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核能前景
9748300000021

第21章 水上核电站

在陆地上建核电站,科学家们要考虑陆地的地震、地质条件、居民稠密区等各种情况,问题要考虑的比较复杂。

于是,科学家的视野聚焦到了水上。

在水上建核电站比陆地有着许多优点。

首先,造价低。在同样投资的情况下可以建造更多的核电站。

其次,就是上面所说的。不必考虑地质、人口等诸多因素。

第三是水上工作的条件几乎都一样,没有陆地上因地制宜的问题。

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建立了一座漂浮在海上的核电站。是在一个长130米、宽120米和深12米的铁制浮动箱上建造的小型核反应堆。整个核电站重约16万吨。浮动。箱浮出水面3米,有9米处于水下,可以在深15米的浅海中漂浮。

核电站的周围设有圆形防波堤,采用17万多个像星状一样的钢筋混凝土堆垒成的,而在堤的下面还有好多个长60米的混凝土沉箱作地基支承着;

在堤上还建有水闸,以便让海水进入核电站周围,作为反应堆工作时的冷却用水,当大潮来临,可关上闸。

俄罗斯的专家建造了两个KPT-40型反应堆的水上核电站,同水利工程、岸上设施及水上发电机组配套使用。

这种核反应堆是在核动力破冰船上建造的。

水上核电站的特点,本身是不能开走的,但它可以拖走,运到需要的地方去,与岸上的配套设施相连。

这种水上核电站的运转寿命为40年。每13年需要重新装备一次。与地面核电站相比,它不需要核废料掩埋场,可把核废料放在船内,等40年报废后;再对这些核废料按工艺规定处理,不会留下任何问题。

在海上建核电站,人们还惊喜地发现,由于在海上建有较高大的防波堤,还招引来鱼、虾的洄游,便于海洋生物的养殖和捕捞。

科学家们认为,海岸线很长的国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海上核电站,未来的海面上将会有许多海上“明珠”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