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创造多彩的世界
9839200000028

第28章 李贵真和她的跳蚤

李贵真(1911—),山东省恩县人。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有“跳蚤专家”之称。

李贵真从小在农村长大,喜欢各种各样的小昆虫。中学毕业后,她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生物科学。1937年,她从齐鲁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就奔赴贵州。那时,贵州、云南各省鼠疫大流行,万户萧疏,数以万计的人挣扎在生死线上。跳蚤是传播鼠疫的重要媒介。研究跳蚤的形态、种类以及活动方式等,是控制和消灭鼠疫的有效手段。旧中国,统治阶级根本不关心人民的死活,也根本不重视对跳蚤的研究。当时年仅27岁的李贵真勇敢地、吃力地开垦起中国生物学的这块处女地——蚤类学。

要研究跳蚤,首先要捕捉跳蚤。跳蚤像芝麻粒那么大,非常善蹦善跳,很不容易捉到。人体和动物体既是跳蚤活动的场所,又是它吃饭的地方,它是真正的寄生虫。捕捉跳蚤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跳蚤一旦跳上人体,钻入衣服内,就很可能带来传染病。李贵真对这些全然不顾。为了捕捉到各种各样的跳蚤,她翻山越岭到树多林密的动物身上捕跳蚤。因为野生动物生活在潮湿的树叶、草丛中,这种条件正适合于跳蚤生存、生长。可是,野生动物是不让人靠近的,李贵真就向当地猎人学会了打猎。用枪打死动物后,她赶紧跑过去,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块白布放在动物体下,然后,仔细寻找躲藏在动物身上的跳蚤。动物体温一降,跳蚤就会向四处乱蹦。离开动物体的跳蚤跳到白布上,李贵真便迅速地用蘸了酒精的棉花团将那“黑点”按住,小心翼翼地装入玻璃瓶里。

李贵真不但学会了用枪打死猎物,还学会了挖陷井捉活动物的方法。她把捉到的小动物放到笼子里,再把笼子放到水盆上,跳蚤一跳就掉到水中。李贵真常常守候在水盆旁,慢慢把水中的跳蚤捉上来。她也常常让伙伴守在洞口,自己钻进那又臭又脏的野兽洞中,细心寻找跳蚤。她翻山越岭不知磨破了多少鞋底、划破了多少衣服。这对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来说,要顶住来自社会的世俗偏见,要经得起大自然的考验,谈何容易。可她硬是经得住了考验和偏见,从1938年起,硬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夜以继日地研究这小小的特殊昆虫。

李贵真捉到跳蚤后,还要经过极复杂的制标本过程。制成标本后还要认真鉴定,整天用显微镜观察跳蚤,在纸上耐心地画下它的形态。有时一画就是几个月,在这枯燥单调的工作中,一种又一种中国新跳蚤被发现了。中国蚤类学这门空白的学科也渐渐发展充实起来。后来,李贵真写出了《跳蚤》和《蚤类概论》等著作。《蚤类概论》被认为是“我国蚤类研究工作的一种初步总结,是我国昆虫学、医学昆虫、蚤传性疾病流行病学、医学界和卫生界不可少的一种参考书”。国际生物学界认为这是“关于中国蚤类学的权威性著作”,它的内容被生物学界的外国专家学者所引用。

我们要给自己的热心找一个不可分离的伴侣,这个伴侣就是严格的观察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