啊。项王即使是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他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愤愤不平。诸侯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迁移到江南僻远的地方,也都回去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了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击溃呢?况且项羽分封的三个王,原来都是秦朝的将领,率领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几年仗,被杀死和逃跑的多到没法计算,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向诸侯投降。到达新安,项王狡诈地活埋了已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唯独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得以留存,秦地的父老兄弟把这三个人恨入骨髓。而今项羽凭恃着威势,强行封立这三个人为王,秦地的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而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据诸侯的成约,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怨恨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

刘邦听了这番议论,十分喜悦。于是,就按照韩信的计策,部署大军进击的线路和步骤。很快,汉军就东出陈仓、平定三秦,继而出函谷关,连胜关东诸侯,大败楚军,逼得项羽乌江自刎,从而统一天下,建立起西汉王朝。

评议:

人们都知道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是个胸藏百万甲兵的杰出将才,却很少人知道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雄辩家。你看他回答刘邦咨询时的谈话,管仲、晏子和鲁仲连的辩才也不过如此。当刘邦登台拜将后询问韩信有何平定天下的良策时,韩信先用反问来让刘邦肯定其主要对手是项羽。接着,又以提问的方式让刘邦自己承认在勇悍、仁爱和兵力等方面都不如项羽。这样,就为下面韩信纵论形势和取胜之道创造了条件。

由于确定了刘邦的主要对手是项羽,所以韩信在分析形势时,集中分析了项羽个人性格上的及其采取的政治、军事措施方面的优劣强弱。项羽性格上的优点比较突出,兵力上的优势也很明显,对这些刘邦白己也已承认。现在,韩信从项羽的优点和兵力优势中看到并指出其相反的一面:

项羽虽然勇猛,但是不能任用良将,所以只是匹夫之勇;项羽虽然对人仁爱,但是不肯奖赏有功的部下,所以只是妇人之仁;项羽军队虽多,但是由一建都彭成造成兵力部署上的失策而丧失了地理优势;由于违约失信,引起诸侯不服而丧失人心;由于军纪不严,大肆烧杀破坏而丧失民心。

韩信从项羽的优点和长处中,看到并指出共弱点和短处,这不仅体现了他作为大将应有的知己知彼、洞察敌情的才能,也体现了他答辩对话方面的才能。因为,他之所以这样分析和强调项羽的弱点短处,一来可以激励刘邦的斗志,增强其必胜的信心;二来为后面提出取胜之道作好铺垫。

果然,韩信在后面向刘邦提出的建议是,反项羽之道而行之。项羽不能任用良将,刘邦则应信任并重用天下英武勇猛之士;项羽不肯奖赏有功的部下,刘邦则应把天下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项羽央去地理优势、丧失了民心、人心,刘邦则应举兵东征,占据关中形胜之地,严明军纪,并和老百姓约法三章,以取得民心。

韩信的这番议论得到刘邦的赏识。于是,刘邦按照韩信所言,确定了进军的目标和战略。应该指出,韩信这番议论之被刘邦所赏识,固然要归功于其中蕴含的深广的韬略,但是,他那透彻的分析和有层次、有条理、有比较的表述方法,确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他在阐述项羽和刘邦优劣强弱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因果关系时所体现的严密的逻辑性,使他的议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而使刘邦不得不为之信服。

我们在谈论,辩论中,严密的层次和严谨的逻辑性是非常重要的,倘若整个逻辑错误、层次不清,那么整个谈论将失去攻击性,韩信正是充分运用说话的艺术,将提问和后面的解答融为一体,最终达到了彻底说服汉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