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9846700000046

第46章 找到真正的我自己(1)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我是谁

有两个人洗澡,一个人为了认清到底哪个是自己,就在手腕上绑了根红绳,可洗澡的时候掉了。另一个人看见后也这样想,于是就把红绳系在自己手上。所以,第一个人看到后在想:“这家伙是我,那我是谁呢?”

当你断定自己的性格色彩时,关键是不带评判地观察,尝试把自己当成一个有趣的陌生人来观察。最重要的是,不要企图改变你观察到的内容,无论你是哪种性格色彩都没有好坏,最重要的是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也许对大部分人而言,性格本色被后天的环境影响所抑制和阻碍时,会逐渐萎缩。你的天性早已饱受想要控制它、改变它成为另一副模样的外力所摧残。如果你容许后天环境继续扭曲你的天性;容许后天被压抑而导致的行为继续埋藏自己的动机,你将一无所得,当然也无法判断你和他人真正的性格色彩。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波隆尼斯劝诫他的儿子:“最重要的一点,对自己真实,就像黑夜和白昼,你不能对任何人虚假不实。”所以,请你对你自己保持真实!

本书的第一章,我反复强调“动机”与“行为”,“性格”与“个性”的核心差别,这正是“性格色彩”的奥妙所在。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判断出自己的性格。那些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少受环境和外力影响,相对保持“原生态”比较完好的个体,在自我认知上当然不费吹灰之力;受环境影响不深者,通过本书的“乐嘉性格色彩速写”和各章的文字描述,也可大致了解自己的性格。但的确仍有一部分的个体,是需要时间反复思考自己的经历,剔除环境和外力的作用,才可最后找到真正的自己。

影响自我认知的四大要素

当你在探索自己真实性格的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我的教学和辅导经验显示,通常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强烈屏蔽你的自我认知。这些问题的厘清可以帮助你更加清晰地判断和梳理真实的自己:

家庭成长中父母的性格色彩和关系对自己的影响

人生中重大的记忆深刻的事件或经历的影响

工作的影响

文化和习惯的影响

第一,家庭成长中父母的性格色彩和关系对自己的影响。

在所有影响个体的成长因素排名中,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性格色彩当拔得头筹。的确,伟人的童年往往很不爽,但过分的是,因为自己想当伟人的老爹,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往往把自己孩子的童年搞得很不爽。当你成长在这样一个“望子成龙”的强势环境中或受制于强硬的个体时,个性的发展势必受到巨大的影响。

所谓“强势”或“强硬”,此处主要指向黄色或蓝色。在前面,我已详细论述了这是有强烈改造他人欲望的两种性格。红色和绿色因无此欲望,我们称之为“柔性的性格”。以改造手腕来讲,黄色倾向于强制性和逼迫性;蓝色倾向于用条条框框来束缚,是无休无止地水滴石穿型的说教。因为内心深处的坚持,他们按照自己规定的路线和指令,要求子女必须遵守。这两种“改造狂人”都非省油的灯。

另外,有些父母的期待对孩子的发展可能影响深远。例如,在父母都是黄色的家庭中,男孩被人期许要有运动员的体魄,并要非常坚强地面对一切挫折而不许哭泣。如果家里的儿子恰恰是黄色,要他实现父母的期望轻而易举,甚至是一件乐事。但若是一个生性柔弱的绿色,就吃足了苦头,从小只要有眼泪流下,就会被父亲斥责,他既不能使父母失望,也无法在篮球的对抗性运动或严格的纪律中找到乐趣。他的确可以打篮球,甚至打得很好,但是他并不认为篮球打得好是件趣事,他实在不喜欢这种人生的折磨。诸如此类还有“为什么你不能像你哥哥一样?”“好男孩不会那样做”“只有娘娘腔的男孩才会那么注重外表去打扮自己”等。

个案一:黄色女孩A,初中时有女同学为闺中密友,形影不离,日久,其黄色的母亲,怒斥其为同性恋,并将此事无中生有地报到学校。A原是学校的大队长,此事大张旗鼓后,其所有的荣誉在一夜间尽数抹尽,且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歧视,从而给A在与人的交往上造成强烈心理障碍。此后,A在行为上呈现出相当的蓝色状态。

个案二:蓝色男孩B,在黄色的父亲奉行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政策中成长,属于“老三届”的父亲把他上大学作为圆自己梦的一个工具。少时,类似“因为鞋子弄湿被罚赤脚伫立雪地”的事件数不胜数,更有甚者,父亲曾在班级同学面前,因为儿子的一个小小失误当众扇了他一记耳光,差点造成B失聪。在这种高压的暴力下,蓝色只能持续压抑自己,做父亲要求的事,但内心充满了刻骨的仇恨。直到成人后,个性中也逼出了许多非常强烈的黄色反弹。类似这样的故事,影片《向日葵》正是极好的写照。

个案三:红色女孩C,受制于蓝色的母亲。她本是家族中最调皮开朗的孩子。母亲从来鄙视拥抱、抚摸,表达爱的唯一方式就是准备好一切,不容拒绝和挑选。女孩年年考试得第一,但蓝色母亲很少表扬,偶尔只考了个第二,却会遭到苦口婆心的说教。因为母亲总板着脸,家里的气氛完全取决于她的心情。故此,红色女孩一直表现得小心翼翼,拘谨而紧张,总担心被批评,毫无自信,长大后一个本来很自信的红色反而出现强烈的自卑行为,一直自以为是蓝色。

以上种种皆属于成长于强势个体下会带来的影响。除此以外,成长在父母经常发生剧烈冲突环境下的个体,个性往往得不到健康平衡的发展。类似《中国式离婚》中,宋建平与林小枫的频繁冲突导致孩子的自残事件在现实生活中举不胜举。由此可见,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个性修炼,由于他们的无知和自以为是,由于他们强烈的性格冲突,会给子女的心理带来多大的痛苦,这也就是为何在这个单亲家庭越来越普遍的社会,子女的心灵总是受到巨大的蹂躏。

第二,人生中重大的记忆深刻的事件或经历的影响。

如事业发展上的重创和打击、情感历程中的磨难和坎坷、国外求学犹如“北京人在纽约”般的经历、成长过程中突如其来的横祸变故,任意一种只要足够强烈、影响深远,必对个性产生重大影响。

个案四:蓝色男性D,在14岁那年的一个半夜,起炕尿尿,目睹自己的母亲和父亲最要好的朋友共同睡在一张床上,于是开始沉浸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中。17岁时的一个下午突然回家取习题本,进门时发现自己的父亲和单位里的阿姨正发髻凌乱、衣冠不整、满脸尴尬地坐而论道,父亲怒斥道:“你现在回来干什么?”此后,小D先生终日蓝将不蓝,一副浪荡形骸,每时每刻游戏男女,把玩爱情于肉欲横流间,表面上俨然一副不知“情为何物”的红色韦小宝般的派头。

个案五:绿色女性E,初看颇有坚硬刚气。原来少时女孩家境富裕,高朋满座,后来父亲开厂失败,那些所谓的“至亲好友”的热情在瞬间烟消雾散。等到自己想读大学时,因农村重男轻女,父母在E的学习问题上放任不管,让其自己去借钱,走遍山间五十里地的三个舅舅家,无人愿借。后有机会被人带到上海滩,初期住在跳蚤与蝙蝠陪伴的地下室,一切都得自己打点。E曾经也想放弃,但一想到当初受到的侮辱,遂打落门牙握起小拳低声呐喊:“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日久天长一扫绿色的胆小和依赖,外人看来架势上活脱脱像一个王宝钏。

个案六:红色女性F,在八个月内,连续遭受五个接踵而来的海啸般的沉重打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合二开刀,在家静养;从小手把手带大自己的外婆突然车祸,归入天国;苦恋四年的男友最终还是在前女友和她的博弈中,选择离她而去;分手一个月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怀孕,然后引产;在一个周末的清晨,被入室盗窃的歹徒强暴。从此,女孩愤恨于“天地不公,唯我命苦”,沉溺于过度的自我保护,把自己置身于终日沉默不语的态度中,犹如行尸走肉般地周而复始每日的生活。看上去,与忧郁到极致的蓝色毫无差别。

重大事件,常会是那么不经意她,却是血淋淋残酷地到来到我们的身旁,然后几乎以不可逆转的方式在形式上更改我们未来生命的表现方式。

第三,工作的影响。

广义上来说,生活和工作双翼张开便支撑了我们全部的生命,如果前面论述的是生活的影响,那么你的职业性质、从业时老板的风格或者说企业文化和环境等各方面也,都有可能给你的个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列举一二说明:

职业的影响:以我自己的成长来讲,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银行会计。因为我红色的粗心,刚进银行,屡次下班时账目无法轧平,众人一起诛连陪坐到半夜,到现在还记得同事当时看我那充满愤恨恶毒的眼神。对于天性并不仔细的我来讲,那段心有余悸的心情至今仍不敢忘怀,这段经历对于训练我的蓝色行为来讲,起到了绝对的奠定作用。一度我的蓝色行为超过红色,直到我离开银行,我才做回真正的自己,然而即使如此,看到他人行为中的不仔细,也仍会让我内心顿生不适。

老板的影响:一个绿+蓝的女孩F长期追随黄+蓝的老板,并被刻意栽培。因为绿色害怕冲突,每当被要求极高的老板批评时都不敢出声,稍有解释时,即引发更强硬严厉的回应。在老板长时间的压迫、批判和严师出高徒的想法下,F几乎透不过气来,导致更加胆小和缺乏自信,与此同时却反而加重了蓝色的死板和过度原则性。之后F在行为上强烈地模仿老板,却东施效颦,和同事的关系江河日下,并深陷“我到底是谁”和“我怎么觉得我不是我”的沉重的自我困惑之中。

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企业文化,你周遭的文化对你的行为有很大的侵蚀性。比如不少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员身上有很多明显的绿色特点,但并不代表他们一定是绿色。这就好比假使你长期从军,你的个性中也许会凸显出雷厉风行、上行下止等诸多黄色的明显特质。

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你的工作也许更多要求你发挥性格中的第二色特性,这会让某些人误以为自己的次色是主色,其实那只是因为运用次色的机会较多而已。比如,一个蓝+绿的客户服务人员,在工作中,他的职业可能更多需要用到绿色的耐心、柔和、倾听等技巧,日久天长,他反而忽略了自己的蓝色动机,而片面地认为自己的性格是绿色。

第四,文化和习惯的影响。

“我是男孩,我必须勇敢;我是男孩,我必须坚强……”这是几年前某小学推出的“男子汉誓词”。据报道,为使全校800多名小男生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开学第一天便举行了打造“男子汉”行动的誓师大会。什么叫真正的男子汉?我想质疑提出誓师大会口号的人“真正的男子汉”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已经知道,以性格的角度而言,黄色的勇敢和坚强是与生俱来的,而其他三种性格在这两点上都无法与黄色相抗。那是否意味着,如果男性想要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就必须要做黄色?如果我们做不到黄色那样,是否我们就不能被称为男子汉?如此看来,岂非黄色的男子天生就是幸福的,黄色的女子天生就是可悲的?

在古代版中,对女性从来是要求“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二选其一,看来只有绿色女性的天性可以完全符合那三从四德的品性。按照现代版的要求,男人应该成熟稳重,因此当红色男性落泪痛哭时,势必被外界指责为“不够男人”,而女性的情绪化却能被这个社会所接受。一旦性别角色受到严格地规范,不但温柔而被动的绿色男孩被期待成为运动员,调皮而喧闹的红色女孩也常被人斥责为不像好女孩一样文静、端庄、柔顺。孩子因为自己的性格不是父母和老师印象中的好形象,而感到自卑不如人,这可能会造成长远而破坏性的影响。这种负面的自我评价可能产生许多有害的态度和行为,包括不满意的个人关系和不正确的自我认知。

1992年,一对夫妇出版了名为《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书。这本书表示,“许多女性觉得自己没用,或因无法在男性领域中,与之一较长短而沮丧。其实没必要贬低自己的能力,女性不是失败者,只是她们擅长的事与男性不同而已”。事实上,该书中强调的“能力”与本书完全不同,在“FPA性格色彩”的世界里,排除男女两性在生理与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别外,以性格的特质来讲,男女毫无二致。我一直认为:无论男女,人与人的本质差别大多存在于性格差异,而非性别差异。

地域文化的影响在我的训练和演讲经验中,除了经常被问到“男女的性格色彩分布有没有差别”外,同时一定被附带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不同地区的人在性格色彩的分布上有没有差别”,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几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人们普遍的观念是:中国人与美国人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应该绿色性格分布最多,而美国人多黄色,就像人们认为德国人中蓝色应该比较多一样。就算是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也是完全不同的,南方人整体上应该是蓝色或绿色多,北方人应该是红色或黄色多。

那么,让我来向你汇报,我所见到的真实情况是:当我在北京培训时,北京人对上海人嗤之以鼻,认为上海人比孔方兄还小气,上海男人不像男人(注意,这里人们已经开始有了对“男人”的自己的定义),怕老婆,娘娘腔,打架动口不动手,所以定是那蓝色的多;当我在上海培训时,上海人认为东北人个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肯定基本上是红色和黄色;当我在东北培训时,人们认为广东人爱吃不爱穿,所以邋遢的多,偏向懒惰但赚钱功夫却是了得,所以要么绿色多要么黄色多。事实上,各地情况相差无几。

如果你有以上同样的观念,就证明你也在“性格”与“文化习惯对于行为的影响”这两者间画上了等号,这对于理解人性的本质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南北方文化历来有所不同,自古北方尚武南方崇文,故北方多出皇帝南方多出才子。北京皇城根脚下的“政治文化”与上海十里洋场下的“洋买办文化”自然有所不同,文化对人的行为心态的影响与性格本质并无瓜葛,但在行为上的影响的确存在。当年在成都与深圳面对两群同样是红色性格的人进行培训时,我明显感受到深圳的红色在表现方式上更加热情、活泼、积极、兴奋,这与深圳这个城市中“移民文化”强调的张扬和成都这个城市的“休闲文化”中滋养的平和之间的差异密不可分,但并不代表他们两地的红色性格有任何本质差别。所以,当你在阅读坊间关于不同地域的性格差别的书籍时,要小心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