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建筑奇观
9748000000043

第43章 宫室·宫殿·宫廷

《周易》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远古时代,人们掘地为穴,半陷在地平面下。一直到了商代,才有版筑堂基上栋下宇的建造,人从地平面下升到地平面上。《尔雅》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总起来说,作为房屋住宅的通称,“宫”和“室”是同义字。但是如果分开来说,这两个字又是有分别的:“宫”指整所房屋,外面有围墙包着,“室”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正如《说文》段玉裁注所云:“宫言其外之围绕,室言其内,析言则殊,统言不别也。”

上古时代,“宫”泛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没有贵贱之分,无论何人所居,都可以称为“宫”。秦汉以后,“宫”的字义缩小,专指帝王的住所,如秦有阿房宫,汉有未央宫。《尔雅》郝懿行疏云:“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殿”的情况与“宫”相类似。“民”本来泛指高大的房屋。《汉书》颜师古注云:“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后来“殿”的字义缩小,也专指帝王的住所。

另外,佛教寺院内僧众供佛的处所,一般称为“大雄宝殿”。

“宫”和“殿”成为帝王住所的专称以后,在实际上各别建筑物命名时又有一些讲究。以北京旧紫禁城为例,它是明清两代留下来的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整个布局有外朝和内廷之分:外朝建筑都以“殿”名,内廷建筑多数以“宫”名,少数以“殿”名,总的说来,是殿在前而宫在后,殿大而宫小。

作为帝王住所的专称,“宫”、“殿”两字是同义的,不过“宫”的组词能力要比“殿”强得多。并列结构的合成词,如“宫廷”,本指帝王的住所,也可用作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集团的代称;“宫阙”也指帝王的住所,阙是宫门前两边供眺望用的楼台;“宫闱”批后妃所居之处,“宫掖”指妃嫔所居之处,闱是宫中侧门,掖即掖庭,是宫中旁舍。偏正结构的合成词,如“东宫”指太子所居的宫,也用以旨太子;“后宫”指妃嫔所居的宫,也用以指妃嫔;“离宫”是帝王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行宫”是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封建帝王为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尊严,在全国各地都设了行宫,有临时的,有长久性的。至于把宫中供役使的女子称为“宫人、宫女、宫娥”,更是人所熟知,不必赘述。